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入门】如果你真的打算学哲学,再不要问“什么的定义是什么”这种结构性愚...

2023-01-11 01:49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__________________

❤️❤️❤️

理念如同从源头射出的一道光,转身蜿蜒向“下”,经过原则论和科学理论,在那里不同理念以不同程度相互结合,一直到光线消失在多样和混乱的感觉中。思想的辩证过程势必引向思维的边界,在那里是所有象征界事物出现的原初之源,也是物自体被真正消灭的开始。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而拉康所言的实在界,虽难以企及,但却始终入侵着想像界和象征界。那是能指与所指滑落的瞬间,人类语言所无法讨论和表达的真空之地。即维特根斯坦: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清楚。凡不可言说的,我们就应该保持沉默。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世界不仅仅是我们可以言说的部分,还有不可言说的,我们不能用语言描述它。

●以一种定义来体会一个事物,无论定义怎样精确,都是在拒绝这个事物,是在把它变得乏味而多余,是在灭绝事物本身。在定义的墓地里,每一种说法下面都躺着一具尸体:存在或是说事物,都已死在了它们自己所引发的借口下。

●每一个抽象概念后都有一个附属物,而该附属物却会反过来决定抽象概念本身。从而形成定义系统对词与物的异化,能指只能指向另一个能指,通过本体的景观所导引的对存在本身的表象化正是资本主义新的存活方式,一种“赋予内容的表现以优先权的”唯心主义。

康德休谟的怀疑论出发,做出了自然界总是以特定形式向我们的主体呈现,而呈现本身就是先天理性框架所统摄的结果的结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无疑洞察了以下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结果并非事物(物自体),而只是一种被先天综合判断整合过的“现象”。而黑格尔随即抓住本质表象的二分法,以理性框架建构为新的造物主。认为表象后还存在本质,一套符号学价值,这种表象本身就是隐藏的本质。从而造成了一种失真与颠倒。于是鲍德里亚将其命名为“拟象”,在居伊德波这里,景观是一种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尤为重要的是,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因为它比原本存在更加真实。

●正如尼采所说:“我发现事物的名称远远重于事物的本质,这件事曾经使我,而且一直使我异常吃力。声誉、名号、外表、效力、事物的一般范围和分量,这些东西在产生时便是错误的,是随心所欲,像给事物披上一件外衣,而与事物的实质,甚至与事物的皮相也风马牛不相及,但由于世世代代对这些东西都很相信,且这种相信还在不断加深,久而久之,它们在事物中不断壮大,甚至变成事物本身了。表象终于成了本质,并且作为本质在发挥作用!”这正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存在异化的现实基础。

● “⽆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忽视原稿,偏爱表现⽽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对这个时代⽽⾔,神圣之物仅仅是个幻觉,⽽世俗之物才是真理。更有甚之,在它眼中,神圣之物随着真相的减少⽽变⼤,随着幻觉的增⼤⽽变⼤,于是幻觉的顶峰对它来说也是神圣的顶峰。”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版序⾔)

●在视觉表象化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世界中,现实已经变为景观的王国,是一个在费尔巴哈看来“影像胜过实质,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被颠倒时代。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指控主要针对于后者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世界的要求是正当的,然而未进一步说明神学想象世界产生的原因恰恰就在于现实“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乌托邦是如此,桃花源

的时代背景是如此,以及浮夸风的“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都是如此。

●世俗基础从自身分离出去,并独立于现实建构起一个超脱云霄的上帝之城。神学幻想与浪漫神话都是专制统治的意识形态需要。而今资本主义世俗基础已从自身分离,在茫茫的总体景观群象中建立一个同样虚幻的景观社会——“能指胜于所指,摹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人们更愿意接手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实。在真正被颠倒的世界中,真实只是虚假的某个时刻。景象重叠景象,后现代的人就在这光怪陆离的虚假幻象中,悲情地依靠幻象而活。

●所有本体论,所有定义学,都是社会关系和Class Struggle的折射。倘若认为只要指出这初始的表象和空幻的雾障便可消灭有效的“现实”世界,才是真正的愚不可及。唯有创造新的名称、评估和可能性,才足以持续创造出新的“事物”来。自居清醒的哲学头脑应该主动陷入现实的迷乱狂野,通过各种实践为其设立新的规定性,新的定义,新的本体论。 正如德勒兹与加塔利式的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符码化-解符码化-再符码化)的社会文化运动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

❤️❤️❤️

不要总问我什么的定义是什么

反过来要问两个问题

:你的定义学是怎样的

如善良对于你来说是可定义的吗?

xx对你来说是可定义的吗?

不要觉得世上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定义

定义里面都要有个是论(就是本体论)

一个人有它的定义学是基本人权

是是一个本质分类学

是存在的是是基本方式

比如未老哥用的是黑格尔逻辑学里面的存在论

已经不是本体论的范畴了

请问什么什么对你来说是可定义的吗?

比如在定义什么什么的过程当中

是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思考哲学往往不从定义学切入

先考虑是的方式

是论就是本质分类学

就是,是是什么意义上的是?

所有的定义学都要预设本体论

用到是,当你用是的时候回调用本体论规则

是的发生抽象的来说就是逻辑

是本身的发生样态抽象的来说是本体论


“什么”叫“什么?”

“什么”的“定义”

怎么能有这个附属定义?

关系性和生成性不去关心

直接要现成的答案很恶心

老哥说先研究是论

未老哥不是一个用金钵(奉旨乞讨)的人

不会不加反思的白嫖不加反思的定义学本体论

绝大无聊的哲学争论背后是立场问题。

什么样的xx才叫xx?

偷换不同的xx概念去充当这个定义

就是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

可以对人施加不同的权力性的支配

或者可以说意识形态控制

就是立场不同嘛

不同的哲学定义嘛

你可以是个主观主义者或者是辩证的历史主义发生论者

时间性的概念的话

这个时候你才叫讨论哲学

他是个现代哲学

他倒向生存实践

不是无聊的

经验化的口舌之争愚蠢

就算是经验主义者他也知道是口舌之争

倒向是论,倒向三位一体

倒向至高信仰的辩论

是的模式本身(太一)至高存在

都倒向教律学

连是论都不知道你就不知道什么是认识论

什么叫认知

主体对是的一个中介

在质性层面的一个中介

通过理解你的一个中介

定义

是论后面的环节

什么是可定义性

什么是定义活动

什么是被定义出来的结果

还是一个是论的问题

说了什么是什么也就是背后给了个定义了。

哲学本身是一个荒诞的游戏

如果不是话语的竞争是个无聊的游戏

归根结底资本主义游戏

结构性的无知

自己画地为牢

帮不了,帮不了


【哲学入门】如果你真的打算学哲学,再不要问“什么的定义是什么”这种结构性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