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丰田爱情结晶:bZ3或助丰田从容入“电圈”

曾几何时,自主品牌付出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迎娶”合资品牌,而今,合资新能源车不得不降格以求,应用中国品牌核心技术,以求生存。新能源大潮席卷之下,汽车产业逻辑正在发生着微妙改变。

近日,从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61批)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汽丰田申报了2款全新中型纯电动轿车- bZ3车型,更重要的是,其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供应商均为比亚迪。
比亚迪帮了丰田一个大忙
bZ3车型定位于纯电中型轿车,新车长宽高为4725/1835/1475mm,轴距达到了2880mm。它是丰田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第二款车,也是一汽丰田和比亚迪进行深度合作的首款车型,预计将于年内正式上市。据了解,bZ3将提供两种动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别为180kW和135kW,其驱动电机由弗迪动力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配套。

事实上,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早已开始。2019年,比亚迪丰田就达成合作,开始探讨纯电车以及动力电动的开发。去年4月份,比亚迪和丰田联合成立了“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45亿元,双方持股比例50:50。
拉长时间,比亚迪诞生之初,其首款车F3曾经对于丰田花冠有着很多借鉴。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街头发现这款车的身影。而今,比亚迪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比亚迪了。无论是造车水平、新能源技术、销量规模、品牌声望等等都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成为自主品牌翘楚。甚至还曾经登顶车企销量总冠军。

相比之下,丰田就多少有些尴尬了。其在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延续了一贯的保守风格。原本预定在今年6月发布的首款纯电车bZ4X,也发生了大规模召回,推迟上市。于是,这第二款车就成了丰田的希望。而这个时候,比亚迪很好地帮了丰田一个大忙。
电池、电机上了丰田车
当然,对于比亚迪而言,较之三年前,这次合作更大意义在于,刀片电池有了新的买家。而且,还是重量级的。
当下,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可谓是火得一塌糊涂。不过,在刀片电池的装机量上,比亚迪较之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还有一定距离。我们都知道,比亚迪不只是一家车企,动力电池、半导体都是其重要业务线。刀片电池的市场表现,自然是对于整体估值与盈利有着重要影响。
据行业网站的数据,上半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累计装机总量约34.04GWh,同比增168%。此前,比亚迪已经开始为红旗品牌提供电池。而特斯拉旗下产品也开始使用比亚迪刀片电池。比亚迪与小米的合作也有了眉目。而今,丰田这个全球第一的汽车企业也开始使用比亚迪刀片电池了,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从实际市场价值来看,这都是值得重视的。
目前,比亚迪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7月,宣布进军日本市场。8月,加速进入德国、瑞典市场。目前,比亚迪“元PLUS”、“海豹”、“海豚”三款车型已经亮相日本。比亚迪还在拉美地区的哥伦比亚、巴西等国推动“汉EV”等车型上市。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布六大洲、70多个国家与地区,超过400个城市。2022年7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4026辆。而丰田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号召力自然不用多说,这对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无疑是有重要帮助的。
是对手,也是伙伴
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大幅增长,自主品牌7月市场占有率接近50%。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1.7%,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9%,高下立见。因此,比亚迪与丰田这次合作在整个车市上似乎上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成都车展的喧嚣还未完全平息。

回到这次合作,在新能源的发展上,丰田执着于混动与氢电,纯电方面是一个短板。而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有着成本与技术优势,经过市场检验,可以助力丰田在纯电领域快速拓展。
可以说,新推出的这款挂着丰田牛头标的新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款比亚迪换标车。此前,丰田也有过类似的操作,比如广汽丰田iA5,但其没挂上丰田的标而是广汽传祺的标。丰田选择比亚迪作为纯电领域合作伙伴,放手核心部件,也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潜移默化之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时代拥有了更强话语权。

放眼国内,不少车企都有着自己的朋友圈,通过合资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而随着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理工男”比亚迪也在以实力不断扩展着自己的朋友圈,不断展示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影响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