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2022-05-08 21:10 作者:两不相伤  | 我要投稿

颜回见孔子汇报近期学道心得。


颜回说:“我最近有所收获了。”

孔子说:“有什么收获,说说看呢?”

颜回说:“我可以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嗯,不错,有进步,但还缺少点功夫,继续参悟吧。”


过了几日,颜回又去拜见老师。

颜回说:“我这次又有所收获了。”

孔子说:“你说说看吧,有什么心得?”

颜回说:“我这次可以忘掉‘礼乐’了。”

孔子说:“做得不错,但这还是没有完全明白,还是继续参悟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又去见老师。

颜回说:“我这次悟到道了。”

孔子说:“你说说看吧?”

颜回说:“我这次可以达到‘坐忘’了。”

孔子一听,放下手里的书,急忙问道:“你说说看什么是坐忘?”

颜回说:“忘却自己有形的身体,忘掉周围的感受,耳不外听,目不外视,感受不到自己身体,并且身体的所有感知都消失了,这个时候感觉自己跟天地为一,意识同大道浑然一体,这就是‘坐忘’。”

孔子说:“同于大道,没有了偏好,就没有了束缚,能够跟随大道变化,已经明白了世事本就无常。你能这么快就领悟这些,果然是个修道之人啊!我孔丘都要望尘莫及了。”


颜回跟老师的三次对话,能够看出孔子的教育之法,很好地运用了不言之教。颜回每次向他汇报心得,他能够听进去,也适当地表扬,并提出更高的激励。

最后一句可谓一语双关,即给颜回很高的赞誉,也同时提醒他,不要得意忘形。

我们再回头理解下,什么是仁义、礼乐?而且颜回的进步是先忘了仁义,然后忘了礼乐,最后达到了坐忘,这是个逐渐递进的过程。

颜回修炼过程是返璞归真的过程。

我们一开始并不存在于这世上,然后经过母亲的十月怀胎来到这世界,就有了形体,然后开始学习礼乐,逐渐能够独立地在世间生存,如果更近一步学习,就懂得了仁义道德。

如果想要学习逍遥游,想学到人间大道,就得“复归于婴儿”,然后“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走过了就会留下痕迹,想要去除谈何容易。想要马踏飞燕,踏雪无痕,得用心领悟“善行无辙迹”。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