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孔博士肩颈、腰部疼痛原理和改善方式学习笔记~

2023-12-10 21:37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肩颈最近不舒服的瑜伽都没有用了。。。其实知道是运动量过低。。。正确的解决方法,第一个,是解决娱乐需要。。。不要拖睡眠时间,第二个,是解决心安问题,半夜睡醒了继续睡,第三个,还有正确的坐姿站姿走路姿势。。。今天早上刷到这个,非常喜欢这位博士讲原理,反正扒这个也就只需要半天,最多一天,一直可以受益,那就来扒吧

纠正颈部前倾,背厚宽大,斜方肌厚硬

重点事项:先纠正肩胛骨,再练背部肌肉

原理

肩胛骨是4个方向的肌肉拉着固定

向上拉的肌肉,是上斜方肌和提肩胛肌肉

向下拉的肌肉,中下斜方肌和背阔肌

向内的菱形肌

向外拉力是前面的胸肌给的

伏案工作手臂前伸,肩膀内扣,难看,这时候是拉肌肉向外

紧张时夹肩胛骨,耸肩,也难看,这时候是拉肌肉向上

调整肩胛骨肌肉向内向下的正确练习姿势

1)双手自然下垂,胳膊发力向外转,使得肘窝面向前方,感觉锁骨拉伸肩部打开

肩胛骨没有主动发力,胳膊向外转,带动肩胛骨内收了

超模走路肘窝向前,非常挺拔,警察往内扭小偷肘窝,小偷背就驼了

肩胛骨对驼背的影响是直接的

肘窝朝前,肩膀正确下沉,感觉脖子是拉长的,锁骨是打开的,肩胛骨向下向内的肌肉正确发力

这就是纠正肩胛骨,然后跟背部肌肉锻炼

首先,锻炼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练什么部位的肌肉,先放松肩胛骨处的肌肉,然后再练热

来跟着孔博士学习肌肉知识,就知道自己要如何发力,怎么锻炼了

首先,肩背疼痛,一般是因为久坐驼背,过度的向两边拉肩背部肌肉——这就劳损了QAQ

还有紧张会不自觉的上拉斜方肌,这一块也紧张收缩

所以,正确的方法是让这肌肉收缩回去。。。肩膀锁骨打开,带动颈椎直立,有头悬感,感知肩胛骨周边肌肉,向下向内发力练习

腰部不适找到的协助肌群:腹肌,臀肌,背部肌群,脊柱小肌群

侧方拉伸肌群,髋部放松下腰背,腰不要受力,放松骨盆周围血液循环,放松脊柱。。。我的瑜伽设计里这些都有。。。

所以,还是要认真的做睡前瑜伽!

关于收紧核心。。。我当初的学声乐的学费,基本都用来找腹肌发力的感觉了。。。还是精锐的礼仪培训课老师教了收紧核心的方法。。。腹横肌发力,而不是吸气瘪肚子QAQ

我就是那个十节课都学不会收紧核心的人QAQ。。。不过没事,现在反正是一直都用。。。

正确散步姿势

第一,头悬梁,但胸部是放松的,不是抬头挺胸

第二,向后摆臂,锻炼到支撑背部和脊柱的肌肉群

第三,臀部稳,这样才能保证脊椎的稳定性

其实第三点臀部稳并不是说不能用胯骨来走路,而是说,不要没有重心、不发力的晃荡走路,只有浑身没骨头一样的晃,臀部才是左右摇晃,整个脊椎也被带的左右震动,而如果肌群都发力的话,整个人是非常稳的,脊椎也是稳的,不是像被地震了一样的晃动

颈部关节的问题

。。。。我以前就这样绕脖子QAQ,颈椎变形。。。导致头痛呢还。。。

首先,咔咔响是因为把颈椎都压缩了,所以这时候转就会磨的响,不要这样

颈部骨头适合写米字的锻炼

要先想办法把颈椎给放松的拉开再动,要让颈椎在正位,不管是看电脑手机,还是睡觉

久坐为什么伤腰

坐的时候,臀部肌肉被一直拉伸,胯部肌肉被压缩,时间长了,就会腰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所以,拉伸胯部,加强臀部肌肉

其实孔博士的很多理念我都赞成,比如,不赞成用八段锦、游泳缓解腰、肩背痛,因为大部分人产生疼痛的原因都是不懂得肌肉正确发力的方式,这时候学习针对性的肌肉练习才是最速效的,学个八段锦的形式,还在锻炼的时候想着肌肉发力——这是初学者做不到的,很容易发力错误,然后加重问题

个人觉得还是从小的非常系统的模块训练——每个部位的锻炼,正如孔博士现在教的每个部位针对性的训练,然后每个肌肉群都针对性的锻炼、收发自如了,才去说组合形式的功法或运动方法,没有漫长的肌肉群针对训练,就说八段锦、游泳,只可能是伤害

叶教说的1000小时定律,其实是在学习实践方法上的含义,我们用一个方法,都要用到100次才能用的好,1000次才能迁移解决问题,在运动上,依然如此

乒乓球的训练就是拆解到极细的分解练习,最后才是自由对战,前提是每个球的应对方式都已经内化了——无招是元认知级别的,让初学者一下子就真知层,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下面反对孔博士的人,肯定是专业的耐心细致的学习,而且因为年轻问题很轻,对于大众来说,肌肉群都没有概念的,有概念和能自如调动也还是两回事,肯定是专门针对性低难度的,才能做得对

说这个是因为我一直在跟闺蜜说,不要乱锻炼,都没有肌肉群发力概念,波比跳真的只会伤身,缓慢的运动呢,反正伤害不大,我伤腰椎脊椎那其实也主要是日积月累,对比起来缓慢的放松身体伤害绝对比剧烈运动轻很多QAQ。。。

那最后来做个总结吧

问题/发展:

如何正确的坐卧行走来保障肩背、腰腿的健康

正向路径:

站如钟每一处肌肉的时候是正常状态,其他姿势的时候是某些拉伸某些压缩状态,要注意时间和程度,及时帮助肌肉恢复到正常状态

不得不长时间拉伸状态的肌肉,比如久坐的臀肌,就要增加强度,并且每天要做运动帮助其保持肌肉健康度——弹性吧可以理解为这样,压缩的要注意拉伸

颈椎容易被挤压,要适合其结构的方式拉伸

肩背部肌肉容易因为错误坐姿久坐而过度拉伸,要从肩胛骨调整到肌肉锻炼来帮助恢复,并养成正确坐姿的习惯

腰椎要建立支撑体系,腹肌腰肌脊椎本身肌肉要有力

走路是很好的锻炼的方式,但要注意各方都要在正位,要有发力保障脊椎的稳定性,不要东摇西晃的痞子走路样,这样脊椎是晃动很厉害的,会造成伤害

睡觉的时候要保障脊椎的正常曲度

提炼出重要事项:

肌肉劳损受伤一般是姿势不对过度拉伸导致,比如前倾内扣肩膀久坐导致肩背肌肉过度拉伸,久坐臀肌腿侧肌肉过度拉伸也伤到腰肌

脊椎损伤是因为错误姿势导致椎体折叠、脊椎天然弯曲度变形所致,比如低头导致颈椎折叠,骨盆前倾导致腰椎前突,或者身体久弯腰驼背导致腰椎前曲度消失,久睡软床导致脊椎曲度消失,但硬床对已经损伤者不友好

需要合适的枕头来保护颈椎曲度,合适的床垫来保障脊椎曲度

以前就注意“拉筋”,感谢今天又学到了专业且精准实用的知识,要真的学人体所有肌肉什么的,之前学习过,然后没兴趣坚持不下来。。。

非常感谢这些让我感兴趣的学习动力点,正如小说之于考据一样给了动力QAQ

昨天晚上,瑜伽的时候第一次完全没有分神,关注骨骼和肌肉的状态,真的非常爽

关于很多注意事项,其实都有其底层逻辑,没讲到底层就讲表面结论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争论出来

比如关于不要做八段锦,不要游泳来复健,这个的本质原因我在上面说了,因为看到评论区有争论,所以就想把自己理解的底层能力逻辑来说说

自己现在能够很快的学以致用,是因为长久的学习力的探索积累,否则以曾经的思绪混乱情况,只觉得信息很好先记录下来,什么时候能用不知道

运动也是,毕竟有13年瑜伽打底,哪怕之前不那么的专注,早期不懂呼吸发力控制,但这么多年的坚持,肌肉控制感还是有的,所以要找的时候能找到,并且专注力训练也一直有在努力,所以控制运动时关注呼吸和肌肉,也是能做到的

叶教说过,看起来很美妙的方法论,别人的好用效果只是冰山上面的,冰山下面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就个人总结,冰山下面,此人的天性、性格、原生家庭、经历、认知层次,天赋动力领域,有没有某方面能力打出长板的经历,这个第一是懂得笨功夫1000次的道理,第二是有了自信从而有坚韧基础,有没有笨功夫内化多个方法、有没有多次目标设立和3年实施的经历,这个是能够建立方向感判断,有没有决策模型的学习和实践,有没有尝试建立自己的结构化认知和方法模型,有没有多学科底层逻辑的学习,有没有在多个领域进行底层逻辑的学习和探索等等等等

别人分享的成功经历是最最表层的,其归因也不一定是客观的,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目标的基础上去推进,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找元认知学习实践,这样才是于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而且要明白,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只是自己的真理而已

探索每个人自己的真理,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不是教授、老师or专家什么的责任

over~

孔博士肩颈、腰部疼痛原理和改善方式学习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