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小结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本章内容着重阐述了自然界内部微妙的联系和平衡规律,指出大自然的持续存在并不是一种靠自己支撑的生存模式,而是通过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和相互照顾实现。
作者说道,“天長地久”,强调了大自然的长久性和耐久力,而这种稳健性正是源于对自身的锤炼和完善。同时,作者还强调天地的长久,是因为它们能够保持自然而来的智慧、质朴和纯净,自然会依据内在客观条件触类旁通,让自然现象之间达成一种自动调节状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遵从自然规律,尊重大自然,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并享有美好的未来。
与此同时,作者又强调,大自然能够实现持久生存,是因为它不追求自我繁荣发展。反而,它会不断地给人们以启示,告诉我们如何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身,并认真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持这个美好的世界。
总之,本章饱含对自然智慧的赞赏和尊敬,也展示出了大自然庞杂、微妙得到纵向协作、群体合作的努力所凝聚的无穷伟力。因此,我们要充分领会天地间智慧的深刻象征意义,同时迎接一包容、长久和多元的自然社群,在保护生态系统的模式下迈向更高水平的新未来。
小结:本章明确表示了天地间相互关联及规律性的奥妙,透过这种进化型组态、良性循环地传承与改造价值,以求在现实和历史层面上达成一种人与和谐自然的秩序。只有当我们能够肯定自然万物于一体,弘扬其域外境内的品格时,才能真正把握自然那宏阔而深奥的美学信仰,共享一个安全、美好、长久的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