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生”风吹到国内了,0糖“生可乐”能否实现健康需求?
近日,百事可乐推出无糖生可乐,主打生爽刺激的“杀口感”,这也是国内碳酸饮料市场首次引入“生”的概念。

来源:天猫超市·百事可乐品牌馆
其实早在2021年,“生可乐”就出现在日本市场了——三得利饮料从啤酒中找到灵感,推出了百事“生可乐”,产品以非加热方式调制,从而使香料的新鲜味道最大化,饮用时能享受到喝生啤的爽感。

来源:日本百事可乐(三得利)官网“生”的概念源自日文「生チョコレート」(Nama),为新鲜、纯粹的意思,在食品饮料中已有诸多应用,如生啤酒、生巧克力、生吐司等。那么,“生系”食品饮料到底“生”在哪里?从日本市场兴起的“生”风,如何在国内讲一个新故事?
01

什么是「生」?
在日本饮食文化中,“生食”是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魏志倭人传》曾记载:“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近代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海外贸易的不充分,日本的油料、砂糖、香辛料等较为匮乏,逐渐养成了人们对食材本身的细致品味能力。
在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下,日本逐渐形成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投射到饮食上,则是追求食材本身的天然美味,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自身的营养价值,诸如生鱼片、生鸡蛋、生酱油等,如今也都是日本料理的特色。
特殊的饮食哲学,造就了日本消费者对“生”的偏爱,其影响也辐射到了食品饮料产业。“生”的概念边界逐渐拓宽,不再只是“熟”的对立面,更多地是用来表示“新鲜、简单、纯粹”。
例如日本的居酒屋、餐厅和酒吧,基本都会提供“生啤酒”,是指未经高温消毒、采用过滤处理的啤酒,以“生”来象征其新鲜程度;高级料理店所使用的“生酱油”,是利用过滤技术处理未煮沸杀菌的酱油,且不添加糖、鲜味剂等调味料,从而保留其原始风味。

来源:Amazon、安藤酿造
日本大阪名店「乃が美」开创的生吐司,并非指吐司不熟,而是以“生”表示其“直接吃也很好吃”,无需烘烤就能有入口即化的口感;生巧克力则是将未加热的“甘纳许”(通常用作内馅的软质固体巧克力)直接裹上可可粉,具有“如生鱼片或生啤酒般极致的纯粹”。

来源:Amazon、Royce官网
02

为什么「生」?
回望历史,日本的“生”文化,最初便源自中国——生鱼片在古代被称为“脍”,《诗经》中便记载了“炰鳖脍鲤”的珍美馔食,杜甫也曾写下“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的诗句。
从饮食文化到消费观念,中国与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多相似之处。研究日本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历程,对于国内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将日本消费社会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早期,人们崇尚“西式生活”;第二消费时代处于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大众消费”全面兴起;第三消费时代处于经济稳定增长期,“个性消费”开始流行;第四消费时代处于经济低迷、人口减少的阶段,消费者逐渐转向“简约消费”[1]。

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日本消费升级对中国的启示》
对标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呈现多消费时代并存的格局——低收入群体仍出于第二消费时代;已实现财富自由的65-75后、经济负担相对不重的95-00后处于第三消费时代;生活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80-90后则率先步入了第四消费时代,而这类人群恰恰是如今的消费主力军。
第四消费时代所追求的“简约消费”,是在经历了过度消费后的返璞归真。过去几年里,各种购物平台与新生业态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逐渐从喧嚣回归理智,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消费的本质,越来越多的“佛系青年”高举“拒绝消费主义”的旗帜。
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在影响着食品饮料行业。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发现,约62%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会查看产品的成分表,许多人希望成分表简短易懂[2];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数据显示,64%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由简单、清洁成分制成的健康食品[3]。而“生”的概念源自日本崇尚自然的饮食文化,在如今的消费趋势下,自带走红基因。
03

「生」往何处?
在日本市场,消费者对于“生”有着广泛的认知基础,其概念也较为宽泛,更多地是作为“新鲜”意向的载体。而在中国市场,“生”系食品饮料想要打开市场,除了以新奇的概念吸引眼球,更需要建立明确且有力的品类认知,“安全与健康”便是当下最有效的切入点。
安全对应着“简单、透明”。根据英敏特的数据,53%的消费者担心他们的食物中可能含有有害成分,其中59%的消费者表示“产品中的成分越少就越健康”[4];Ingredion调查也发现,85%的亚太消费者会查看包装食品或饮料的配料表,且88%的中国消费者会倾向于更短、更简单的配料表[5]。
消费者对于食品“透明感”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这也将成为品牌建立用户忠诚度的重要突破口。日本宠物食品品牌Nama就以“成分透明”为特色,为宠物主提供安全放心的猫罐头、猫零食等产品,食品均才采用对猫无害的新鲜原料制作,成分简单、原料公开,且不添加谷物和任何人工添加剂。

来源:Nama官网
健康对应着“清洁、天然”。根据 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清洁标签成分市场规模将超过415.324亿美元,2022-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7.56%;其中,亚太地区有望实现最快增长,中国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市场[6]。
清洁标签的基础在于不含有被认为是非天然或人造的成分,而植物性成分往往被认为是最天然的选择。如AlcoEats推出的“生茶”,以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为基础,采用绿茶、姜、豆蔻等天然植物原料制作,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有害影响,从而改善整体健康。

来源:AlcoEats官网
总之,在“科技与狠活”的包围下,消费者更希望回归本源,以简单透明、清洁天然的产品方案来实现其健康需求。而“生”系食品饮料自带“纯粹”之感,如果能够把握当下的饮食趋势,针对中国消费者构建一个新的定义,则有望成为下一个消费风口。
参考来源:
[1]《日本消费升级对中国的启示》,中国银行研究院
[2] Consumer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ngredient lists, report finds,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3] The Changing Face of Clean Label,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y
[4] Meeting consumer demand for 'simple' isn't as simple as it appears, but it is possible, Mintel says, Food Navigator-USA
[5] Ingredion Proprietary Research, Atlas Global Clean Label Consumer Study
[6] Clean Label Ingredients Market Information by Category, Form, Application, and Region- Forecast till 2030, Market Research Future (MR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