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版维京人的故事:几百年前的女真人与日本、朝鲜王朝的故事






几百年前的女真人与日本、朝鲜王朝的故事
刀伊入寇:渡海入侵日本的女真
对生活在日本对马岛上的居民而言:宽仁三年(公元1019年)3月28日这天本是个平常的日子。农人们荷锄下田,渔民们泛舟撒网,匠人们照例做工,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一群陌生人的突然闯入瞬间打破了海天之间的宁静。这群素未谋面的入侵者分乘50艘船,人数约在3000人上下。他们手持大刀四处劫掠,一时间将对马岛搅得鸡飞狗跳。日本对马守晴远急忙率兵抵抗,但日军落后的战术根本不敌入侵者的战法。当时的日本人作战时惯用“一骑讨”战术(即一对一的单挑),然而晴远面前的敌人显然不想这么玩。据日本古籍《小右记》记载:“贼合战每人持盾,前阵者持鉾(刀),次阵持大刀,再次阵弓箭者,箭长一尺余许,射力大猛。各人手持盾,最前列鉾队,最后列弓矢队,一阵约计二十队编成”。这完全是东亚大陆常见的步兵集团战术,但当时的日本人囿于地理条件和战争经验所限并不适应这种战术。
与大陆隔绝的日本列岛上发展起来的战争长期处于一种拙劣且低烈度的状态:直到相当于我国宋代的10世纪日本的战争形态仍停留在以将领决斗的“一骑讨”形式为主的状态。两军列阵后由将领派使者下战书,下完战书后双方的武将互相喊话,然后才正式开始战斗。日本不是像中国一样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这点反映在战争中就是当时的日本军队实际上是由地方豪族各自率领自家武士组成的,在战斗中这样的部队往往是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大规模的步兵集团冲锋对当时的日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式,很快晴远所部遭到了对方一边倒式的碾压,最终大败而逃。晴远败逃后入侵者们便如同进入无人之境一般到处掳掠人口、财物。据日方统计:这伙入侵者在对马岛共计掳走了346人并将日本最早的银矿——对马银矿付之一炬。被打懵了的日本人一开始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次韩寇入侵事件。如今“倭寇”一词在中国、朝鲜、韩国都不是一个令人陌生的词,殊不知曾几何时在日本也有“韩寇”一词。所谓“韩寇”是日本方面对古代朝鲜半岛的新罗人、高丽人的海盗行为的总称(又称“新罗の贼”)。
公元935年高丽灭新罗并于翌年统一朝鲜半岛南部。高丽为谋求恢复与日本的邦交在公元937年至公元1051年的百余年间曾多次遣使,终未能达到目的,但高丽私商一如从前频繁到九州贸易,日商去高丽的也络绎不绝:仅公元1073年至公元1093年的20年间日商去高丽的就有28次。这时流向日本的朝鲜半岛难民逐渐消失,但海盗却并没因此消失。相反伴随着宋朝和日本之间的海上贸易,高丽海盗们活动更加活跃。公元977年10月来自高丽方向的海盗(根据东北亚大陆各民族的社会状况以及对马海岸周边的地理条件,很可能是由东北亚大陆经朝鲜半岛周转的狩猎民族领导的)入侵, 筑前、筑后、萨摩等沿海地带皆受其害。正当高丽海盗活跃之际来自奄美岛的南蛮海盗也加入进了海上劫掠之中:长德三年(997)奄美岛人从南面袭击九州各地,甚至烧毁日本”海夫“们的住宅,抢夺财物、掳掠男女。被高丽海盗、奄美海盗频繁骚扰的日本似乎对这种海盗的骚扰习以为常,以致于当1019年的袭击发生时再次被当成是一次韩寇来袭事件。不过也有人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发现这伙入侵者的装束完全迥异于常常光顾日本列岛的高丽海盗、奄美海贼。
事后日本人通过审问俘虏才得知这些人来自于大海另一边的一个陌生部族,日本将这个部族命名为“刀伊”(也作刀夷),所以日本史书便将这次所遭受的入侵称之为“刀伊入寇”。其实日本人所谓的刀伊人就是生活在如今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女真人。关于女真人灭辽并让宋朝蒙受靖康之耻的历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然而在此之前女真人的历史却鲜有记载。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女真是一个游牧民族,怎么还兼职干起海盗来了?实际上海洋与我国东北各民族有着极为深远的联系: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关于这些生活在东北黑龙江流域、阿什河流域的民族扬帆远航四处劫掠的记载。女真人的起源地正是以阿什河流域为核心,扩散至松花江流域、拉林河流域、呼兰河流域等地区。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女真人的早期发展实际上就已与河流船只有着紧密的联系。女真人沿着河流为轨迹发展一步步走向了大海。与欧洲的维京人一样:东北寒冷的气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女真人的早期社会发展。虽然如今的东北是一片富庶的土地,但在女真人生活的时代严寒的气候足以对女真人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阻碍。随着女真人口不断增多所带来的生存竞争压力迫使大量女真人顺着黑龙江、鸭绿江入海。他们所要打劫的主要目标是当时在女真人眼里富庶且危险性较低的朝鲜半岛,也就是当时的高丽。
东方版维京人的故事:几百年前的女真人与日本、朝鲜王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