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话到采访
甲:所有人都会对话。
乙:这肯定是的啦!
甲:但是要有几个前提。
乙:什么前提?
甲:双方互相有爱,否则这个前提就没意义了。
乙:哦,我明白了。就是双方都有能力做同一些事、会同样的知识、同样的思想。
甲:就听你这么一说,满足这个前提就想买彩票似的了!蒙几组数买几注,到最后钱花光了,却没兑来一点奖金。
乙:但是如果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加强生存生存能力,就能不断拉近双方间对话的距离。
甲:想谈个更深的问题吗?
乙:想(我能谈进去)。因为你是我的一个电视台的记者的同事。
甲:但不一定所有人都会采访。
乙:毕竟采访是个专业的知识。
甲:无论怎样,起码你要掌握采访的礼仪。如果连礼仪都没有,那么对方是不可能接受你的采访的。即以下几个条件:微笑的表情、端正的姿势、不要时刻转移注意力。
乙:哎呀,我生活上就有这些毛病,看来我以后得改了。
甲:还不止这些呢!:不要长时间看被采访人一个点、采访完再马上离开、仪表整洁、问有意义且让被采访人能迅速回答的问题。
乙:真够令人吃惊的。那我工作时绝不能掉链子,否则就下岗了。
甲:有一位记者就因为自己口才太好,想炫耀自己的才能。有一次他在听校园广播讲座时,一结束就上去把所有学生和老师都采访了一遍,用了3个半小时左右。
乙:那我采访就挑一个表现最好的人,用1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甲:小红最先问:你好,请问你是谁?对方回答出自己真实姓名后,小红又问:你感觉自己的表现如何?对方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小红再问:你为什么想当记者?对方回答:因为……小红再接着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当记者的?对方说:是……开始当的。小红最后问:你未来想当记者吗?对方回答:看情况吧。反反复复进行下去。
乙:那他不嫌浪费时间啊?!我看小红真是个失败的记者。他这个记者是不能再当的了。
甲: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小芳有一天到朋友家去做采访,从电话中约定是说话态度还好好的,但一到朋友家门旁就变了。采访时流着口水、敲门时还声音挺大的、时不时打哈欠。
乙:那她一定是心里着急了,非常生气,从而向在采访中把自己的内心发泄出来。我看小芳也不适合当记者。
甲:大家都认为我的普通话很好,你怎么样?
乙:不要转移话题。
甲:没有转移话题。因为先内容还是跟记者有关系。
乙:凭什么记者非要说普通话不可?我们平时采访到的对象来自不同省市、国家,不同省市、国家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那么为了减小理解语种的难度,我们就应该灵活采用方言。
甲:但这就是规定,你总不能因方言的情况而采访时使用方言吧?
乙:哦,看来采访是真的要用普通话啊。
甲:这可是最基本的常识!
乙:请你原谅我,我不是故意的。
甲:哎呀,上班时间快到了!
乙:咱俩赶紧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