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传奇》第四部 三界归心(2022修改版)第二十九章 缘定西山(上)

本章关于庞妃的情节,参考了仁宗朝张贵妃的相关史料,所以,庞妃的人设与93包略有不同。

第二十九章 缘定西山(上)
御厨借调开封府 思恩进香慈孝庵
“此去桃园路途遥远,忠伯定要多多保重!”
展昭隐身云端,俯瞰凡间,遥见自己的分身扶展忠走出房门,当即飞落近前,与分身合一。
看到展靖背着灰布包袱,在院中候着,展昭吩咐他道:“路上小心谨慎,务必保护好忠伯。”
“是,小少爷!”展靖拱手道。
展忠看看展靖,对展昭笑道:“他的武功不弱,一般的盗匪,他都能应付。”拍拍别在腰间的银镖道:“这支镖上有小少爷的印记,老奴一路随身带着,万一被盗匪所擒,老奴就把它拿出来,看谁敢动我们分毫!”
“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展昭认真叮嘱他道。
展忠点头称是,正要与他作别,却听院落之外,传来小顺子的声音道:“赵大人请。”随即,引领一名中年男子走入院门。
只见此人身高九尺、方脸舒眉,眸光内敛、步履稳健,虽然身着六品官服,但是眉宇之间隐隐透出的气度,却不输当朝宰辅。
展昭一眼便认出他是御膳房掌事,是皇上当年被立为太子之时,从八贤王府带进宫中的御厨,心中不禁暗想:“他怎么会来开封府?”

那人走到近前,向他施礼道:“属下赵大深参见展大人!”浑厚温暖的声音,满是敬慕之意。
展昭听他自称“属下”,心中微一诧异,对他微笑颔首道:“赵掌事。”
赵大深眸中含笑,向上拱手道:“皇上听说,开封府膳房的主事冯谦因老母病重,欲请辞回乡,故而颁下旨意,将属下借调开封府,接替冯谦之职。”
展昭心中奇道:“冯谦昨日傍晚才向大人请辞,怎么今日一早,皇上就派人来了?何况,把宫中御厨派到府衙任职,大宋立朝至今,从来无此先例。”
正自思虑之际,又听赵大深道:“属下离宫之前,皇上特意叮嘱属下,务必做好每餐膳食,照顾好府中诸位大人。”
展昭拱手道:“皇上隆恩,臣等感激不尽!”
看到一旁的展忠,赵大深问道:“这位老伯可是展大人的管家?”
“正是。”展忠忙跪下道:“老奴参见赵大人!”
“展管家免礼。”赵大深道:“听说展大人最喜欢您做的饭菜。”看看展靖背着的包袱,继续对展忠道:“展管家若不着急远行,可否稍待片刻,我想向您了解一下展大人的口味。”
“赵掌事不必如此费心。”展昭道:“我对膳食从无要求,您随意就好。”转而叮嘱他道:“倒是大人和先生的口味,您要仔细了解才是。”
“包大人的口味,属下最是清楚。”赵大深垂眸笑道:“属下与他不仅同年,而且同乡,年少之时,还在同一私塾读书。只是属下世代皆为御厨,所以未曾参加科考。”
“原来您是大人的故友!”展昭拱手道:“失敬,失敬。”心想,难怪皇上会把此人派到府衙。
“不敢。”赵大深还礼道:“适才,属下已去膳房见过冯谦,另外几位大人的口味,冯谦已然告知属下。听说,公孙先生喜欢素雅清淡,四位校尉大人都是无肉不欢。可是,谈及展大人的口味,冯谦居然和您一样,也说‘随意就好’。”望着展昭,无奈一叹道:“展大人可知,对于庖厨而言,最大的难题便是‘随意’二字。”
“赵大人说得对!”展忠埋怨地瞥了展昭一眼道:“老奴每次问小少爷想吃什么,他总说‘随意’,一听到这两个字,老奴就头疼。”笑着对赵大深道:“好在小少爷自小到大,都是老奴伺候,他的口味,老奴比谁都清楚。”上前一步,走向他道:“老奴这就讲给您听!”
听罢大内侍卫曹湛的密报,仁宗挥手命他退下,心中暗想:“柳玄通果然藏在韩王府中,他蛊惑韩王,究竟是为求名利,还是另有图谋……”
王喜躬身进殿道:“启禀皇上,庞妃娘娘求见!”
仁宗会心一笑,吩咐道:“让她进来吧。”
“是!”王喜回转身形,扬声向殿外道:“请庞妃娘娘进殿!”
庞妃面带喜色,进殿屈膝道:“臣妾参见皇上!”
“爱妃平身!”仁宗温和问道:“你来此见朕,所为何事?”
庞妃笑意盈盈,走上前道:“皇上赏赐的红釉瓷瓶,臣妾甚是喜欢,故而前来谢恩。”
“爱妃喜欢就好。”仁宗道:“此物极难烧制,宫中仅此一只。”
庞妃心想:“原来这瓷瓶,连皇后都没有。”
正自欣喜之际,又听仁宗道:“爱妃不是喜欢金桔吗?昨日朕已下旨,命江南年年进贡。”
庞妃喜道:“多谢皇上!”说着,却又悠悠一叹道:“记得庞煜生前,也最爱吃金桔。”
仁宗见她这般伤怀,不由心生不忍。
庞妃眼含泪光,走到他身边道:“听说包拯的游仙枕,能带人出入地府。臣妾若能得到此物……”

仁宗沉下脸道:“此乃包卿之物,岂能赐予爱妃?”
“臣妾并非此意。”庞妃忙解释道:“臣妾只想暂借几日,去地府看看庞煜。”见他沉吟不语,伸手握住他的胳膊,娇声摇晃着道:“皇上……”

仁宗蹙眉道:“此物甚是危险,稍有不慎,便会伤及性命。”沉声告诫她道:“从今以后,不得再提此事!”

煦煦晨光之下,展昭站在府衙门外,目送展靖驾着驴车载展忠走远,正欲转身回府,却见马汉走了出来。
“展大人!”马汉拱手道:“大人请您到书房叙话。”

展昭点点头,刚刚迈出一步,恍然记起包拯昨夜曾被玉帝召见,忙回身问道:“大人此刻心情如何?”
马汉被他问得一愣,仔细回想了一下,对他摇摇头道:“不知道。”看到向来处变不惊的展昭难得一副紧张的神情,不觉起了玩笑之心,“好意”提醒他道:“不过,大人的脸色比平日黑了许多。”
展昭闻听,心下一紧。
行至包拯书房门外,展昭见他面色沉肃,正在撰写奏疏,心中愈发忐忑。看到公孙策也在此处,这才略略安心。旋即轻撩衣摆,静静踏入房中,向包拯拱手道:“大人。”
包拯放下手中的毛笔道:“今夜子时之前,韩王会与太师同来府衙,他们的贴身侍卫也会跟随左右。”
展昭暗暗松了口气,心想:“大人让我前来,原来是为此事。”
只听公孙策道:“裴荣乃是妖邪之辈,自然无法冲破法阵。然而,千秋教门下多半都是凡人,他们若想混入府衙,法阵根本无法阻挡。”
展昭会意点头,对包拯道:“属下会让张龙、赵虎亲自在府外把守,严查韩王和太师带来的随从。”

“至于吕敬秋……”包拯手捋长须道:“他是否与裴荣勾结,如今尚未证实。”吩咐展昭道:“他若随韩王前来,不妨让他进府,他若有所异动,正好将他擒住。”

“是,大人。”展昭转而问道:“大人今夜是否在正厅见客?”
“不错。”包拯道:“为防有人趁机盗宝,除了阴阳宝镜,本府会将另外两件法宝一同放在正厅。”
“展护卫只需看管阴阳宝镜。”公孙策道:“其余两件法宝,让王朝、马汉看守便是。”
展昭点点头,对包拯道:“属下会命鲁诚率众守在正厅周围,以防可疑人等进出。”
包拯当即允准,继而想起一事,面色微沉道:“展护卫回到人间,已经几日了?”
展昭眸光一怔,心想:“大人为何要问此事?莫非是要问我,为何回府多日,都不肯向他坦言身份?”回避着包拯的目光,低声答道:“已经三日了。”
“既已回府三日,为何不去八贤王府?”包拯威严问道。

展昭诧异地看看包拯,缓缓垂眸思忖着道:“属下回府不久,尚有许多公务要办。”
公孙策心中明了,他不去王府,其中必有缘由。可是此时此刻,不便帮他说话,于是劝道:“今日府中并无要事,展护卫正好去探望八王爷。”见他似乎仍在犹豫,对他直言道:“昨日一早,八王爷离开韩王府时,曾向大人提及此事。”
展昭这才明白包拯为何会过问此事,于是对他拱手道:“属下即刻就去王府。”
包拯点头“嗯”了一声,随即拿起毛笔,继续撰写奏疏。
展昭本欲向他告退,可是心中的疑虑终究无法放下,此刻若是不问清楚,日后在他面前,恐将难以自处。当下把心一沉,探问他道:“大人昨夜睡得可好?”
包拯抬眸看了看他,和蔼答道:“很好。”见他欲言又止,不解道:“展护卫还有何事?”

展昭略一迟疑,小心翼翼地道:“听白玉堂说,昨夜,他在天界闲游,无意之间,看到大人的元神……被玉帝召进了天宫……”
公孙策听到此处,顿时明白了他在担心什么。

可包拯听了,却颇为意外,蹙眉思索着道:“本府昨夜并未使用游仙枕,理应不会元神出窍。不过……本府依稀记得,梦中确曾去过天界……”
展昭眸光一颤,心中愈发慌乱。

“大人在天界,可曾见到玉帝?”公孙策问道。

在展昭紧张的注视下,包拯凝神回想良久,最终摇摇头道:“昨夜在天界的见闻,本府已然毫无印象。”

合上庞妃派人送来的家书,庞吉郁闷地叹了口气,吩咐身边的庞兴道:“让他进来吧!”
裴荣迈进房门,躬身合十道:“贫道‘柳玄通’参见太师!”
庞吉冷眼打量着他道:“你是韩王的门下,为何私自来见老夫?”
裴荣笑而不答,反问他道:“太师可知,包拯有件宝物,名叫‘游仙枕’?”
庞吉心念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什么游仙枕?老夫从未听过。”
裴荣微扬着头,不紧不慢地道:“此物乃是人间至宝,不仅能带人进入冥界,而且能让人死而复生。”
“什么?”庞吉一惊之后,沉声质疑他道:“此物真有如此神力?”

裴荣笃定答道:“正是!”故作惋惜地道:“贫道本想盗取此物,献予韩王,助小王爷复生。无奈韩王惧怕包拯,不敢觊觎他的宝物。”崇敬的目光看向他道:“据贫道所知,满朝文武之中,唯有太师不怕包拯?”
“小小的开封府尹,老夫岂会怕他?”庞吉不屑笑道。
裴荣道:“既然如此,贫道愿为太师效劳!”
庞吉略一垂眸,审视着他道:“你为老夫办事,究竟有何所求?”
“贫道别无所求,”裴荣道:“只求太师向皇上进言,将贫道封为国师!”
“国师?”庞吉轻笑道:“你的野心倒不小。只怕……你没这个本事。”
话音未落,但见裴荣回身一指,一只金光闪耀的麒麟登时在院中现身。
庞吉见此瑞兽,不禁满目讶然。须臾之后,见他收了神通,由衷赞道:“道长果然有些本领。”沉默了一瞬,又敛起笑容道:“不过,道长是否能令庞煜复生……”
裴荣成竹笑道:“待到三日之后,太师得到游仙枕,自会相信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