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舰船百科R】柏林级轻型护卫舰 —— 现代护卫舰的先驱

Berlin-class light frigate是UNSC海军于大反叛前使用的一种轻型战舰。在殖民地动荡加剧后的军事力量重组时期,它被认为是现代护卫舰的“祖父”。
笑死,这船真不是卡戎改,是卡戎改它,但我觉得多少有点抄凤凰级。

本文全文为同人内容

概述
设计细节
它开创了许多当时被认为不同寻常但后来却成为标准的新技术概念,其中最明显设计的是它包含了一部模块化货舱。这种新颖的特色使它能够携带相当大规模的地面单位,而不会像专用运输舰那样容易受到攻击,也不会像其他运载工具那样缺乏航速,也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料或武器。此外,它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大气内的机动,推进器的喷口朝下,便可以轻松承受其重量。这两项革新使护卫舰这种舰种成为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多功能飞行器,虽然航速较为缓慢,且其精简性令人怀疑,但它仍得到了大量部署。

服役历史
虽然但是,它从未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船舰。虽然它可以确保快速、廉价地生产,但护卫舰很容易受到持续技术发展的影响。结果,鉴于后辈们都搭载有微型磁力加速炮,它们在UNSC戈尔贡号下水后很快便被淘汰了。它们的价值在一夜之间骤降,UNSC便开始逐步淘汰它们,转而配备新一代战舰。不过考虑到大多柏林级的寿命还有很长,它们在卡戎级轻型护卫舰的研发完成前仍在继续服役,作为后辈的卡戎级可以更好地完成它在自身较小的框架上所能完成的全部任务。自卡戎级问世以来,继续服役的柏林级越来越少,大部分还被反叛者摧毁或劫持。

然而,UNSC和CMA仍然需要足够多的武器,它们便奉命去守护外殖民地,以抵御出其不意的外来威胁。不过对于柏林级来说,单纯的打击星盟完全是对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因此它们被重新派遣去撤离平民人口中心。它们还奉命协助保卫这些星球,但这些护卫舰最终皆遭受重大伤亡。最后一艘由UNSC控制的柏林级于2535年的希柔之战中被毁。但由反叛者控制的柏林级数量未知,因此仍无法确定柏林级何时真正绝迹。

船舰名录
CMA柏林号(FFG-023) —— 于2476年10月19日作为首舰下水,2510年1月7日被UNSC英勇号摧毁
子级
日内瓦级游艇
它与柏林级在物理上完全相同,是一种用于适应民用市场的变体。中越重工认识到柏林级可以被进一步简化并出售给富商,于是为它进行了修改,去掉了武器和大部分的结构支撑,配备了宽敞的定制内饰和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让乘客可以生活在乌托邦一样的环境中。中越的工程师们深知其脆弱性,因此将其航速缓慢的引擎推进器换成了一流的高速推进器,以确保其难以被追赶。它的安全和防御能力是民用市场上首屈一指的,具有内部镀层和一套复杂的气闸。虽然官方没有为它配备武器,但它仍保留了至少四间货舱,可搭载射手导弹舱,和若干可伸缩的点防御炮。
它将会成为殖民统治者们所青睐的游艇,他们能够轻松地利用其廉价的成本和定制的设施,在整个人类太空给同行留下深刻印象。讽刺的是,虽然它是一艘改装而来的飞行器,但由于殖民地对私人疏散艇的需求,它的寿命甚至比柏林级长很多。这些游艇后来衍生出了六种变体,以担任其他角色,如货船和客运船。虽然那些高质量人类会转而购买更新款的游艇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如美丽级游艇,奢侈品市场的需求最终会放缓,但日内瓦级在战后仍然像其前身一样在世纪之交常见。
船舰信息
制造商:中越重工
继任者:卡戎级轻型护卫舰
子级:日内瓦级游艇
类别:护卫舰
长度:560 米(1,837 英尺)
角色
运输
轻装护航
巡逻
行星防御
引擎:
2台直刀科技 V3/DFR 聚变引擎
瓦兹·尤里工业 M13 Platinum-Line 聚变引擎(巡逻 / 追击配置)
跃迁引擎:斯塔韦斯 FTL-274B SFTE(三代密匙系列)
反应堆:2座直刀科技 V3/DFR
船体:
30厘米钛A1装甲
20厘米陶瓷钢装甲
导航系统:通用导航阵列 —— 上行导航计算机
武器:
3座M280战神导弹舱
6座M58射手导弹舱 / M31洛基EMP导弹舱
32门M710 舷墙 25㎜点防御炮
15门M800 堡垒 40㎜点防御炮
2枚法里奥级核导弹
搭载部队:
1个UNSC海军陆战队连
1个ODST排
4架D82-EST蛇鹈号
5架D77-TC鹈鹕号
2架D96-TCE信天翁号
30台M12疣猪号
4台M808天蝎号
12架AV-14黄蜂号
机组人员:
210名水手
80名机务
乘员:300名乘员
参与:
大反叛
人类星盟战争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