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活性炭和RO膜测试报告 世韩
RO 我们就主要看两个参数,脱盐率衰减曲线。另外一个参数是流速,看经过净化几吨水后,各家的流速衰减的快慢,多久会被盐垢堵住。

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实并不害怕浪费,更担心的是污染,
下面是PP、活性炭和RO膜三份测试报告。读懂了这份报告,咱们就解锁了很多净水器滤芯的秘密。

首先是PP
一开始,熔喷PP的浊度去除率是好于折叠PP的,但经过两吨水后,折叠反而好过熔喷。流速这边,熔喷PP明显是衰减的,而折叠PP则是一条水平直线,几乎没有衰减。

这是因为两者的结构不一样,这是我们在工厂的实拍,熔喷PP的加工方式,把聚丙烯高温加热,通过细孔喷成丝,然后卷起来,这种结构下, 一定是內紧外松,拦截有效面积只有里面一圈,用久了里面的孔隙会被堵住,流速也就变小。
而折叠 PP虽然也是聚丙烯,但通过口罩一样的折叠方式,结构就决定了它过滤面积是熔喷的好几倍。即使经过 4 吨水,到后期流速也没有明显衰减。所以结论很明显,折叠PP的性能好于熔喷PP。
三种活性炭中,对于余氯的去除率,压缩炭是有一个明显的衰减曲线,但颗粒炭有个20%的波动,两者曲线交叉了好几次,但最高也只是 60% 左右,可以说是「菜鸡互啄」。

相对这两个,烧结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去除率一直在 99% 以上,而且,几乎没有衰减,一条非常水平的直线。至于流速,烧结和压缩差不多,但都比颗粒炭好不少。


为什么烧结在余氯去除率和流速都这么好呢?其实活性炭和 PP 一样,也是工艺上的不同,造成性能上的差别。
颗粒炭,很好理解,就是把炭碎成小颗粒,然后通过超声波封装在滤瓶里。压缩和烧结都是炭棒形式,里面由细小的炭粉组成。压缩是把胶水和炭粉放一起搅拌,然后脱模成型。

烧结则多了放进烤箱这一步,高温下胶水会被碳化,这样烧结的炭粉含量要比压缩的多。
我们都知道活性炭是通过吸附起作用,自来水和炭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效果就越好,颗粒炭因为有缝隙,和水接触并不充分,效果是这里面最差的。
炭粉的面积肯定是最大,结果就很清晰了,烧结的好。
市面上还有一个叫炭纤维的方案,是用机器将炭压成纤维丝状。相同体积下,炭纤维的表面积比烧结炭要大 40%,吸附效果相对要好一点,但成本要更高,所以市面上的炭纤维含量基本不是 100% 的,混了些炭粉进去。其实烧结的效果已经足够好了,没必要上炭纤维,边际效应会很明显。

到了净水器过滤的核心—— RO。
这里面脱盐率最好的是用了 GE 膜片的国产滤芯,稳定在 98% 左右。世韩和国产的时代沃顿、惠灵顿也还不错,一直在 96% 到 98%之间。澳维就差点意思。
最让我掉下巴的是,杜邦的脱盐率并没有我们预想的好,最开始只有 88%,垫底的存在。到了三吨水后才慢慢稳定在 94% 左右。那是不是说明,杜邦真的不行呢?

并不是。
我们看一下流速,杜邦的流速维持在 2L/min,什么水平?这已经是 800G 的流速了,也就是用 600G 跑了5吨水后还是保持 800G 的流速。滤芯我们不能光看脱盐率,它的流速也比较重要。杜邦这种就是大通量的,脱盐率没那么高,但流速比较大,而且没明显衰减。


还有我们不能「只谈剂量,不谈毒性」,我们加标的测试的水是非常高的T DS,有六七百。什么水平呢?和昆仑山差不多,属于非常「毒」的水。因为原水 TDS 比较大,所以差距才有百分之几的差别,但实际生活,自来水 TDS 很少有超过六七百的。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能直接用在品牌机上,因为到了更大通量的机型上,每一家的展开面积,膜的只粘贴技术,膜的导流布都有关系,可能落到品牌机上没那么适合。唯一能横向对比的,就是同样通量下,对比膜的展开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