Strongart教授:什么是鸡翅膀效应

很多人想必都知道蝴蝶效应,说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扇了扇翅膀,结果一段时间后引起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主要是因为天气的演化通常是混沌的,可能把一点小误差无限放大,时间长其结果就是无法预测的,出现龙卷风也是有可能的,当然它只是众多可能中的一个而已。

受到蝴蝶效应的启发,Strongart教授在此提出一个鸡翅膀效应:科普鸡扇动一下翅膀,表示对民科的反感,结果也掀起了一阵龙卷风,一些真有见解的学者也一起被当成民科了。与蝴蝶相比,鸡翅膀无疑更加有力,但也因为笨重而飞不起来。科普鸡恰恰就是此类的典型,自身水平一般,只是装模作样讲最简单的东西,可名气却常常比一般教授还大,很能忽悠一批天真的青少年。
有人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科普鸡会有这么大的煽动能力呢?蝴蝶效应依赖于环境的混沌,而科普鸡效应同样要求环境的单调愚昧,在大家都飞不起来的情况下,科普鸡拍着翅膀蹦跶,无疑就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在当代的中国,大部分人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只会死记硬背,同时对学校的老师也不太满意,结果能讲点小故事的科普鸡就被当成宝了。在科普鸡的影响下,那些头脑僵化的正统子弟大都有反民科的执念,只要和他们脑子里背的东西不一样,不紧跟所谓的学术前沿,基本上都会被划归到民科的范围内。
有哪些人被科普鸡给当成民科了呢?像数学家Grothendieck与物理学家Feynman,尽管也有点非主流色彩,但已经是历史级的人物了,科普鸡自然是咬不动的。剩下来一般的教授就苦了,像证明Bieberbach猜想的数学家Branges,就被科普鸡说成有民科特征,像潘根教授的《基础物理述评教程》,因为包含了一些思想哲学层面的讨论,结果就被读过物理科普书的科普小鸡说成是培养民科的问题教材。科普鸡还喜欢挑一两个小错上纲上线,据说数学家Gromov讲的东西70%都是错的,也不知道他的成就与名气能不能顶住科普鸡的轰炸。
当然,这样鸡翅膀效应不只是与民科有关,也可以进一步推而广之:对一个问题有执念,有话语权的提出来后,被水平低的人以讹传讹矫枉过正,结果就连累的其他正常人,特别是坑害了水平高的人。举一个数学中的例子,很多人对Galois的故事很神往,大概知道五次方程没有代数解,一看到x^5=1是五次方程,便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证明它也是没有根式解的,呵呵!说到底,这一点是文明国家中极力避免的,宁可放过真凶,也不要错杀好人!
最后小结一下,在一个水平比较低的群体中,某个小聪明矮子里面选将军,拿到了比较多的话语权,煽动起平庸头脑的某种执念,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鸡翅膀效应,坑害少数真正有思想的人,结果自然是更加的低智商,等到哪天他们连科普都理解不了,科普鸡也就只能去扮小丑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