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想要放弃生命的人们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请耐心看完。
新生即将开始,身体不必毁灭。
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睡一觉,就当是死完啦。
关于生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古代就已经有这样崇高的气节,我相信他们不是因为轻视自己的生命而自刎,而是把有些信仰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活,在当时已属不易,而比活,比身体发肤受损甚至毁坏更加重要的是明亮光辉的信念。
信念也是照亮浙江嘉兴游船的光芒,照亮当今中国的光芒。如果为了理想而死,我想大多数人可以理解自杀这一行为吧。前几天看广州大学生死学的讲课,讲到自杀,分为建构性自杀和毁灭性自杀,二者都为了尊严或者无法忍受的一些痛苦。建构性死如海子和海明威,死是因为看不见有尊严的未来;毁灭性死如自残和一些危害大众的公交车/地铁爆炸案(想起了《开端》),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是出于虚无而走向虚无,死也无法解决他们的问题。当然还有司马迁这样的英雄,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这生命也因为他荣耀,人类历史长河也多了一曲他的史诗。
“生并不是死的对立面。”如果超越不了生的痛苦,死亡也是徒劳——死并不是一种圆满,而还是一种未完成的生。这样的死,又怎么会尽兴?妄图通过死亡逃避个人的痛苦,收获的也必然是个人的逃避。在生命没有流尽时,可以选择死亡的时间,但在生命结束后,却无法选择还魂回到身体重新开始生命了!这一生也永远结束,而如果这个决定是因为一些“轻于鸿毛”的厌生情绪或者心态在短短几分钟而下,那生命的价值是多么轻啊。这种轻并不轻盈,而是轻浮、轻率,是幼稚的决定,也必然是痛苦的决定。强行结束生命是非常痛苦的。而如果死亡降临,你还有求生的意志,会体验到最大的后悔。死的不可逆,让它成为严肃的终结,因为严肃而圣洁起来。
既然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这个许多星球都没有生命体的宇宙,又降生在地球,且通过一次次选择来到当下的环境,已经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存在已经拥有一份不可亵渎的价值,又何惧别人说怎么说、怎么看?!他们的视野就囿于这方寸之间,而心又如此狭隘,既然不是同路之人,也就一笑而过,自去奔赴自己的山海,与所爱的人和所爱的自己顶峰相见,此生不负我,我亦不负此生。生命本不贱,如果你听信了漂萍一般不安之人的话而弃命,或因为和人的争执而自毁自疑,都是忘记自己来处的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死的不尊重。
生死在自己的手里,而你我无论时局如何,都请先选择光荣伟大的生,如此才能无憾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