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关于《音灵 INVAXION》正式发售的几点不吐不快

*本文不是洗地,也不是软文
*主要是针对一些评测论坛出现的现象的思考和评价,大程度是对人不对事,但是不针对具体的人,关于游戏本身的优劣评论极少。P.S我个人没在Steam上点推荐/不推荐。
欢迎讨论。
一、【最重要的】关于《音灵》作为音游本身
我觉得在评论之前,首先要认识到,音灵是个音游。而音游最基本的要素,音灵都做得没有大的问题。
曲库质量丰富且平均水准可以;谱面对音很准设计排列有待进步;判定虽然非常严但是在默认状态(有Tap音+0ms延迟)下基本上是准的可以比较稳定得打出Max及以上的判定。游戏稳定性上,除了有一小段时间服务器短暂当机之外,正常游玩基本不会出现频繁的卡顿或者bug。(当然过度吃配置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就是了2333)
所以说《音灵》作为一款音游而言,基本素质是没有硬伤的。
所谓的瞎眼特效,令人头晕的镜头转动和视角远近变化,是游戏设定和游戏方式的问题,应该属于,合理不合理,喜欢不喜欢的范畴,而不是评定一个游戏硬性质量优劣的绝对标准。当然如果这些特色设计过于糟糕,可以说质量问题,至少我个人觉得,还没有特别过分完全不能玩的程度。不过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的看法,如果说大部分玩家都在喷“反人类”而不仅仅是“太花哨”,那就真的非常值得反思了。
二、关于《音灵》的定位
音灵定位一直是核心向音游,最初令很多人倍感期待一部分是因为传出了音灵会成为第一个被正式纳入体育比赛的音游的新闻,所以判定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根据内部公开消息,为了削弱新手乱按抢判定所以判定区是+9/-22这样的不对称判定区的设定,相信是很多玩家感觉判定很“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关于《音灵》的UI
一大喷点即是界面过于端游化,看着感觉像是在玩手游。
首先(我个人认为),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什么风格是PC端音游,什么风格是手游。但是PC端(包括手柄手台)和手游的【交互方式】不一样,所以美术风格不是区分标准,交互方式才是标准。所以真正的不足(或者说喷点)在于很多设计过于依赖鼠标,针对键盘和鼠标滚轮的优化过于粗劣,完全就是鼠标模仿手势等等问题,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在美术风格。
4.关于热度
一个游戏是不是好玩,除了看玩家的评论之外,更值得看的是玩家们都做了什么。
除了看起来铺天盖地的差评之外,各大排行榜依然有众多的玩家在不断刷新记录,说明仍然有很多玩家愿意花时间在上面。行动是比言语更有力的证明。如果那些没说话的玩家仍然努力在玩这个游戏,就说明这个游戏仍然有它的可取之处。
况且近期B站上有相当多的曲库内合作艺人发布了试玩视频,对于热度是非常好的助力。不要忘了,黑红,也是一种形式的红。只不过黑红的危险在于容易被舆论吞没,所以需要极其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维持巨大的流量,再从中抽取比例相对低的真正能够带来收益的部分。水幻并不弄称作一个大厂,长此以往能不能顶住,还是值得商榷的,玩家也并不是全是无脑之士,他们意愿,有时确实需要认真斟酌。
五、关于《音灵》Staff团队和本文动机
翻译君个人判断一个游戏和背后的团队重要的标准是,是否足够有诚意,或者说足够用心。因为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但是没有追求是要命的硬伤。
音灵的众多优秀之处已经为众多玩家承认,而被诟病的地方,很多是“不成熟”的,而不是“错的”,所以整个游戏给我的感觉是,设想很优秀,然而时间确实紧,很多地方流露出没有完全准备好就发布了的感觉。这对于游戏发布的第一版来说,给玩家留下这样的印象很不利,然而随着后续更新的推进和完善,游戏本身的优秀之处会有机会越来越突出,风评也许会相应转好。
在我心中,《音灵》很大程度上吃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亏,前期频繁的宣传吊了玩家太高的胃口,所以给自己埋下的一定的隐患。我觉得这个盘子还不是没救了,没得盘活了的,第一波更新也获得不少鼓励的声音,算是给Staff一个难得的慰藉吧。事在人为,关键还是看主创团队有没有足够的办法,和有没有足够的魄力去解决问题,不破不立,我衷心希望你们不会让我最终失望,也不枉我花时间写下了这篇不能虽然不能算给你们洗地的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