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绝赞的药丸

2018-03-12 21:31 作者:デスマ少女青葉  | 我要投稿


深刻学习中国特色的卖萌理论研究与实践,促进二刺螈养殖业和冻鳗生产物流业和谐发展。

目录:

亚文化/御宅/动漫主流化/视频流业务/商业化/黑历史/

UGC/小圈子/二刺螈/动画电影/动画热潮/手游/产业现状/合作/B站IPO/安利

[01]

如果说嘻哈圈里有些人不识轻重,觉得某些歌手只是个人问题的话;动漫圈另一些家伙则完全是杞人忧天了。虽然我们都管自己叫做亚文化,近些年也有不少资本拿二次元这个噱头出来炒作,但和娱乐圈的大佬们比起来,实在是差了太多。倘若真要问动漫能否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看看我们的粉丝数和营业额,难道自己心里就没点B数吗?

嘻哈是能一棍子打死的,如果你一定要扯上黑人地下文化和垮掉的一代。动画则相反,我们有免罪金牌,因为它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的主流核心文化是很复杂的东西,从低俗到通俗再到高雅,这个范围是很大的。即便你很不情愿地把动画放到第七艺术中去,作为影视行业的陪衬,这个身份地位,也比嘻哈之于歌曲要来的稳固得多。

只是这些个免罪金牌所带来的副作用,在没有分级制度的现在,还是不好对症下药。崩崩崩变哑巴,呆毛王少立绘。转念一想,即使著名如权游,奋斗了好些年,终于也是可以在付费频道删减播出的。这种事情,说到底,不过只是两大背锅部门让人牙痒痒的程度罢了。

[02]

御宅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本来就不在一条道上,就像龙王之于狮子。后者是天才少年残酷而又温馨的丛林奋斗史。而前者嘛?你确定不是冲着高丽菜去的?至于失吹老湿、比村乳业,你又真的希望它们出现在每周一地铁的海报上照亮你的美?曾经被点名批评的坎扩累,你确定当夕立不再POI的时候,你还执着于一堆破铜烂铁没换老婆?

前几年甲铁城几经下架又复播,最终导致一片差评。除了大大大大河内一楼,宣发部的人也得有一口大锅。老实学“认字战线”做好审批工作,不要去搞官方贴吧之类的幺蛾子,大家不还是可以愉快地看小萝莉打僵尸。要知道,漆黑的子弹也是无问题上线的。

不过,东京吃货这样的动画要想进来,还是不好解决。幸亏它们只有设定新鲜,剧情、演出都算不上出色,姑且算是自我安慰罢。所以说有刀剑、FATE这样的成功,都是很值得欣喜的。毕竟不管怎么讲,都还是有PP、残响、巨人这样的优秀作品被百脑汇搁置在罗塞之墙的外面的。

近些年萌系当道的时候,这个方向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废萌日常轻百合无压力霸屏,各式各样的小姐姐也让人单推不能。但即便如此,足以对外输出的强国之源也只有轻音一个,点兔纸片人再怎么人气高涨,也只是隔壁家的friends罢了。我们自家,大概是比宇宙还要远、比南极还要冷的地方。

[03]

差不多五六年前我们在讨论动漫主流化的时候,说的最多的,还是能否在电视上播出。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个观点相当可笑,虽然我们仍旧无法否认,上电视这一动作在播放本身之外的意义;但是,即便不考虑ctunchyroll或者Netflix这样的网站,单看我们自家诸位在番剧上的版权之争,也足以令心心念念的老前辈们看到曙光了。

只是,盛产老前辈们的各种坛子,差不多也随着视频流业务的蓬勃发展而迅速衰老、心肌梗塞、然后死亡。不对,也许还没有凉透。但凉没凉透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抛开圈子本身固有的心肌梗塞这样的绝症不说,单是视频网站的运营成本,也足以使这些原本就在灰色地带的小小小站长放弃跟进,作鸟兽散了。更何况,大大大站长们纷纷从良,入赘地主家;盗圣王老板也被另一幅手铐给送了进去,除了技术无罪的名言,就只留下一个买薯片的无辜躺枪。

在版权、带宽、流量还没有成为三座大山的时候,养成的习惯是用种子装满D盘。对我们来说,羊毛出在猪身上才是正义。毕竟,在线视频也就只有那个质量而已,在番剧影视下面的留言板里,刷得最多的,除了magent开头的神秘字符串,就是好人一生平安了。而当盗版这一原罪使整个行业清醒,羊毛要从我们自己身上出的时候,地主们就在广告商的压力和用户的叫骂声中迎来了他们的冰河时代。

王老板刚出来出来没几天的现在,就仅仅只是一个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几个大地主们所主导的世界了。

[04]

视频流业务终归还是不好做。财大气粗的老马家就算能把友商怼得够呛,到头来尝到甜头的也还是版权商那边,自己并不能有个良性的生态闭环。如果照例调侃,说我们互联网的商业只是照搬美国模式的话,在视频流这个方向上,就只能吐槽Netflix和youtube的山寨难度实在是太高。连谁人不识的朱啸虎都庆幸当年没有入坑。

毕竟前者的大批模仿者早已被压在三座大山下动弹不得,而后者?你哪里来的这么多头部用户来做UGC呢?于是乎,造IP的泛娱乐化产业,就是近两年地主家的新宠。可是《余罪》也好,《中国有嘻哈》也罢,观众们除了舔小哥哥和freestyle,又有谁会记得你爱奇艺呢?

影视圈总是这样一种怪象。被关心的从来只是冰冰、幂幂,了不起关注下冯导、陈导;既没有谁关心姜伟的剧本,也没有谁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铁杆影迷。互联网公司想要靠制片人这趟浑水来做流量版权的生意,手法上还得精进些。

在这个方向上活得最精致的迪士尼,自然就成了被效仿的对象。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自己家的网站就和主题乐园一样能自主招徕人气,岂不美哉。当然,我们既没有谁舍得投大制作去做动画片,也没有站着不动就能吸粉的米老鼠。版权狂魔的喜悦和不用给虚拟大腕儿开出场费的豪爽,我们一个都享受不到。

[05]

就算视频流业务改变了我们以前看电视的习惯,谁又能说动漫产业在视频流业务里,三大山的压力就比之前上电视的压力小呢?视频流业务除了降低播放门槛外,也促进了小圈子的形成。B站和爱奇艺的用户画像区别之鲜明,不看专业报告也能想象个大概。动漫的火热,说到底,不过也还是在那样的圈子里罢了,即便这个圈子比几年前大了无数倍。

看一下B站推出的番剧评分系统就能轻松知道,为动漫传播作出贡献的实际活跃人数及其广播面仍旧拿不上台面。除了几个出了名的烂番之外,面对满眼的高分,完全不是评分算法不尽力呀。

只是该造IP的造IP,该买版权的买版权。三大山的压力已经到了连个动画片都要上谈判桌的程度罢了。

现在商业模式最大想象力都在流量上,创业变成创业者和资本、巨头之间关于想象力的游戏,一切都是为了流量。所以资本和创业者的共谋就是聚拢流量,然后卖给巨头。

或许xilin是早已洞穿,才早早出手把A站给贱卖了吧。只留得一段还算不上金句的唏嘘,给猴子们调侃。

商业化在某些人眼里,就是要大众化,要追求更广泛的利益,随波逐流,让自己曾经存在的氛围慢慢流逝,但是对于一些意志坚定的运营者来说,商业化只会将自己的优势的文化氛围发扬光大,不是别人来同化你,而是你去影响更多人!商业化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迈向更高领域发挥更大影响、输出更多文化的基石!

但是,找不到正确可行的商业模式,生存、前途一片渺茫,对于一个真正有爱的人,对于一个真正想一辈子想投身动漫行业的人来说,才是最大的悲哀!

至于奥飞动漫把本就稀烂的手牌打成死局,也不知道是把盗版盗链起家的A站给破罐子破摔了还是对泛娱乐化下的二次元产生了幻觉。在8102年的现在,不趁早嫁出去,还指望在单身狗年找个好对象吗?

[06]

AC娘生前是个体面人,小电视君早已菊花不保,为了拯救破站,不仅2233双子成为了偶像,连军民两方毒奶也都已施法。对萌二于大会员所给出的一致好评,只能说B站运营宣发真的强。A站想再活五百年的时候,B站的氪金画质正巧上线,不能不说这个坟头迪斯科蹦跶的真是精彩。

AB站的优势和她们的劣势一样,从来都在受众上。

如果说腾讯优土爱奇艺是Netflix的劣化版的话,AB站的参照对象就应该是youtube了。虽然,UGC不过只是9bishi们用来逃避版权责任的一种手段罢了。

在乐视还靠着视频业务风靡A股创业板,逸站才摆脱A站后花园的身份的时候,几乎所有站上的资源都是靠着up主一点点搬运上去的。大到番剧电影、N站集锦,小到油管段子、鬼畜视频,有组织没组织的搬运工们成为了最廉价但又最吸粉的头部用户。

但是搬运工是不能够成为大小姐的,在两小时的抢稿潜规则和越来越大的正版压力下,番剧搬运便从内而外开始崩坏。真当自己是大小姐的UP们另投他处,逸站也开始直接外链别人家的播放器。但是在接下来的正版浪潮下,这样用户之于平台的争端,似乎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逸站以一部分旧番的代价,在事实上彻底毁灭了旧有的小圈子,为网站进一步商业化和去ACG化开路。AB两站的分水岭,大概就在这里了。

当年各种坛子活着的时候,还专门有人建了wiki收集各种B站黑历史,宣传比利王、蓝蓝路、1049这样的“镇站之宝”;诋毁UP主、称番剧承包制为非法集资。如今已经不容易见到了。

抛开黑历史不说,B站对于原创作者的忌惮、支持和鼓励,终究还是为自己迎来了相当可观的头部用户。局座、葛平、雷军,甚至于最近央视主持朱广权的素材段子,都是实打实的软实力。

所以说,B站的对手从来都不是爱奇艺,从开专栏到热门推荐,无一不是朝着头条微博的方向去的。曾经只限于UP主们的战渣浪已然变成了两个平台之间的公开竞争了。只是鉴于你站的固有人口数量和胃口差距,站内的推荐和热点并不是能够那么肆无忌惮地做下去罢了。

B站既不争直播,也不争短视频。篮球电竞也都掺一脚,游戏代理也默默做。比起那些围捧着喊个麦打个游戏就想进入主流文化圈的友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想想还挣扎在生死线上的A站,闷声发大财的bilibili已经计划融资4亿,快要上市了呢。

[07]

UGC的管理虽然并不像三大山一样直接给你压得喘不过气来,却也如雾霾一般限制了你的肺活量。

B站UP主激励计划对于真·头部客户的鼓励和对真-头部用户的打压,也让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只有聪人退这样的决定了。谁让UGC往大了说就变成自媒体了呢?

最近还零零星星看到有人投稿漫画曲线救国,不知道是会先垮在人气上还是能撑到正版化。

至于AIC字幕组这帮居然没有被官方给干掉还活得挺滋润的朋友,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什么PY交易(雾。这种智障组织在起初的打压下,最终还能直接获得官方授权,实在是吾辈楷模(大雾。

当UGC的门槛降低到零,就是直播和短视频的业务范畴了。毕竟,在成为UP主的技能树上,就算你不打算辛苦学习升级,点个PR、AE的进阶技能点,你也至少得会一个爱剪辑。打游戏的大老爷们儿只需要能斗狠,就已经比宅舞小姐姐们还要能吸金了。

这过低的门槛儿若总是要上面给来拉回来,怕是只能被请去一次焦点访谈了。

偶尔找一下发现远古时期的六间房居然还活着,只能说败给带宽流量的刘岩还真的有远见有眼光。眼下直播答题之后,火山、YY们的出路和后英雄联盟时代的斗鱼们的去向,则是已经抛弃熊猫的国民老公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临近截稿,红衣主教旗下快视频疑似脱库B站的事件,除了让人再关注下王老板之外,至少也从侧面证明了,国内的UGC其实还是有市场的。

[08]

B站内小圈子里的UP们日子也算不上好过。连官延区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渐渐多了些口水之争。如果连播放量最多不过五位数、通常只有两位数的东西都能被当作热点来蹭的话,除了心疼一波汉化翻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MAD区名存实亡或许有些过分,但你区青黄不接,由内而外开始崩坏,也是比手书配音还要凄惨。难怪大佬们抱怨旧坛子的社区氛围不再。抛开找资源的难度和分镜剪辑的学习成本不说,说到底还是各种配音APP比较好玩的缘故。

活得稍微滋润点的,也只剩还能接广告的杂谈UP们了。然而我们还没成为主流娱乐文化的一部分,就已经有了一样的脑残粉、反串黑和吃瓜群众。真是绝赞的药丸。那些叫嚣着想要回到只有答题会员的世界里的高级用户们,也和前面的大佬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反正你们也都知道逸站现在是睿站,B站也不再叫mikufans了。FRANXX国家队的躺枪要怪,也只能怪旭东老仙的毒奶居然是自带AOE的啊。

不过萌豚大概是这个世界上脾气最好的物种之一。即便SS受到溅射伤害,我们也没有跳起来说要打爆某某某的狗头。毕竟,核战争之后,单凭着石头棍子,仗也还是能打起来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爱奇艺高管一波自查下架避风头,真是深谙此道。

碰巧这时候,在日留学的某汉化组成员又被公报私仇,大妈之家也在日本新闻上被点名。又让人想起来曾经澄空学园翻车的恐惧。也难怪人人影视现在都还在主页上挂着免责声明。真的是明面生意不好做,灰色产业碰不得。有爱也没地方发电去了。

[09]

即便不用荷兰Ecory研究机构给欧盟的官方报告替盗版洗地,单从文化传播的历史进程上看,字幕组这样的社团组织也是必然存在并且难以消亡的。但正版化程度已经如此的现在,毫无收入甚至倒贴钱的字幕组和搬运组居然还没有自然萎缩下去,你们这些二次元投资商真该捧着xilin语录写检讨。

检讨是不可能写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写检讨的。小众市场又不会做,就是放视频贴广告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氪金大佬敲可爱的,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敲喜欢他们的。

大抵就是这样。

连相对容易做周边产业市场的anisong,也并没有什么起色。以至于某站宣发公开怼云村、企鹅将私人搬运分享的音乐专辑用于商业用途的时候,一点儿水花也溅不起来。想来,其实就算是用BGM养活了小半个综艺圈的神前晓,也并没有被多少圈外人知道。我们也只是在听到熟悉音乐的时候,一笑而过。

漫展、演唱会这样的文娱任务,从来都是点到即止。同人创作,几近于零,连小本子都找不到。

市场毕竟是市场,大家宁愿找几个coser把王者荣耀贴上泛二次元的标签,也不愿意在小众方向的河里摸着石头多走一步。

[10]

抛开泛文娱下二不起来的二刺螈养殖产业不说,回到冻鳗产业上来。

对2016年来说,动画电影市场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把特摄和真人化作品也考虑在内,日本国内的电影票房就将被瓜分走七成。仅看动画作品,也已经超过了四成,其市场占比仅次于《千与千寻》所在的上古时期。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亚文化在日本也迎来了蓬勃发展。

在《你的名字。》之前,我们甚至从来没有觉得动漫可以如此在影院上线成为主流过。即便是宫老爷子的神作,也是在全球化环大陆上映成名之后,才被广泛当作讨论素材。

一方面,《君名》作为动画电影,其本身就处在动画的主流文化中,所带有的御宅文化成分相对较少。甚至说排除掉其动画特征,单以小清新穿越爱情剧就足够自立标签。加之宣发无敌的新海诚画风,更是推动了商品稀缺的国内文青市场的发展。也使平时完全不看动画的群体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即便不去揠苗助长般地拓展周边文娱业务,单是动画本身的票房就足以令人艳羡的可能性已经被事实所证明。后来的《花火》、《声之形》在宣发上也都对标《君名》,虽然这俩都有些惨就是了。大家都开始找第二个新海诚的时候,绘梦动画就干脆直接找来CoMix Wave Films商量制作《诗季织织》了。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怎么吹都不为过的《君名》的市场票房仅为5.77亿人民币,考虑一下同在统计中且无论怎么贬都不为过的《爵迹》的3.83亿的市场票房,动画电影的市场还远没有被充分开拓。《大鱼海棠》5.65亿的羹也够分一杯的了。贡献了15亿票房的迪士尼仍旧坐在王座上,毫不动摇。

相比动画电影爆表的存在感,其上映规模实在是不够看。同时,另一个已经被事实所证明的定理则是上映规模不必强求。因为电影并不全用于支撑票房,就目前的市场占比来说,中小规模的上映也足以保持热度。在总票房差不了太多的前提下,降低排片成本使更多的动画电影走上荧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近,标榜着只有成人才看得懂的《大世界》,纵然获得了一票奖项,却也没有多少票房。宣发、排片处处都是问题。不过说到底,动画形式本身也有一口锅。因为画面的高度定制化,手绘画风也好、画面场景色调也好,全部都是导演情感宣泄的表现方式。而在如今这种看小说都只想看爽文的时代里,扔给观众一篇散文,希望他们去细细品味,也太高估成年人了。

[11]

另一方面,与其说《君名》的市场定位精准,倒不如说是日本动画行业跨行业多样化所带来的第四次动画热潮的胜利。

第一次动画热潮的代表是《铁臂阿童木》,标志着日本动漫产业的诞生。第二次是《宇宙战舰大和号》、《高达》系列,标志着萝卜片的成熟和市场拓展。第三次是《EVA》,标志着制作委员会制度的确定和动漫产业的现代商业化。

与前三次所不同的是,带来这次热潮的并不是《君名》这样某一部标志性的动画,而是网络配信与跨行业合作的商业模式的成熟。一定要说的话,今年冬季新番《京紫》在Netflix上的全球同步放送也算得上其中一个高潮了。

从16年的产业数据来看,日本狭义动画市场也就2301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TV动画总制作分钟数约为11万分钟,连续三四年保持稳定。作品数356部,交前一年略有增长。稳定的产出和创新高的收入比单纯的折线图还要令人兴奋。

讲道理,这一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也并不算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制作经费还是上不去;公司多、人少留不住、用人成本上涨;质量要求高、时间少;创作者培养速度不够快、又没有解决办法。这一票看似华丽却又问题颇多的业界概况,使得我们很自然的去考虑在广义动画市场上拥有约38%最大占比的海外市场。

而北美动画电影票房24亿美元,票房总占比21%;中国74亿人民币,占比16%。都是值得期待的。如果好莱坞能学会像制作超级英雄一样制作真人漫改,这一市场占比将会更容易地上升到50%。《攻壳》在这这个方向上是很好的试水。

至于圆盘市场的萎缩,影碟BD变粉丝向藏品,出版业衰退这档子事情,反正是历史趋势,我们又没有这个传统,感受不到就算了。市场规模有容量极限的,也是会转移的。既然说到营收,从aniplex公开的数据来看,手游居然是卖碟的六七倍。只能说废狗简直丧病,这项被分在“其他”类别里面的收益已经到了不仅仅是让同行眼红的程度了。它喵的咋不转型成游戏公司呢?反正蘑菇一开始就是做游戏的,成立个子公司岂不美哉?想来以前《空境》剧场版所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尚未消散的月厨们,真是强无敌的经济转化效率。

[12]

考虑我们自己的动画产业,国内的动画制作时长逐年递减,开始触底。16年的动画总产量为12万分钟,较之于11年26万分钟的最高峰削减了50%。是否会迎来反弹尚不可知,质量是否变得更好也不确定。但是,产业确实是从国家主导向民间主导转型。以前能在CCTV上播放的《秦时明月》《魁拔》确实从各种意义上说都十分优秀;近来《狐妖》也好,《罗小黑》也好,这样的日常系也都渐渐有了空间。

对于不可避免的噩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这边的投资方还是没有耐心,往往要求一年就出成绩。这境况,和国产电影电视剧相差无几。一部价值一百万但是你不怎么喜欢的作品、和一部仅价值五十万但是你非常喜欢的作品,到头来,究竟还是选了前者。另一方面,盲目地要求好的原画,好的监督,但是实际上最缺的应该是好的制作人。甚至于宣发、PV都是问题。《声之形》在宣发上的严重失误,不,应该叫错误,实在不是业内所能忍受的。

所以情怀牌是特别好打出来的东西,尤其在我们人才不够、市场不够、投资不够、创造力与突发奇想又总能被金钱所限制这样的槽点成为常识之后。但是我们有一个东西做得特别的好,好到日本友商愿意给你降低招聘条件、甚至敦促政府开放工作签证。

那就是手游。

即便不去看上文所提到的废狗,完全不看手游。《全职》、《凹凸》的动画宣发模式,也与手游相差无几。照这个逻辑下来,《恋与制作人》如果有动画的话,怕不又是一个票房奇迹。毕竟除了手游,另一个增长迅猛的点就是女性在各种联动活动中令人咋舌的购买力。

[13]

手游的详情按下不表,动画音乐也可能会是一个好市场。销售额在整个音乐市场都低迷的时候,甚至还有上升趋势。2015年已经超过了0506年DVD经济泡沫所造成的高峰,16年也有约30%的高速增长。但是药丸的业界尚未布局,动画公司不太有余力再开个部门搞音乐,一般动画制作费不包含专门的专辑制作费用。更令人沮丧的是海外营收占比居然不到1%,真搞不懂为啥有钱不赚。

而狭义的动画全球化市场则继续扩张,中国大陆已经是最大客户,但是市场份额不到7%。其次是韩美。整体上说,广而浅的布局已经形成。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和规模都涨势喜人。但是市场形式不同以往,单纯的外资做动画给日本人看,或者外资做动画给自己看都不再主流。现在是外资做动画大家一起看,这种外投日产全销的模式,面对众口难调的全球市场就麻烦了。京紫的全球同步放送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只是这并不是基于日本业内的自我意愿。而是外国公司的主动介入造成的市场繁荣。同样,对于海外流通的生态圈,日企也大都是甩手不管的样子。外资从企划阶段就开始介入,进入制作委员会其实是好事。毕竟授权费能直接抵到预算上。先买代投的模式很受业界欢迎。

从这个角度来说,Netflix对业界的影响巨大,但说到底主营配信的公司目前也并不会一年投资好几十部动画。日本每年三百多部动画,若能被投资三分之一,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欧美人似乎对萌系日常并不怎么感冒,对有深度的极端向小众作品反而是胃口大开,这倒是和目前业界存在着分差。偏偏天朝的大地主们似乎也对自家盛产的萌豚们不感兴趣,有市场也不引进,怕不是芳文盛世要终结了。

原作不多,旧作翻拍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问题。归根究底业界还是认为原作的人气带动效应相对保险,《我的英雄学院》这样的jump人气作品想要动画化,没有谁会不高兴。Netflix对原创动画的偏好,不仅对于动画市场来说是个利好,对制作者来说,更是莫大的自由。

CG工作室的兴起,和十年前的时候新海诚们的PV短片公司大概是一样的历史地位。并且已经小有气候。《苍蓝钢铁》、《亚人》、《宝石之国》都是很不错的作品。《兽娘动物园》奇迹般的成功真的不全是萌豚的力量。CG所带来的类似码农般的工业化生产或可冲击手绘产业。毕竟手绘不可控程度更大。嘛,CG要崩肯定也是会崩的。这一文一理的对比着实有意思。在漫画传统下,日本CG已经进入独创的道路了。

按照吉卜力铃木敏夫的说法,手绘产业将会成为稀有品,成为传统艺术。令人不免感伤。庵野秀明甚至说动画行业还剩五年。想来1963年就有人说要完;早些年时候外包中韩,也说业界被挖空了。真是跟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预言一样靠谱。

[14]

在以制作委员会为核心的体制中,如果要谈中日合作,还是要先了解了日本的运转机制,了解权利划分。除了该给钱的时候给钱,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给时间,什么时候要该给空间。我们总是能看到制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不满意,却从未看到投资方愿意为了提高质量多等几个月。

日本的第一代宅已经60岁了,我们的才刚刚迈过20的坎儿。从统计数据上看,日本20到30岁的观众占比已于20岁以下的持平,大叔大妈们的市场也相对稳定。可以预见,国内的动画市场,在人口趋势上将会有良好的增长。

我们的粉丝画像和日本很相似,相较欧美则有较大差距。但是在同人创作上,我们的产出实在是有些太少了。日本最大的漫展comic up连续几年维持在60万人,而在能够轻松比肩这个数据的我们自家的漫展上,你甚至找不到几个买本子的摊位。说来这种事情也和字幕组一样处于灰色地带,但即便版权严格如隔壁,人家也还是明示默许了这样的东西。万一同人社团里出了一个surprise,不就是新鲜血液了么?

无法理解的是,曾经的汉化组和搬运组的成员们,如今并未成为头部用户,甚至这群本应该是市场主力的家伙们也并没贡献太多销售额。相反,在以萌二和weeaboo为核心的市场中,头部用户的质与量从观感上也并没有处在上升趋势中。“日本动画在海外虽有人气,但是经济上并未成功。”这样的共识虽然在事实上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但如何稳固并扩大这种经济结构,且最终返利到日本动画制作公司,让制作公司获得更高地位,得到良性循环,仍旧没有案例。

[15]

IPO进行中的B站就算再怎么想要去ACG化,也还是摆脱不了这样的标签。毕竟20岁以下用户占绝大多数,又有超过一半的用户流量来自动画番剧。简单来说,还是一个靠游戏吃饭的UGC视频网站。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B站近三年的净亏损分别为:3.735亿元、9.115亿元、1.838亿元,近三年净营收分别为:1.31亿元、5.233亿元、24.684亿元。看2017年爆炸式增长的收入,其中游戏营收占比约八成,再其中F/GO又占游戏总营收的72%,不得不承认17年废狗所带来的蛋糕还是太大了。舰B居然只占了游戏营收的13%,这种用户粘性巨大但变现模式单一 的情况未免还是存在隐忧的。

更何况,传说中的企鹅爸爸居然只有5.2%的占股,逸睿两人共占了35%,这种几乎单干的企业真的有点让人不敢碰。站内一大票搬运内容尚未处理,就跑到油管老家去,难道不会有什么升级版事件吗?37部番剧刚刚上架,来自东电的压力不会又有什么问题吗?想来就算和爱奇艺们一样扫清了版权障碍,萌二们也不搞事情,类似萨德这样令人恼火又极具不稳定性的不可抗力,也总是能让人找出槽点的。

B站唯一的优势,大抵在于,国内实在是没有几个能打的对手了吧。什么时候站内UGC在质上的优势,能够超过快手抖音在量上的优势,才应该是被关心的吧。这么说的话,我为何这么期望AMV和MAD区会迎来第二春呢?

参考早年成立的B站影业,期望B站直接投资动画制片,还不如盼着2233娘偶像出道呢。现在的二次元产业,既不是风口也不是努力就能分到一块蛋糕的。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叫嚷着扩张圈子,能安心地做一部动画片儿,和刚刚才吵完架的友商一样调侃着:B站不是还在放动画的嘛。才不算是药丸的境地了。

[16]

就算业界药丸、配信药丸、受众药丸,看动画终究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2018年的一月新番,几乎是史上最强阵容了。刨去《京紫》《DITF》《小樱》《FATE》这四大天王不说,《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和《摇曳露营Δ》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酒店吃饭时在大屏幕上点个单集循环,也是不是不能上台面的。

《露营》不单单只是继承了芳文盛世的优点,内容也好、画面也好,与其说它类似点兔NG倒不如说是更像城市版的喵帕斯。日常轻百合的奥义大致如此,这也使得《露营》并不同于当季躺枪的饲料番《SLOW START》,成为了《轻音》之后少有的能走到萌豚圈(juan)之外的萌系动画。

《南极》则更是少有的青春主旋律片。印象中实在是找不到有什么类似的动画能够拿来作对比,非要说的话,上一个能给出如此高评价的应该是《冰果》了。嘛,不过我这萌豚一听声音总是能脑补到广播剧场景的一堆表情,也是没救了。声优表现感人、人物刻画立体、感情表达利索、剧情节奏通畅、正能量传播到位。真是怎么吹都不为过的。这个作品不能打满分的话,估计就只差在一个带着京阿尼logo的滤镜上了。

まあっ、アニメを見るのは一体楽しい事ぞい!

后记:本来照老规矩是不放B站的,不过反正这回也没有稿费,姑且就这样了。

绝赞的药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