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语# 芒种:冰镇桂花酸梅汤,解暑又清凉

今天,我们又迎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的收获;种,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芒种一般在每年的6月5-7日,这段时间不仅是农人收获与播种繁忙的时节,也是高考学子们最为紧张的时刻。(我觉得,高考也阔以说是芒种的一个习俗了,表打我~)芒种节气的到来,表示了仲夏时节正式开始啦,天气也越来越热。燥热的天气下,喝一杯酸酸甜甜的冰镇桂花酸梅汤最好不过啦,解暑又清凉。

桂花酸梅汤煮起来并不难,将洗净的乌梅、山楂和甘草加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接着加入冰糖和糖桂花,继续煮五分钟,让糖融化,然后放凉后,在冰箱中冷藏。当当当,冰镇桂花酸梅汤就做好啦。据说桂花酸梅汤可以清热解毒、滋养皮肤。还可以预防中暑哦。

啊不行了,天气这么热,我先喝一口。
说完了酸梅汤,就不由得要讲一讲芒种时节为有名的“煮梅”了。哇,酸酸甜甜的,要流口水啦~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但刚摘下来的梅子酸涩滋味令人难以入口,需要进行“煮梅”的加工过程。妇孺孩童会先采摘青梅进行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渍,或是投入黄酒中煮制。

“煮梅”实是一件风雅之事。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三国演义》中写道,刘备与曹操“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此外,由于节气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节气中的很多习俗活动都和农业有关,而芒种节气便有“安苗”习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小伙伴们注意啦,安苗节这一天,少不了徽州名菜,一品锅哦~划重点!
昂?你说看不出这是一品锅?嘛,这个大锅里面的都是是蒸调前的食材哦~最边上一圈是蛋皮饺,中间的是五花肉和鸡肉,以及各式蔬菜~
一品锅最讲究的是要把各种食材一层一层铺在大铁锅里。一种菜一个花样称为“一层楼”,楼数越多、层次越高越好。每层依次铺好后必须猛火烧,使全锅滚沸几分钟,再用温火慢炖三四小时,并不时用勺将汤汁从上而下浇入,使食材入味。

一品锅也是胡适先生的最爱哦,并时常用其待客。他的女婿梁实秋吃过后,也爱上了这样的味道:“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地端上了桌,里面还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

芒种还有一个非常风雅的习俗。因为仲夏来临,天气太过炎热,很多花开始凋零,所以古时候人们会在芒种日送花神,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曾非常流行,但这个习俗现代已经少有人知了。《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就是在这一天哦~

芒种的风俗就介绍完啦,最后,给大家递上一杯刚做好的冰镇桂花酸梅汤~当当当当~祝各位高考的小伙伴们,清爽赴考,考试顺利,名列前茅!祝不高考的小伙伴们清凉一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