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厚植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

2023-02-27 17:15 作者:Lee0327111  | 我要投稿

      古往今来,太多的文字来表达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这是王勃眼中的美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辛弃疾眼中的美景;“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美景。可是现在我们有雾霾笼罩,资源困 境等问题,不仅延缓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使民众的生活受到影响。因此,践行绿色发展,厚 植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方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需要转变理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践行绿色低 碳为世界贡献着中国方案。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在不久前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 会上,微光火炬创意、氢能大巴、绿电供应等“绿色冬奥”举措成为一大亮点,赢得国际社会 好评。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屡创新高,成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和接受的 一个生动写照。开展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正是要进一步传播理念、凝聚共识, 引导全社会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努力实现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 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可以说,种种“绿色低碳”行动,见证中国践行“双碳”目标等绿 色发展的决心和承诺,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能源等问题上贡献着中国方案。

        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需要政府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 征。“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 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更加 积极地推动节能减排降碳,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从发展方式看,必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治理体系看,必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共同参与、各尽其责,我们必 将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需要公众参与。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每一 个人都应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 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绿色生产深刻变革,绿色消费方兴未艾,低碳节能蔚然成风,生态环保融入日常。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从绿色低碳出行到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节水节纸节电,低碳生活就在身边。如今节能减碳,唤起了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自觉,拥有了更深厚的潜能和后劲。 

       美丽中国的基石,正在于千千万万颗热爱自然、守护生态的美丽心灵。在发展中,也要寻 找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 绿色发展理念,早日实现“山青、水绿、天蓝、土净”的美好目标!

厚植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