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工个案结案后,案主邀请去参加聚会,社工应该参加吗?

2022-07-21 12:15 作者:奇趣社会工作  | 我要投稿

您好我是奇趣社工,关于社工个案结案后,案主邀请去参加聚会,社工应该参加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伦理道德和原则的问题,在我的认知里,如果收到了这样的邀请,一般就会直接委婉的拒绝。但是既然有朋友提出了这个问题,那说明在这位朋友的潜意识里,还是有一些纠结,这种纠结可能集中在,到底参加这个聚会,对自己和服务对象是否有影响?或者是,自己好像不应该参加这个聚会,但又有想去,感觉去了应该也没事。可能说的也不全对,但如果已经做出了决定,应该也不会提出这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会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直接拒绝。主要原因还是在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专业关系,一个概念是移情。社工需要和服务对象保持专业关系,而如果这是一个私人聚会或者是在专业关系以外的聚餐,会对社工和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移情的发生,这会给社工服务添加不可控的因素,甚至给社工添加麻烦。

那什么是专业关系?专业关系应该是围绕服务对象的问题和困难,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一困难和问题而形成的一个助人自助的关系。在专业关系里,社工本着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的价值观与原则,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但如果你们的沟通或者是服务内容已经超出了服务对象问题的范围,并且对其问题和困难没有太大的帮助和影响,这样的专业关系就值得去商榷。因此,如果你和服务对象的服务已经结束,个案已经结案,在这之后服务对象邀请你参加聚会,那这应该已经超出了你们专业关系的范围,服务对象可能不再把你当成社工,而是把你当成一名好朋友,是否还要答应,就非常值得认真的掂量。当服务对象把你当成好朋友,而不再是一名社工的时候,你们的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你的服务想开展也会受到影响。

再说说移情,移情这个东西,简单的说就是服务对象对社工产生了一种超出专业关系的心理依赖,这种依赖是不健康的,也不利于服务对象的发展的。比如说服务对象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情况都需要社工在身边,或者是服务对象和社工专业关系结束后,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对社工的依恋。很多社会工作者在做服务的时候,都遇到移情的情况,这与社工价值观是不相符的,社工的服务是帮助别人建立自信,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服务对象去更加依赖你。一旦出现移情的现象,社工也需要反省自身的服务是否出现了问题。

其实这个聚会是否参加,没人会去阻止你,关键还是自己的决定和每个人对社工的认知。奇趣社工并不想直接告诉你,参加或是不参加,但希望跟你分享,如果参加了,社工可能会面对的一系列情况和问题。

这就是我一些浅薄的想法,欢迎各位讨论和指正,我是奇趣社工,公众号:奇趣社工,喜欢这篇文章的不要忘了点赞和关注,感谢。


社工个案结案后,案主邀请去参加聚会,社工应该参加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