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玩手机超过6小时,大脑是如何一步步变《浅薄》的,智能陷阱对大脑思维、专...

2023-01-07 03:10 作者:名已佚  | 我要投稿

第一次做笔记,有一些是我自己的理解,也没加图片。做得不好的地方见谅哈。


我理解刷屏的含义,就是大量、频繁的使用手机。


00:42

刷屏对大脑的影响一:行为的成瘾

1、刷手机等行为成瘾下的大脑模式和酒精吸毒等器质性成瘾一致,即均为:

快乐(爽点刺激大脑的快感中枢,在一些物质作用下产生快感、愉悦感。同时,大脑释放多巴胺使你继续此过程)—— 学习(快感中枢提醒大脑学习回路,记住快感源以及如何获取)——期待(欲望分子多巴胺促使你记住“爽源”,使你期待下一次)——渴望、痛苦(新鲜、愉悦感随着次数而下降,且多巴胺耐受性提高,阈值提高;无刺激时,多巴胺分泌受抑制,这种落差使人痛苦)

#勘误:多巴胺不能带来愉悦感,它只能带来“渴望”(欲望),使人“想要”得到。愉悦感等是什么物质造成的我忘了。。。总之这里不太准确。参考毒品成瘾的相关科普。

2、软件的开发者也总是想使你更加依赖手机(软件),他们会通过大数据,根据一个用户浏览、搜索了些什么,给用户“画像”,精准推送内容。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




03:07

刷屏对大脑的影响二:注意力缺失

深阅读——浅浏览

1、深阅读(线性阅读):看书时,大脑跟随连贯的文字进行线性思考,(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书籍文字(较高的文笔)使得我们沉浸其中(所谓“心流”的状态),全心投入,物我两忘。

2、浅阅读(非线性阅读):使用手机浏览网页等时,大量内容拥挤在狭窄的屏幕,加之QQ微信等消息提醒,由于点击量(相对于停留时间)这一数据能带来更多广告收入,软件开发者设计软件更倾向于使你在相同的时间里多刷几个。

人类应对海量信息的无奈选择,软件开发者的设计,大脑神经系统的改变,种种因素下,人类适应了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注意力更容易缺失。




04:59

刷屏对大脑的影响三:思维的浅薄

1、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它的结构和运行会为了应对行为习惯而改变。

内容的呈现会塑造大脑。

2、“沉浸式阅读”:阅读时,大脑会模拟所看到的,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象化的场景、图像,也会将书中所写与现实经历相联系,将自己代入。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大脑会越来越擅长解析文本,看得越多,(相对来讲)速度越快,也越容易理解有深度的内容。

3、“快餐式阅读”: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立等可取,且互联网调动了更多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参与。

大脑为应对持续稳定的数据输入流,建立更灵敏的响应系统,更加敏锐,此消彼长之下深度处理的能力减弱。

而图片、视频的形式,使得大脑很少需要接受文字,只需要被动地接受画面信息,不再进行上述的解析、处理工作。总之,思维变得浅薄。




07:19

刷屏对大脑的影响四:记忆的衰退

1、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这种叫法用得更多哈),后者是由前者递进转化来的。瞬时记忆会在数秒或数分钟内消散;短期记忆可持续数日,如考前突击就是经典的短期记忆,它储存于海马体。而长期记忆为大脑皮层的改变,即形成新的神经回路。

对于长期记忆的形成,多次的巩固记忆过程不可或缺,一般为不断的记诵或者主动的调用。

而在刷屏的过程中,大量的信息流奔涌而来,一般绝不可能达成长期记忆的条件,仅为瞬时记忆或短期记忆。

2、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易得性(在网上一查就有),使得人们懒于记忆许多信息,缺乏记忆力的锻炼。加之大脑更适应分散注意力,记忆能力下降不可避免。

这种在互联网上“外包”的记忆,由于并未与大脑已有记忆形成联系(这是器质性的,突触连接等),无法融会贯通。人类真正记忆住的东西应该是互相联系形成网络,从而能够高效地提取、利用。

综上,记忆力会衰退。

每天玩手机超过6小时,大脑是如何一步步变《浅薄》的,智能陷阱对大脑思维、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