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2022.5 第一周打卡
之前立了个flag,虽然没啥人理我,但我自己玩的很开心,原计划如下:
2022.5第一周开始试行
1.每周精读一篇英语文章和一篇交通专业(感兴趣方向)论文,进行周学习汇总
2.保持每天听英语听力(听即可)
3.每天一个英语单词即可
4.每天有一个专注科目,对它进行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有一点收获即可(建议记在日记本上)
然后是第一周打卡内容(因为论文不能发出来所以只有纯纯感想)如下:

坚持打卡的第一周:
英语听力和背单词都能很好完成,而且通常是超额完成的。(因为目标很友好~嘿嘿嘿)
听力我每天随机听英语演讲视频或者每日英语听力。虽然目前还感觉不到什么进步但是很享受这种学英语方式。(分享一个我反复听了很多遍的英语演讲视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我的收藏里看看,那个叫“打卡”的文件夹里就是每周听的内容。

背单词我尝试了词根单词,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比较有效果。(推荐给大家)

然后词根单词背完一遍之后,后面我打算再用单词块过一遍(如果有那一天的话),这个app还没怎么用过,目前为止都还不错。

但是精读英语文章没有完成,因为实在读不下去啊ヘ(;´Д`ヘ)
接下来是对本周读的交通论文的一些感悟,因为是很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所以忍不住写了篇小作文,能力有限,欢迎各路大佬进行指导:
第一周交通专业的论文读的是《考虑自动驾驶的混合交通流路段阻抗函数》这篇。倍受启发!因为之前我参与的大创项目就差不多是这个主题,当时因为知识面太窄,想不出来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驾驶汽车的混合交通流效率该用什么公式,用什么量,如何表示出来,如何算出具体结果,直到我读完了这篇论文。
这篇论文主要对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和不设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两方面来讨论。在我思考我们自己的项目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还可以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所以刚开始读就眼前一亮。
然后,我阅读的重点放在了“交通效率”如何表示这个问题上,在此之前,我认为应该通过推导出混合交通流的道路通行能力来考虑车流中不同占比的自动驾驶车辆对交通效率的影响。但是关于如何推导出这个公式和如何整理并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数值,我完全没有头绪,因为我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还有很多变量的取值,我都不知道它们应该赋值多少。
这篇论文从跟驰模型入手分别讨论了不同跟驰组合的车头安全时距和占比(自动驾驶汽车的占比即自动驾驶汽车的渗透率)。这里非常巧妙的用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驾驶汽车的占比表示了不同跟驰模式的占比。接下来又引入了BPR阻抗函数。我还是第一次了解到阻抗函数,它表示了路段阻抗(时间费用等)随道路流量变化关系。通过该阻抗函数的公式,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这篇文章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道路通行能力。(不同于我们思考自己项目的论文的猜测,这里给出了非常合理的理由,说明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是该方向研究的核心,逻辑缜密)。
接下来就是分别对考虑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和不考虑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两种情况分别求路段通行能力和阻抗函数。整体过程的推导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说实话,挺好推导的,跟着论文里的指引一步步算下来就会豁然开朗。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求解方式,所有设定的变量和前文提到的公式都被很好的用在道路通行能力的推导中,环环相扣,干净利落,一步步的通过化简去掉了未知变量,最终带入已知变量,通过作图,得到了最终的详细结果。
在我们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时候,一直在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列出公式后如何求解。我们通常因为设定的变量太多,未知数太多,而只有公式,没有结果,我认为这也是阻碍我们的最大因素。通过阅读这篇论文,我能隐约了解到如何化简公式,求出具体结果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这篇论文的逻辑严密,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提出研究思路是否应该有更确切的理由,就比如说针对本文,我们把重点放在推导道路通行能力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应该这样,而是依据了阻抗函数才有了后文的求解。这个是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但是对这篇文章,我也不能说全然理解了。
问题一: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缺乏这方面经验,还不怎么会软件作图,只看公式,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这个有这么多变量的公式的图可以做出来。总之还是需要多学习一下作图软件。
问题二:是我前文也提到过的,就是在后文数值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的时候,里面的基本参数取值没有标注参考文献,所以我不知道这些数值都是怎么得到的,我感觉可能是依据已经有的普遍数据和经验吧。取值问题也是我在尝试推导公式的时候最头秃的问题之一。
最后,经过这一周的尝试,我打算对打卡目标进行一些调整,因为发现自己对听读英语演讲视频比对精读文章要有兴趣的多,所以之后的打卡计划如下:
1.每周精读一篇交通专业(感兴趣方向)论文,每周精听一个英语演讲(听、读),进行周学习汇总
2.保持每天听英语听力(听即可)
3.每天一个英语单词即可
4.每天有一个专注科目,对它进行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有一点收获即可(建议记在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