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宋全史》一、二【其他人物和杂谈】&隆佑太后、韦太后、钦宗、高宗、杨皇后、宁宗

2022-07-27 07:51 作者:独活氏  | 我要投稿

首发自制【独活氏】


         隆佑太后

这是我在这本书上发现的第一个笔墨稍多的女性人物
一生都充满波折,很难说这些变数对她来说是好还是坏,虽得以独存,但仍活的艰难。
她的评价比后来光宗时的李后高多了

          韦太后

本书第二个笔墨多的女性
第一句话辛辣的讽刺了高宗和韦太后。
她可能是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她留在金朝对南宋可能好些,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不能不说她回来了也是弊大于利。
也是因为秦桧的出现,开了权相政治这个不好的头。后面的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或多或少有他的影子。

      杨皇后

属于中性人物
或多或少有些羡慕她
乘风破浪的“哥哥”和“妹妹”?其实也是互相成就对方
宁宗:别骂了,别骂了。
以个性“呐于言辞,常常终日不发一语”、不慧、俭朴来说,让我有种“不同时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错觉
人还是不错的,但就是不适合做皇帝,但也能坐稳宝座。
【以下观点仅为猜想】会不会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没有想当皇帝,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被推到这个位置上坐着呢?又或是因为身边都是强势的人(比如母亲李凤娘、妻子杨皇后权相史弥远等),很难培植自己的势力。想改革又会触犯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这又涉及到朝中大部分群体)。总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当上皇帝这件事就是)。受环境和能力限制,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也很难改变现状。时间长了,自己也麻木了?只能过一天算一天?既然强势的人有能力,自己反抗不了,那就让他们去管国家大事,自己干脆不管,开摆了。
再啰嗦几句:如果想看主要讲光宗、韩侂胄、次要讲宁宗、更次讲史弥远的,推荐虞云国的《南宋行暮》,同样也是一部严谨的作品,稍微有点枯燥,但也有风趣的地方,有耐心看完的可以入。


【杂谈】

     《南宋全史》这套书一共有八本,是关于南宋史研究方向相对权威的著作。第一本讲宋高宗占了很多篇幅,其次是秦桧,再次是宋孝宗、韩侂胄。第二本讲宁宗、理宗、贾似道的篇幅多些,光宗、史弥远、度宗少些。前面两本主要讲南宋的历史。后面六本讲当时社会的其他方面,我还没看完,分享的事以后再说吧。

       当初就是想全面和深入了解南宋历史,想知道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和灭亡的。看完后觉得一件事情的成因和结果往往是多样化的,复杂的。是不是真的只要在某些历史节点有所改变就会改变历史的走向……结果不是,是“腐朽到一定程度就失去改革动力”(出自本书第二本)。

        虽然书是读完了,但因为没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也不是专业的学者,进行过系统的训练,所以读这两本书(特别是第一本)的过程,一开始也是吃力的,习惯了就还好。因此,如果和我一样是非相关专业,又想看的,我更建议寻找电子版的阅读(喜欢纸质书的除外)。第一次觉得历史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入门也是有一定门槛的。

         难点主要是这类书干货多,枯燥乏味,后面慢慢的习惯了就还行。引用的文言文大部分能看懂(宋以后的文言文比较接近白话文了),但还是有少数不懂的地方,觉得不影响阅读和整体理解,就直接跳过了。

        书是作为“课外书”一样的拓展项目,主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希望能帮助我更好的理解宋瑞的作品。所以虽然是一字一句的看,但也只能算是泛读。对于不认识的字和词,也没有去查。

         我想补充一些,可能不是那么准确的总结。南宋存在的问题——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大。冗官、冗员、冗兵、通货膨胀超发货币、军事实力不强,基层官员俸禄不高,对武将和北方归正人的不重视和排挤……

         读完这两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作者们研究历史的学术思想、考究问题的严谨,辩证客观看待历史人物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感谢他们整个团队的老师和教授编写了这套丛书,向我这样的外行人提供了认识、了解南宋的机会和可能。

        以前在某视频的评论区里看一网友对南宋意简言赅的总结。用这句话结束本文——“屈辱的开始,悲壮的结束”。

这套书有这样的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End——


插播一点题外话。

以后不要再把所在地暴露出来了行吗?审核。


《南宋全史》一、二【其他人物和杂谈】&隆佑太后、韦太后、钦宗、高宗、杨皇后、宁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