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月5日【常识午餐】

2023-01-05 09:56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 (单选) 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

A.数学

B.天文学

C.地理学

D.化学

【答案】B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科技-科技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6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

因此,选择B选项。

 

 

2. (单选)下列机构的印章中应当刻有国徽图案的是:

A.市工商局

B.县公安局

C.部属重点大学

D.县人民法院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法律-其他法律-其他(法律)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徽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国徽法》第六条,下列机构的印章应当刻有国徽图案:(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务院规定应当使用刻有国徽图案印章的办事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应当使用刻有国徽图案印章的其他机构;(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四)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可知,D项,县人民法院印章中应当刻有国徽图案。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3. (单选)春秋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

A.赵国

B.魏国

C.代国

D.燕国

【答案】D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国情省情-省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春秋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中山国、赵国和魏国、西北部属代国。邯郸和邢台曾是赵国都城。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召公之子于燕国,封周公之子于邢国,河北成为燕、邢之地。

②秦始皇时,属巨鹿郡、邯郸郡、恒山郡、齐郡、济北郡、上谷郡、代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的地域。

③西汉时,河北属幽州、冀州、并州小部分,幽州治所在蓟(今北京市),冀州治广川国(今河北冀州市旧城),并州则治晋阳(今山西太原)。东汉时属幽州、冀州。三国时属幽州、冀州。

④中华民国成立后,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1914年设立津海道,保定道,大名道,口北道,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1930年11月,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

⑤1958年,将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河北省的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

 

 

4. (单选)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古代帝王是: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高祖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中国历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诸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终于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B项错误。

C项: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后世史家将其和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C项错误。

D项:汉高祖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D项错误。

 

 

5. (单选)黄海海战失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中国历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错误。

C项:《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C项错误。

D项:《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错误。

 

 

6. (单选)彻底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狂言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中国历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也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A项错误。

B项: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此次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B项错误。

D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项错误。

 


1月5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