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谓“拉邦结派”:一个LLer眼中的《BanG Dream!》

2020-09-21 00:09 作者:西木野打牌姬  | 我要投稿

(全文约4500字,阅读约需11分钟)

第一次认识《BanG Dream!》(以下简称《邦邦》),是通过这个视频《【声优是同一人】LoveLive-μ's篇》。在这个视频中,我通过给海未配音的三森和给妮可配音的空丸,认识了这部番中两位配角——牛込百合和二十骑雏子,尽管在这部番中两人是以“Milky Holmes”的身份客串的。

海未——百合
妮可——雏子

就这样,我就入坑了《邦邦》。但是,因为我对邦邦了解还比较少,只是看完了《邦邦》的三季动画正片、OVA、短篇和剧场版,也没有像《Lovelive》(以下简称《LL》)购买周边商品或者入坑手机游戏(我今天刚刚入坑了《Lovelive Allstars》),所以我这个“拉拉人”还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邦邦人”。

但是有不少人,应该说是不少拉拉人,在玩《SIF》的同时,也在玩《邦邦》,“拉拉人”和“邦邦人”各取一个字,就成了所谓的“拉邦(帮)结派”。

可惜我做不到啊!

为什么会有“拉邦结派”这种现象呢?今天,我就试图以一个纯拉拉人的身份,探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是校园番,故事的日常也都是在学校发生的日常。在《LL》中,无论是μ‘s,还是Aqours(顺带一提,下个月LL的第三部,也就是虹团就要开始动画化了),剧情除了她们的演唱会和台下刻苦努力的练习之外,其他的大多数都是在讲校园的日常生活。而在《邦邦》中也是如此。和《LL》不同的是,不同于μ's、Aqours、虹团、Liella共34人来自四所学校,《邦邦》中25人5支乐队全部出自两个学校——花咲川和羽丘(不过实际上,RAS在后两季的戏份也不少,也可以算主角,如果加上的话会有更多学校),第一季主要镜头只有Poppin' Party(简称PPP),而其他四支乐队,虽有出现但是镜头不多。第一季主要还是在讲PPP成员集齐的过程,就像当年穗乃果和某蜜柑使者分别用传销手法集齐九人建立两个偶像团体一样,CDD也用自己的传销手段集齐了五人,以及五人集齐之后乐队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过程。

而到了第二季,时间进入一年后,花咲川另外四支乐队也悉数登场,同时;第一季的一些配角也退场了,比如MH四人组(不过在第九集校园祭有回来一次,可怜森森森只说了一句yeah)。由于升上二年级后PPP五人分到了不同班,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加之人数变多,这时,故事的主线就变成了“5支乐队,25个舞台少女的日常故事”。除此之外,RAS也作为第六支乐队,时而出镜登场。然而悲剧的是她们没有找到吉他手

第三季,时间又过了四个月,进入秋季学期,此时的主要登场人物除了第二季的25人以外,还有上一季的RAS。在这一季中,乐队数量也增加到了六个乐队,不仅如此,主要的剧情安排也侧重于讲述RAS的故事。前半段甚至还能看出有一点谍战片的感觉23333。RAS的队长CHU²为了建立一个“最优秀的乐队”,可以说是有些不择手段,扬言要把PPP和Rosalia(R组)干倒。这期间也发生了不少枝节,且不说CHU²怎么想方设法挖墙脚挖到六花,在后来的乐队生活中也有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RAS被R组打败后,CHUCHU没能找到真正的原因,而归咎于“自己的成员和其他组成员往来太多”而勒令禁止成员跨组往来,结果和PAREO闹掰,导致后来表现不佳。这也很好地体现了CHU²的争强好胜,只可惜这种精神用错了地方。幸亏大家都能以大局为重,也同时是CHU²的身心有所成长,最后RAS和PPP并列第二,与第一的R组准备在武道馆演出。悲剧的是在三次元PPP得票数是最低的,难不成真要成为三次元的阿卡林?CDD大失败

第二,两个系列人数众多,但是都拥有各自的形象。在《LL》系列,目前已经有的主角达34人(含二赖子和圣之雪,但不含Liella),但是34人却拥有34个不同的形象。在《邦邦》中也是如此——主角合起来共有30人,然而30人的形象却不尽相同,虽然每个角色的出场时间平均分配下来比较有限,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分析每一个人物形象,即使是像我这种没玩过游戏或者接触过其他周边的“纯番剧党”也一样,而如果像我一样是个LLer的话,还可以在LL中找到一个形象类似的人。比如牛込里美给人的感觉就是“胆小、怕事,却暗含实力,通过屡次上台的演出,逐渐克服内心的恐惧而身心得以成长”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在LL中对应过去就是黑泽露比。再比如,被大家成为CDD的户山香澄,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黏人、做事情很有干劲因为是个加把劲骑士,积极乐观(但是在第一季第十一集却表现得很悲观,她曾经一度还跟牛込百合坐在一起,而牛込百合的异世界同位体曾经因为队员的消沉打过人,不过还好百合没这么做)却有些冒失”,在LL中对应过去就是高坂穗乃果。

在这里,我想着重分析一个人,就是我上面所提及的CHU²。她很聪明,学习成绩极好,甚至还跳了两级。但是,这个人却十分骄横,在第二季表现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第三季却展露遗。只因为想“打造最好的乐队”,不惜一切想要把六花挖过来,而在一次失败后,没有坦然接受失败而一笑而过,而是归咎于“自己的成员和别的团成员交流太多”,最终导致成员内讧。幸好到了最后,CHU²还是能够主动站出来,和PAREO言归于好,最后凭借大家的努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在这里我也想插入一段我自己的想法:争强好胜原本是一件好事,它能够在我们怠惰、偷懒的时候鞭策我们朝着目标前进;但是,如果是过度的争强好胜,甚至在失败的时候把原因归咎于他人身上,为自己的失败开脱,那可就万万不能了——这是一种逃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去事先了解CHU²的背景,就直接下这样的评价,未免有些武断。所以,在我说出第二段评论之前,我先借用“网易云音乐”的一个评论:

CHU²,令人生羡的名门出身,却自幼无可选择地笼罩于阴影,她聪颖,好强,拥有者同龄人中难以寻觅的冲劲,但是和一个13岁的女孩一样,在心底深处,始终有一方柔弱的土壤,她害怕,担惊身边擅长乐器队友,装腔作势地发号施令,只为掩盖困在衣柜中的心灵,她却是幸运的,受她拯救所赏识者,以歌予报。

这样就会发现,我上面直接把CHU²归结为“把争强好胜用错了地方”说的有些过了,她可能只是单纯地害怕失去辉煌而已,也有可能是因为前面的人生道路一直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经历过过多的失败而导致自己可怜的“抗打击能力”。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挫折,以及事后队友的加油鼓劲,使得CHU²认清了其他竞争对手的真正实力,认清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全力以赴,而使得RAS打出了完美的一炮。

事实上,在我以前的长评中就有说过“抗打击抗失败”的道理。在我之前《CLANNAD》的长评中就有说过这样的一个在海难中的生存者的故事。他最后没有迎来救援,在对上天的不满中悬梁自尽。但是这番中的CHU²是幸运的,她遭遇了 “海难”,也遭遇了“雷电”,自己“小木屋也被烧成了灰”,但是幸运的是她不是一个人在走路,她还有其他成员们的支持。

第三,两者身为音乐番,都有几首震撼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对于《LL》,比较热门的包括且不限于《START:DASH!!》、《僕たちはひとつの光》(《我们是合而为一的光》,这首歌在UP入坑LL之前就有所耳闻)、《恋になりたいAQUARIUM》(《恋爱循环水族馆》)等;对于《邦邦》,则有《BLACK SHOUT》、《FIRE BIRD》、《しゅわりん☆どり~みん》(丸山修车厂)等。

《しゅわりん☆どり~みん》部分歌词

最后再说一点冷笑话吧~

6个乐团30人出外旅游,结果半路客车坏了,修车厂离这里又很远,师傅无法及时赶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客车却奇迹般修好了!为什么呢?因为彩彩唱歌了!

放心,我不是彩黑,这段笑话也不是我编的。(邪恶)观众:我信你个鬼

这部番,或者是整个邦邦系列,目前人气不是很高,但是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佳作——至少在我眼里,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示。我自己身为一个LLer,能够认识邦邦,也是一种荣幸了。我希望大家都能前来看这一优秀的企划,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对待LL一样对待邦邦,不求能买手办或者周边,但玩一下游戏,也是足矣那是不可能的,因为UP是个手残党,LLAS第一场Live都能喜获三个BAD

2021-5-10 更新

现在,我已经入坑了邦邦手游,玩了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尽管比起一些大佬我还是技术有限(指至今ex还没有能fc),但也真正做到了“拉邦结派”。

现在我开《人物鉴赏》这个专栏,也已经鉴赏了20个角色,但是至今还没有邦邦的角色赫然在列,尽管我已经确定第22期要写CDD(户山香澄)了。

那么为什么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开始着手鉴赏邦邦的角色呢?之前第一次写长评的时候我说“每个角色的形象都比较丰满”,然而当我玩过游戏之后,我才明白,只有接触了游戏,仔细品味每个乐队的专属剧情,我才能得出更加完美、更加精确的人物鉴赏,她们的形象才会更加丰满。因为,动画再怎么说也一共只有39集,即使加上剧场版、OVA(不加上PICO),要把剧情的时间分摊给30个人,再怎么说都是有限的,更何况第一季几乎全部都在讲PPP的故事,第二三集也大篇幅讲了PPP、R组和RAS,分给另外三个乐队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后面两季的剧情的,就像以前我初中的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样,比起重点刻画个人的形象,邦邦更加注重团队的刻画和描绘。而身为一名LLer,我看过的μ's、水团,有些时候也会刻画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个人的心里纠结,到了虹团,这一“个人刻画”也达到了顶峰,而邦邦动画,尽管个人的刻画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除了我上面所鉴赏的CHU²之外,在第一季,香澄因病失声而自闭的剧情同样也是个人刻画的一个成功典型例,具体内容敬请期待我第二十二期的人物鉴赏,此处不多赘述。

再说说游戏吧。既然现在我已经入坑手游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也说说我的游戏体验。

说句实在话,我以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任何音游,包括《节奏大师》,也包括许多同为LLer们会去玩的SIF。也就是说,邦邦是我玩的第一款手游。而我对邦邦手游的评价,归为一句话:消遣的最佳工具。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主要还是我以前经常玩RPG游戏,像《幻璃镜》、《楚留香》、《PCR》等,但是它们都有通病——活动太多的时候,有时候会导致时间安排不过来除此之外,我现在玩的最多的游戏是《影之诗》,是一款集换式卡牌游戏。比起RPG游戏,TCG游戏的肝度明显没有那么多,就像影之诗一样,一天赢个三局,或者刷单机任务、天梯任务,也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过度看脸。如果有时候手牌不理想导致卡手,再好的技术都有可能导致失败。但音游就没有这个缺点——非常注重技术。即使你有所谓的“爹卡”,但是如果技术不过关,最后的分数并不见得就会比没有“爹卡”但是有技术的玩家高分。要把它当成肝游也可以,活动的时候多肝,要冲榜也是没问题的;但是更多的玩家都把它当做是休闲游戏——在学习、工作之余,打上一两局音游,既放松身心,又能充分调动手指的机动性。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音游好友诺惜酱一样,以前他也很肝,但是现在就纯粹是“娱乐身心”,学习为重,但是有时学习累了,玩个一两局,也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不像以前玩楚留香一样一玩几乎一整天,只要几天不玩就跟不上大队伍,音游即使几天不玩,但是只要技术比较好,然后有几张“爹卡”,仍然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名次;就算不肝活动,当做是单机游戏,也无妨,因为难度比较高的副本,有好卡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个人技术。而这是RPG游戏所做不到的。

动画上,人物刻画相对完整且多样性,且能够体现出团队的总体样貌;而游戏上则在放松心情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手指灵活度。以前,我只是个LLer;现在,我也是个邦邦人。无论是LL,还是邦邦,我都喜欢,因为,她们都给予了我身心上的愉悦,也让我看到了成长的故事。

何谓“拉邦结派”:一个LLer眼中的《BanG Dream!》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