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哆咪【大咖讲座】夏季郊游饮食安全攻略

2020-06-20 10:25 作者:懒王影视综  | 我要投稿

宋佳蔓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

食育计划优秀志愿者

对于孩子来说人为的教育缺乏人性关怀,而从大自然获得心灵启迪、获得经验智慧则如春雨润物。外出郊游可以使孩子生发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情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绝妙结合,可以激发孩子的审美情趣,唤起爱心。于此同时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不仅能增强大脑皮质功能,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而且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因此被誉为“空气维生素”。

夏季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在欢乐之余也不要忽视了饮食安全,以免引发食源性疾病。

食物易腐败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1、微生物作用

高温天气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其中,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的生长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特别重视。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还会将这些营养成分代谢为胺类、酮酸类、硫脲类等小分子刺激性气味物质,使食品产生不良气味。而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的生长代谢则可能会引发食源性疾病。所以,夏季出游如果给孩子携带已经烹饪好的食物一定要做到保鲜和降温处理,避免太阳直晒。

2、自身酶解作用 氧化反应

食物成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动植物为自身生长的需要,本身就存在着丰富的酶类,易发生自身酶解作用。动物宰后细胞会发生无氧酵解,随着气温升高,酶活性也相对提高,酶解速度加快。酶解作用产生的小分子肽类、游离氨基酸等物质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导致食品变质。所以夏季出游尽量避免携带肉类或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条件允许最好真空包装。

3、环境因素

夏季蚊虫和苍蝇滋生,其携带的致病菌与食物接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如果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也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所以,外出野餐一定注意防蝇虫,做到食物即开即食,长时间裸露在外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

选择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

如果选择包装食品要通过正规渠道选购, 看清食品的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内容,尽量不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如携带牛奶尽量选择高温灭菌型不建议选择巴氏杀菌型。巴氏消毒是利用病原体不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灭菌效率达到97.3%~99.9%。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对温度要求十分严格,室外温度高外出时间较长时不适合带这种牛奶。高温灭菌奶(也叫常温奶),是牛奶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135℃到150℃,4到15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完全破坏其中可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这类牛奶常温保持也可以达到三十天,比较适合出游携带。

外出郊游家长容易忽视的几点

1、水与电解质

高温环境下幼儿出汗量多少与辐射强度和运动强度的高低以及湿度有关。如大量出汗会随汗丢失钠、钾、钙和镁等矿物质,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也会大量丢失。所以,要及时补水,补充新鲜水果。

2、能量的保证

一定要关注幼儿全天能量的摄入情况。早餐宜提供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25%,午餐为35%,5%-10%的能量和营养素可以水果或点心的方式提供。由于外出郊游时幼儿处于兴奋状态会忽视饥饿感,家长一定要及时督促幼儿进食以确保能量的摄入。

3、清淡饮食

由于机体散热作用增强,血液重新分配,身体表面血管血流量增多,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会引起消化道血液不足,胃肠道运动功能减弱,消化腺功能减退,胃液、胰液和肠液等分泌减少,消化液成分改变引起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降低。所以,尽量选择较清淡的食物,避免油炸、油腻食品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防晒和防蚊虫的准备,这样才能收获完美的郊游之旅。

参考文献:

[1].高温天气需注意饮食安全[J].中国防伪报道,2017(07):29.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孙长颢


初哆咪【大咖讲座】夏季郊游饮食安全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