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传兴|艺无止境-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精品展

【个人简介】
曾传兴,1974年生于四川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
展览:
2001年《来客》(油画)参加21世纪首届“中国油画大展”获铜奖,中国杭州,省展览馆。
2003年《逝》(油画)参加“湖南省第五届油画展”中国.长沙.省博物馆;《逝》(油画)参加“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地区联展.
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逝》(油画)参加“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纸新娘祈》(油画)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广州广东省美术馆;
2009年《红纸新娘鱼》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武汉湖北省艺术展览馆;
2011年9月《黄纸新娘雾湖》受邀参加《委内瑞拉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委內瑞拉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2年8月《红纸新娘长城放飞》受邀参加《201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暨创意城市-伦敦美术大展》.伦敦巴比肯中心。
2016年10月13日,作品《消失的文明系列之一.老墙》参加“奥林匹克世界美术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
2017年11月,作品《玉新娘远方的TA》参加《美国莎玛蔻蒂第39届绘画雕塑大奖赛》荣获华盛顿展览奖。
2019年4月,作品《古宇湖的黄昏》入选,《第六届西班牙当代肖像艺术大奖赛》获得最高奖一等奖。
【作品鉴赏】
水墨与油画的融合探索
——浅谈曾传兴水墨油画风景创作
文:肖轶琼
在艺术创作的探索与研究道路上,曾传兴一直致力于以古典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中国少数民族和东方女性,如他最为人知的《纸新娘》系列作品,然而近几年他对于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尝试将水墨与风景油画进行结合。其实早在2003年他就将水墨元素运用在自己的纸新娘作品当中,当时的他只是浅尝辄止,用稀释过的水彩或者水墨加入到虚幻的人物背景当中,最近几年他有意的把水墨当成主角来创作,继承传统笔墨意趣以及对绘画表现方式进行创新,这个系列的作品便是他十年磨一剑之结晶。他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转移”到油画布面之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作品不仅仅是再现与表现,它更是物化的内在精神和崇高理想。在不断的创作与思考中,曾传兴继《纸新娘》之后,又创作出了最新系列水墨油画风景作品,以此呈现出其全新的艺术结构和视觉意境。

《金色潭渊》
60X50cm
2022年5月
那么为什么曾传兴会对水墨元素如此痴迷呢?这源于他对于自己生为中国人的深刻认知与信仰,他出生于张大千的故乡四川内江,从小就对艺术有着崇高的热情和向往,上初中时他就开始接触国画水墨,因此他与水墨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油画创作疲惫之时,他开始尝试画水墨画,从水墨画中借鉴一些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吸收到油画中来,体验一些色彩的感觉。这对于拓展自己的语言空间有很大的启发。他有意或无意的加入水墨元素,水墨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给他带来了挑战,这比单纯的油画材料更能激发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随着经验的积累,他对于水墨的驾驭越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结构,纵观现阶段我国的艺术领域的绘画作品,将水墨元素与油画进行结合体现的作品越来越多,我国国画的水墨元素则是容易将艺术构成、层次、造型等特点进行把控。比方说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多半是将美学中的线条与色彩基本理论进行应用展现,另外再加入水墨元素能够将美学理论中的线条展现形式进行深化,他在绘制过程中还会使用调色到在油画的底部进行线条刮画,再加上色彩与之进行紧密的搭配与呼应,而曾传兴则是更加注重油画与水墨本身材料的突出,水墨用以前期底子的制作,保证了画面暗部的通透性,用油画刻画亮部和塑形膏的加入加强了笔墨趣味,又保持了油画的特性,而对于底子水墨痕迹的取舍得益于他长期创作而形成的审美。曾传兴的绘画作品中有关倒影的绘制,其实就是对美学理论中的形式美进行借鉴,将绘制线条的长短、粗细进行控制,丰富的对比、呼应绘制形式,让整幅作品都具有灵性以及丰富性质进而体现实际景物的美不胜收与复杂多变。

《乡河》
60X50cm
曾传兴认为水墨元素与油画绘制进行结合,其实就是将情景与情感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一层层的绘画叠加,使得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进行承载或链接。绘画艺术家重视观赏者对美的感受以及领悟,同时也强调水墨元素将油画形成内涵化、美化。通过两者之间的紧密联合能够将绘画作品的思想境界与绘画语言能力全面提升。油画与水墨的碰撞实际上就是东西方的对话,即通过油画和水墨这两种代表性的语言形式引发人们的思考。西方人的文化底蕴跟他们的宗教观有关在《圣经》第一章第一节《创世纪》中提到,在上帝没有创造世界之前,整个世界一片混沌,没有任何生物,只有上帝的灵在水面上游动。上帝觉得世界应该有生命,他在创造生命之前首先创造了光。上帝说:应该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为什么先有光,再创造别的?这就决定了西方人的一种认识观:有了光,就有了体,有了体,也能看到色彩,能够看到色彩,也就有了人的感觉,有了人的感觉也就有了人的思想。它有美底蕴。油画与水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心态,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种表现语言的区别。这两个脉系又能引发出很多其他的文化上的思考。水墨的语言和光的语言可以说是代表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的积淀、思考,也引发了一些完全不同的现象范畴。西方的抽象艺术更多地跟点线面结合,更多地属于构成,而中国则更多地属于自然观。所谓自然观就是一种情感,一种形式,一种语言形态,这种自然的创作状态既是一种画面本身的自然,也是艺术家本人情感状态的自然,生理状态的自然,思维状态的自然。这跟道家的观点是有内在联系的。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这种自然而然的创作状态和画面本身的随意性都是相统.一的。它既不追求客观的、外在的形式,也不追求构成上的内在原理,完全追求一种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本身就非常合理。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灵魂性的,同时也是生理性的。

《辉煌》
80x60cm
如果说画面内容向观者展现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那么画面的主体色调便在冷暖的选取,以及笔触的强弱把握中,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与视觉共振。在水墨系列的作品中,曾传兴少有对比度强的色彩运用,水墨带来的朦胧的视觉效果更加强化了似梦非梦的虚幻之感,而同系列的油画作品,则是简单纯朴地用符合油画材质的笔触将各异的事物巧妙结合在了一起。曾传兴用温和的方式选择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让观者在观看中自我感受与体会这个现存复杂而又矛盾的现实世界。

《山岗》
50X60cm
2022.6

《暴雨来临》
50X60cm
2022.6

《黄昏古宇湖》
20x 30cm
2022.5

《密林背后的家乡》
直径:35cm

《云雾山中见》
120x60cm
2022年5月

《初春》
30x20cm
2022年5月

《秋霁图》
30X20cm
2022年5月

《神秘湘西》
120X60cm
2022年5月

《秋湖》
20X30cm
2022.6

《夏至》
20X30cm
2022.6

《残秋》
20X30cm
2022.6

《仲夏探幽》
20X30cm
2022.5

《山谷空幽》
20X30cm
2022.6.4

《莽荒》
20X30cm
2022.6

《乌江》
10X30cm
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