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与现实】如何理解“危机是机遇”,避免机会主义与悲观主义

2023-01-11 01:50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的危机同时都是机遇

它是不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呢?在这个命题之下我们要去思考什么才叫真正的(革命性的)乐观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

乐观主义不等于机会主义——我们要理解危机为何会发生(其实在危机发生之前早已经是一个危机和机遇不停转化的状态了)危机为什么会把自己专题化地凸显出来,进入一个危机状态(作为一切其他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

也就是说所谓的危机(Crisis)它意味着现存秩序的其他方面要再那样按部就班地存在,必须得让危机进一步这样去发展——危机成为这个整体的根据了。其实一个社会秩序整体在它陷入危机状态之前,它的根据本来就是它的内在矛盾,没有这个内在矛盾这个秩序是不会不停地再生产它自己的(秩序需要显现出来,光在那边运行还不够,它要不停地有符合秩序的/不符合秩序的/与秩序冲突的/...一整个谱系在那边,才能辨别出有秩序)那么这个内在矛盾运行到一定程度,矛盾不再仅满足于作为它隐秘的根据,这个内在矛盾就会以危机状态显现出来(它就从一个隐藏的根据成为显在的根据,其它东西要存在不得不让这个危机明面上继续发展,它抓住了所有视线的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危机不得不延续它自身。仅是危机状态存在没有用,它不得不延续自身,因为它有个秩序整体要存在(危机对秩序具有支撑性)危机让我们所有人的焦点聚集于其中而往往忽视了秩序整体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很多根深蒂固的/所有人都不反思的/隐藏在后面的秩序(比如在物理学危机的时候,物理学经典力学下的世界秩序整体背后的绝对时空观,反而被凸显出来,变成了一个相对的时空观)就像给一个小孩打针,给他嘴里塞一个辣椒味的棒棒糖“这个棒棒糖是不是很辣啊”“好辣好辣”这个时候针已经打完了——用否定性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忽视危机的严重性)

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根本上来讲危机是某种机遇(而且是重大机遇)因为你没有危机无法去置换一些隐藏地很深刻的底层秩序。这个机遇是二阶的机遇,它能让我们重新架设一个秩序,在这个秩序之下又会有新的机遇与新的危机,并且它重新定义( Definite,意味着这个描述刻画具有某种终局性)危机与机遇——也就是置换了之前整体秩序的内在矛盾与围绕这个内在矛盾的一个博弈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

如此,什么样的危机/机遇浮到台面上而什么要藏在台面下,又得到了一个重新的刻画描述。这个台面上下的划分只能在(上一次)危机当中生成,去试探景观与感受的底线,这种试探都会被归类为不幸的,它不会归咎给个人(什么时候它不再归咎给个人,它设立台面上下界限的工作就完成了)这个台面决定了博弈机制的核心——它重新定义了认识论的界限(什么能够被社会话语/个人所感受到,默认的/不可反思的,什么只能作为一个无意义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

台面下面的/底层的/不被反思的秩序,同样有它危机和机遇的二级性。它是个体的苦乐二元感受的硬核(埋设在个人意识底层的机制——“哪些让你感到难受,哪些让你感到开心”)

它的改变是重新调整交往成本的承担方式(比如走婚制上比较混乱的性关系就不会引起这里面参与者的痛苦,但是在一夫一妻制里面就不一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以一个真正的机遇可以让你重新刻画什么叫机遇,什么叫危机(什么是你值得拥抱的什么是你要退缩回来的)一个秩序它对于局部的失序具有一个容忍与承受力,或者说所谓的秩序无非就是对局部失序的承受力(整体上我们把这一整个承受力的体系叫做秩序,秩序本身就是不停地失序)这样一个新秩序它能够在局部不停地产生二元对立,在这样的机遇之下我们就能产生新的模式的自由,一个更好的自由行动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与机会主义与悲观主义的不同在于——我们不一阶化。悲观主义实际上是把危机状态给一阶化,它没有意识到危机和秩序整体(以及内部矛盾和它的外显这些关系)本身是一个整体的关系——所有的失序与危机本身是秩序的表达。而机会主义则是把机遇状态给一阶化,在一个僵死的固定的秩序之下去思考一种机遇,而没有意识到所谓的秩序无非就是一个承载局部失序的那种力量的一个体系(所以机会主义恰恰是不敢抓住机会,它不相信有真正的机会彻底地改变秩序整体)它根本不相信秩序整体无非就是一个不断发生改变/承载的改变发生的一个局面(这个局面会有大有小,但它大起来的时候这个局面本身就不再将自己命名为一个局面,而把自己命名为局面的转化,大的气候在发生变化,但是它还是一个秩序)他不相信有一种把握跨秩序的机会,他在幻想两种秩序的平稳过渡(幻想不经由危机的平稳过渡,这是很致命的)

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一个新的情势之下,在一个新的人类生存的模式之下,要勇于探索,无论是新路还是老路(这个“新”和“老”这都只是目前的模式下面规定的)我们要敢于去发现另一种模式,它重新定义了“新”和“老”(比如“吃过大锅饭的模式”它对于今天是不是可以是“新”的)不要做一个盲目的等候者,要敢于(至少在思想上)跨出这一步,我们不要太以偏概全,以过去的标准去把所有人都做一个衡量,要用行动来评判。

__________________

❤❤❤

★什么是真正的乐观主义?

乐观主义和机会主义不一样,乐观主义具有革命性;

那么"危机都是机遇",首先看危机为何发生,在危机发生前,早就是危机和机遇不停转化的状态了;

若认识得到,处置得当,何来危机呢?

危机为何会凸显,进入危机状态?

这里指的危机和冰上摔倒这类危险需要区分),即若一切事物要存在,则需要不断发展危机,那么危机成为了整体的根据,社会陷入危机前其本有内在矛盾,在秩序网内不停流转,当内在矛盾不再以隐匿的方式存在,则作为危机状态显现,从隐藏的根据称为了显现的根据,将内在矛盾凸显出来;

危机不得不延续自身,危机支撑了秩序整体;

当人关注危机的急速变化的时候,忽视了秩序整体的变化,那么隐藏在秩序中的隐性秩序,

例:物理学危机对绝对时空观与现实的矛盾的凸显,那么之前学界根深蒂固的牛顿时空观,经验主义的内容为代表的隐藏的秩序则逐步瓦解,人们的认识就进入了一个新秩序中了;

那么机遇,就是利用危机根除隐藏在思想中秩序中的预设,对不加反思的前提做推翻,即推翻天经地义,习以为常却不符合现实,带有矛盾的思想;

那么这里机遇是作为重新架设秩序的机遇,那么新秩序重定义新的机遇和危机矛盾;置换先前的内在矛盾,更换内在矛盾的博弈机制;

那么新秩序内部危机的凸显和隐藏是由旧秩序中的危机决定产生的;

当危机不归咎于个人,那么危机重新划定矛盾的显隐就确定了,即重定义认识论界限,是否能被社会个体感受到;

★隐藏秩序(背景性秩序)

那么不被感受到的隐藏秩序也具有其二级性,是个体苦乐二元感受的硬核,那么就是说在不同秩序中的社会个体感受快乐和痛苦的方式以及对某件事的看法都会不同,其缘由即是隐藏秩序的结构矛盾的不同,一般被称为文化传统;

该隐藏秩序可以减少交往成本,

例:原始走婚制社会混乱的性关系通常不会引起人的痛苦,而进入对偶制社会中则完全相反了;

再例:现代社会此类危机在人孩童时期就作为较强的思想钢印灌输了,若孩童初始是走婚制状态,母亲不是始终如一在照顾孩子,就会出现危机,在处理危机重新铺设秩序后进入对偶制的状态;母亲的不关注会引起孩童的痛苦;

局部失序的承受力,秩序本来就是局部的失序,机遇就在于在架设新秩序时的自由;

那么危机是机遇,这个”是“在前三节介绍完毕;

机会主义 悲观主义的不同

悲观主义是将危机一阶化,没有意识到严重的危机是秩序的表现;

机会主义是意识不到秩序本身就是失序力量的体系,机会主义是不相信有机会,其只是避免危机,不相信会有能够把握跨秩序的机会,在幻想两种秩序不经过危机的过度;

机会主义本质是悲观主义;

★需要在新的人的生存模式中要用于探索;不管老路新路,新旧论是目前的评价模式,我们需要发现新的评价体系;

如抢购物资,或大锅饭这两种不同路线,我们需要把一切选项重新拿出来实事求是的演练和参考;

不要被长久灌注的思想束缚,做一个盲目的等候者,起码从思想上有个对比;

可能具有悠久传统的范式,并不是最优解;

希望一群人在危机中可以将新的秩序铺设出来;

就在现在这个社会状态来说,本期内容可以说很隐晦了本期主要是关于危机和机遇的辨证,评论区有很多不错的解释




【哲学与现实】如何理解“危机是机遇”,避免机会主义与悲观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