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 kpop偶像组合的选择配置 ——闲谈概念人物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攒局出牌

2023-02-12 13:02 作者:M甲虫  | 我要投稿

       延续上个话题,既然大家都知道优质练习生的重要性,那为什么同一个公司却不整合手里最优质的练习生资源优中选优打造最强团体,而要把一些瞎子都能看出星味的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团体中推出呢?

       比如itzy+niziu+nmixx可不可以整合精简下选拔推出twice下一代的7人团体?hybe不谈未推出的选秀团,就已经推出的2个新团中的7个全新人可不可以整出一个更优质的多国籍女团?

个人认为想法很好但现实应该很难实施,一是同年龄段练习生的选拔与训练时间有时会有很大参差,二则是策划不仅要适合单个团体也要配合公司整体战略部署。

       比如jype如要整合3团推1团,一是得放弃攻占日本kpop市场的本土计划,因为需要召回本部j练习生进行选拔。

       二是时间绝不能间隔太久,最迟在2021年上代女团续约前一年就必要推出,而1年的发展时间其实已经很赶。

       三是必要淘汰可能实力达标但风格不符的成员,在人数不对撞上代团的前提下,以最多7人粗计,6+4+7=17中就得淘汰掉10名本部优质练习生,而如果还有下一个类izone的三国选秀团,那酱油瓶就是在给竞争对手免费送人,且可能还不只是送出一代优质人才。

       四是itzy原定概念核心成员无法再被耽误了,所以如果原成员还在,那这个团2019年出道都算是迟,二次出道人气耗不起,年轻成员也等不起,所以送下代团核心练习生参加社外选秀出道长远来看就是个错误决策,完全规划之外,牵一发动全身,糟糕透了,就算最后能留住成员保住团体完整性,但资源分配的矛盾依然存在,无论多分均分都不公平,这样团队又如何能同心协力走得长久?

       五是在上代团势头正劲的情况下后续团体都很难出头,jype如果不想和自家风头正劲的当家女团对打,下一代就只剩小众风格小型团和大众风格中大型团延后出道两种选择,而选择后者,就意味着要在放弃部分优质“大龄”练习生与放弃女团成员年纪优势中二选一。对储备了大量优质女练习生资源并希望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吸引人才的酱油瓶来说,精选出1团的劣势显然要大于稳定出3团。

       六是偶团爆红甚至登顶实力不是决定因素,但赚头极大的演唱会却很需要现场实力。说句功利的话,投资人不是笨蛋,公司策划也不是傻瓜(当然jype的宣发和公关也是真不够看),爻股甚至瓶股能被长期持有的原因,就是组合成员的硬实力和占据优势的现场生命力与舞台感染力。

       在优质音乐作品的加持下(jype的曲库不差,爻曲折腾除外,而且这几年越来越包容丰富了,质量和音源排名相关但不直接相关,听现役几团的专辑就能知道,量多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质量并照顾不同组合各阶段风格其实并不容易,需要有十分不错的制作人储备,但近几年许多主打制作多番尝试都号不准市场的脉也是事实,需要靠艺人的舞台表现来拉起观感亦是一种被动)这才是真正低投入高回报稳赚不赔的买卖。

       最后,复制成功=必然失败,【最大优势的背面往往是致命缺陷】。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绿卡过多+青春元气风格出道的女团很难在棒土拥有持久的鼎盛期(韩本土粉圈向来有排外倾向,且近几年日益尖锐,脱却粉丝滤镜后不仅无情还爱株连+青春风就是吃青春饭吃新鲜感,庞大直男粉群的爱永远是下一个年轻妹妹)

       jype当然可以复制twice的成功策划,并加以升级规避,但一是市场多变,不同形势下复制成功标本未必就会获得同样的成功;二是莞莞类卿,只要现役不退,同类型的替代品永远只会是第二选项;三则是jype现有女练习生绿卡储备资质确实不如前代,twice的绿卡line不论横纵比较都堪称超强豪华级别,与其生搬硬套不如另辟新路,何况twice的先天硬伤在日益复杂国际环境与对立情绪下只会被更加放大。

       所以除非天降大契机,不然jype再推一个同类的大型多国籍团,极大可能是绝无法火过twice并比其撑得更加持久,甚至不用4年,本土就会新鲜感尽失。而就算忽视同类型新团对老团的冲击,在日本市场即便能拿下同等的份额都是退步,尤吃劲歌热舞表演风格的欧美市场就更不用说了,只能等转型以后,但到那时,可能市场的桌上连蛋糕渣都不会剩下了。

       jype能在不依靠财阀注资扶持的前提下,短短7年时间内从快要被踢出三大到跃升原三大市值第一,甚至在低谷期也能打出女团名家的品牌,真不是如一些评论洗脑的那般“无能”。粉群洗脑以及类up主的分析评论有时很容易带偏一些无主动思考能力与相关知识储备之人的认知,部分观点可能看似一条条一件件有理有据,但或是需要放在特定语境下理解,或是并不全面客观,或是虽然分析过程客观但前置条件与观察指标本身却存在缺陷和缺失。

       但其实抛去那些乱七八糟的评价标准,营业利润率和市值就是一个最简单直观、能反应一个公司一段时期经营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客观指标,就试问,抛去粉丝身份,单论为了投资赚money,你会选择购买并长期持有哪一家kpop公司的股票呢?(投资最忌贪婪,买股酱油瓶一朝致富可能未必,但做养老保险还是很香的)

       另外,如今kpop偶团尤其女团已进入群雄争霸的混战时代,就像queen金和羽生陆续退役后,花滑届已很难再出现一名能强势统御整个奥运赛季的superstar,这其实是时代发展、行业进步、训练方式升级、评分规则改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每代想要推出一个横压整代的团体,难度在主客观两个纬度都会要比前代递增数倍。不得不说人势互相影响也互相成就,团队的蓬勃发展期刚好契合了行业的成熟扩张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的幸运呢?

       然而行业发展成熟的必然规律就是如此,个人英雄主义落幕,参赛环境由单兵作战演转为集团作战,除非出现划代的技术性变革或人为强行改变比赛规则,不然等几个头部集团瓜分完市场尘埃落定之后,其他参与者就很难再弯道超车了。

       所以hybe在捧出顶级男团后赶着热度不惜一掷千金爆兵攻城略地,而当时手里握着top团的jype则完全反twice策划思路,twice成功后刚脱下贫帽就立即加快布局,迅速将练习生化整为零,本土推广。

       ——这个策略非常漂亮,不仅有效规避了未来可能发发生的政治与市场风险,在最大程度照顾棒人狭隘自尊的同时,还能讨巧迎合海外国家民族情感,且随时配合kpop扩张大形势进行调整,但需要优质的全球练习生储备+培训机制,对协同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不是企划1个团兼顾3个稳定市场,而是1个团首先瞄准1个稳定市场。

       但这里也可以看出本土推团的一项劣处,从itzy走了一个全仍能找出一个申来看,jype几乎囊收了韩本土00—05年龄段上下最优质的一批女练习生,但分团策略一面虽然避免了人才的浪费与流失,一面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散了精英力量。而从梯虹爻三团的策划上,也可以看出此公司在分部运营后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乏力,拿到最优质有潜力的女练习生却没有推出最成功的团体,运营没能跟上扩张速度,为保现金流应对新资本竞争而缩减部分开支并缩短投资回报周期,这虽有顺应时势原因,但于旗下艺人职业发展未能更进一步,酱油瓶本身确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里一提,虽然经营理念有很大不同,但jype与hybe的全球布局思路其实十分相似(然hybe资金关于雄厚,等于无限拔高了布局自由度,不像jype需要束手束脚扣扣搜搜让效果大打折扣,当然用钱开路未来也极有可能被钱捆绑,就端看各自选择了)即奕棋下的不是一子胜负一城一池,而是对整个局势的把控,必要时甚至可以弃子成杀。

       可能粉丝和评论人热衷讨论的是四代哪个女团男团会先登顶,但公司和股东首先看到的却是同公司一代团抛去投入成本合作分成后的收益+未来的市场占有潜力+在世界范围内的稳定品牌影响力+持续出团亦即吸纳全球优质练习生的能力……,尤其是在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本土权利快速更迭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体量不大亦不小的公司如果不愿引入资本被财团支配,则保持“稳定盈利”坚守本职积攒现金努力挺过这一段的特别混乱期就是最好的存身之道。

       换个说法,你以为的kpop女团大战是itzy与()()nmixx与()()“对打”,其实是JYP的itzy+niziu+nmixx+a2k+几年后就可以再出的新团与HYBE的LE SSERAFIM+NewJeans+马上要推出的选秀团+几年后就可以再出的新团与SM的()YG的()新船<kako>的()等竞争。而如果再深入些,这其实是以kako、hybe为代表的财团+新贵,对老三大kpop话语权的蚕食/合作瓜分,而在全球范围上,则可以看作一场以集团为单位的kpop大入侵。

       所以说“竞争”其实还不够准确,毕竟大盘水涨船高后大家才能一起赚钱,但新老资本的博弈其实却早已在明里暗里纠缠角力了。只是对现阶段对kpop公司而言,还是同力向外拓展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关起门来为一亩三分地卷生卷死,至于最终不同集团单位会竞争到什么程度甚至会不会严重到自家打自家,这就要看kpop到底能蚕食下多少海外市场份额了。

       所以于kpop而言,闯美是一定要闯的,闯日也是一样,主观意愿与未来目标于所有kpop大公司均是一致,无非是时机上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的不同。a团为什么就算赶鸭子上架也要去沙漠吹风,就是要在优势最大的时候借势打入欧美市场,因为往后就很难再有这么好的天时地利了。

       除了陆续出道的各家新女团,今年开始,H家的全球选秀女团与J家的纯欧美选秀女团就会陆续下水试航,再加上各大平台极可能陆续的全球选秀组合,这其实才是所有kpop女团在欧美市场最大的竞争者。对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都是kpop头部公司的SM而言,如果新一代偶团再拔不下日本和欧美市场头筹,只能依靠风向多变的本土和限韩不定的中国市场,在接下来的多集团博弈中无疑将会变得非常被动(必要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打出一张公司现役最当红女团牌,这其实本身就已经是建团硬实力与全局策划乏力的一种表现了)。

       这也是为什么a团这么着急“闯美”的原因,本土再红在kpop“全球化”强势外扩的大环境下,如果无法依靠本土辐射顺势拿下日美市场,对延续组合优势与公司长远规划都会埋下隐忧。尤其是在别家公司特别是头部公司hybe金钱开道疯狂爆兵的情况下,如果其他kpop公司不能跟着堆量维持海外优势就一定要小心翼翼全力运营好一个精品团(毕竟大量出团获益大但失误风险也大,同时对公司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在合适的时机用这个团稳定拿下日美中的至少一个市场,才能有足够底气再争下一场。

       PS.jype通过niziu2和韩新男团2名日籍成员在日本再稳一手(基于现实,稳日市场的重要性甚至胜过闯美),同时以a2k与兔迷击打配合继续扩大美(欧)影响,目标就是能如闯日般拿下一块家族根据地,并用爻试探前景广阔的拉美市场,用中国pc新男团继续垦荒,以顺kpop全球扩张趋势规避财团钳制在海外全面开花,其实布局规划是十分清晰的,规划基本以“稳”为主,而这也是其股价能保持较稳定增幅的一项重要原因。

       最后,大量出团在粉丝看来必然出现不可避免的资源分配与自家打自家问题,但站在公司立场,遥控器还是要拿在自己手上才最安全,这样既可在占据先手时最大程度地“避兑”,也可在被动必要时强硬与对方一对一兑子,并在top在手时人为控制并卡紧换代节点。就算真到了必须自家打自己家的地步,至少还能选个血雨腥风损失最小的打法,这无论如何都比被一个不熟悉的竞争者在不知哪个时间用不熟悉的方式暴打一顿要更加符合自身利益。

       以及,对投入珍贵青春岁月的练习生而言,能有机会在大公司出道并稳定跟团,持久收益,总归是比被迫放弃多年梦想或辗转选秀出道并不知未来是否依旧风雨飘零的结果,要胜过许多了。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kpop局势简单描述就是ssr级top之外的其他集团男团依旧在全球开花向上拼搏,而top曝光减少后红利将直接回馈到h集团组合尤其男团身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top之外的其他集团女团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扎堆欲多抢分一份可能的换代红利,而这份红利在方方面面都极度内卷且几小花已经冒头的五代局势下可能只能被y集团女团吃下部分。

       这场混战中韩红是入场门票,美红是规则之外的通关卡,而在日美之一能否站稳脚跟则是关键一战,谁能先拿稳定下一局,谁就抢占了绝对先机。因此对单团而言,每走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不然很可能就一夕回到解放前全部白干,而对集团单位而言,宏观布局无条件大于一子胜负,每一团每一人都是可以拿来攻城略地的工具,这一方面说明全球练习生出道机会的增加,但另一方面却也意味着个体“被放弃”后可能面临的“被放养”结果,以及,为增加己方博弈筹码,在一些本来水就不浅的公司中,政商勾连互惠互利的情况也将会变得更加常见。


三 kpop偶像组合的选择配置 ——闲谈概念人物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攒局出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