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F-14A/B RWR 模拟

原文:https://forums.eagle.ru/forum/english/licensed-third-party-projects/heatblur-simulations/dcs-f-14a-b/241288-alr-45-50-vs-other-rwrs?p=6116931#post6116931
截取自回复
封面:https://i.ibb.co/pXK8x6T/DCS-2020-10-11-21-38-22-06.jpg
我们非常真实的重现了F-14的RWR,F14中RWR的表现可能与其他模组的RWR有所不同(不讨论它们的准确性或可靠性等等..)。下面是我们如何实现RWR逻辑的概要,希望能够进一步帮助玩家了解RWR:
请阅读由RWR的开发者Super Grover所撰写的总览。
程序/逻辑:
- 接收跟踪雷达和机载雷达雷达波段的四个传感器/天线。
- 每根天线FOV(视场)为大约180°(或更广),天线的视场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圆锥体。
- 锥体边缘的接收灵敏度明显低于中心。
- 当我们接收到即将从DCS发射的一条“消息”时,我们模拟了在各传感器中产生的信号。这包括了诸如辐射源的距离(衰减)、信号抵达每根天线的角度、噪声和其他随机信号振幅波动。
- 从这一刻起,我们就如同不知道辐射源的真实数据一样处理信号,并且我们仅使用仿真传感器的信息(上一步中)。
- 我们获取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幅度、将信号应用于降噪、联合并重建威胁的方向。
- 接着,重建的方向和信号特征一起与已显示出的威胁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了一个相关的信号,我们将更新这个信号的方向。否则,我们将新建一个新的威胁,并用“beep”音频来提示。
上述程序的后果以及一系列其它功能:
- 没有盲区。但是,如果信号的方向在上方或下方,那么威胁必须更加接近飞机(相比平面)来越过SNR(注:信噪比)阈值。
- 在2D平面中重建威胁方向(本机参考系)。明显超出这个平面的威胁,重建的方向可能并不正确,通常会从真实的方向飘移至12、3、6或9点的方向。
- 随着辐射源距离的缩短,方向重建的精度会有所改善。取决于辐射源的扫描模式(RWS/TWS),重建精度在10-15RMS(注:均方根误差)左右。
- 取决于辐射源的扫描模式,新信号与已知威胁错误地相关联是可能发生的,而且经常发生,特别是距离较远的情况下。
这将会导致:
a) 鬼影(假威胁)出现在显示器中——如果玩家或威胁做出了一些机动,则有可能发生;
b) 将一组中两个或多个威胁合并为一个同样类型的威胁。例如,两架以紧密编队飞行的苏-27,两架飞机都在使用它们的机载雷达进行扫描,两架飞机距离够近那么显示器中将显示一个“29”符号。
-一根天线/传感器故障/损伤不会使得飞机完全失去故障/损伤传感器/天线方向上的视场,这是因为两根相邻的天线仍然会覆盖故障/损伤天线的视场。但是,缺少了该传感器会使得方向重建程序变得非常不准确,某些威胁方向的偏移可能会超过90°。
对比DCS中默认的RWR:
- 完全从头开始写的全新专用代码。
- 天线/电子仿真。
- 使用仿真信号对威胁进行重建。
- 增强从游戏引擎中获取包含更多的信息(雷达模式、导弹制导、噪声等等..)。
- 无盲区。
- 像真实设备一样并不完美,并不是上帝之眼(注:全部可见)。
a) 一些较弱的雷达可能会滞后显示。
b) 方向重建并不准确。
c) 一个群组威胁聚集成一种类型的威胁时,玩家很难估计威胁的数量。
d) 不仅仅在玩家成为导弹的目标时收到发射警告。例如,和友机进行紧密编队时;如果敌军向友机发射了武器,例如萨姆-6或欸哎暗牧-7,玩家同样也有可能会收到威胁的发射警告。
- 细致的失效/损伤。
另外,玩家还需要考虑RWR天线会随着操纵面移动,这表示RWR的态势感知(注:也就是2D平面)也会随操纵面移动,就像玩家操纵飞机进行机动一样,RWR态势感知也会随之变化(并且可能会显示错误的接触)。这就需要额外的飞行员技巧以便在机动中,在正确的时刻(保持水平)读数RWR来获取正确的态势感知,以及能够分辨错误读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更好地帮助你了解R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