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团簇建模:老司机课堂10月新课

2023-09-29 12:30 作者:计算老司机  | 我要投稿

团簇建模与计算小班课

团簇,就是一伙原子,数量不多,但很奇幻!它优美地把孤立原子与固体和表面联系起来,但又不同于原子/小分子。现实应用中,大量催化、医药、储能、超导,都能看到团簇的影子,例如Science曾经多篇论文探讨C60团簇和超导。

团簇建模有两种典型思路。Bottom-up策略,用一个个原子按照一定规则构建,这适用于小团簇,因为团簇构型会随着原子数增加而指数级增加;周期结构团簇化则是另外一个实用策略,通过构建或调用周期模型,抓主要结构单元和结构特征从而构造团簇,此时不仅能处理多大数百原子的团簇,还能考虑纳米颗粒的部分表面特征。

计算上,如何评判团簇模型?如何研究团簇的电子结构?以及如何将团簇负载到一定环境满足应用需求?这些都是团簇小班要解决的问题。计算老司机用一个个案例,讲解团簇稳定性、周期结构团簇化技巧以及团簇分析。分子轨道会作用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引进团簇电子结构分析,并将其应用到催化、电池等热门领域。

延续老司机课堂的传统,我们追求:能建模、会计算、善分析。4节理论配合2节操作,每节操作都有完整案例,包含建模、参数测试、计算、数据分析。老司机倡导浸入式学习,用案例带动理论和方法学习!1023日,不见不散!

第一节团簇建模与周期结构团簇化

现实中我们受制于所研究的问题与计算软硬件能力,大量结构我们无法用周期性模型取处理,例如很多MOF结构、分子筛等,因为计算量很大、很多也没有必要。如何从晶体学数据库的周期结构模型快速合理的团簇模型(周期结构团簇化),是本节的重点。老司机用典型金属、合金团簇展开,引入团簇的表征概念,例如配位数、径向分布函数等,使得团簇建模能用定量数据去评估、甚至同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这种处理方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非晶团簇建模(如下图),我们可以从典型晶体出发,借助分子动力学和定量判据,获得贴近实验样品特征的非晶团簇模型。

周期结构团簇化是一个核心技能

第二节:团簇电子结构

团簇由于缺乏平移周期性,其电子结构主要由其点群特征决定,描述也采用类似分子体系的工具,如分子轨道、能级以及化学键分析。本小节以碳团簇、金属团簇、小分子团簇以及化合物团簇为结构案例,演示用分子轨道、态密度、能级、电子局域函数、静电势等工具,来分析团簇的典型电子结构,并形象展示团簇与块体的区别。

建立团簇电子结构分析能力是本节重点

第三节:团簇负载与作用分析

在能源、材料与化学化工等领域,团簇以及纳米颗粒往往需要负载到廉价基体上,因此如何构建团簇-载体模型对于后续研究就非常关键。本小节根据不同团簇类型、团簇电子结构以及具体研究问题,演示如何平衡取舍并快速做结构扫描。模型方面会讲解表面负载、孔道负载、笼结构负载等。同时会重点选择电池应用、催化应用案例,进一步演示如何灵活地将分子轨道、投影态密度、局域电荷等工具融入到团簇-载体的分析中。最后会进一步解释何为强基底作用,以及对典型化学体系的影响。下图展示Li-S电池中频繁遇到的Li2Sn团簇的电子结构分析。

团簇在表面、孔道负载会重点介绍

第四节:团簇吸附与催化应用

团簇往往在化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其表面配位以及反应特性直接关乎其性能。本小节从团簇自身稳定性角度出发,演示如何引入覆盖从而提高稳定性,进而选择经典的金团簇表面有机分子包覆,展示利用对称快速引入覆盖层(Sci. Adv. 2015;1: e1500425)。作为催化反应,团簇/载体构型选择以及团簇活性位识别,会通过CO2还原反应等经典反应来形象讲解界面团簇原子分层、混合价态催化、协同催化等概念。建模初始如何基于团簇-载体作用判断可能的活性位是本节的重点,而进一步考虑小分子协同吸附则是难点所在,如下图展示了团簇界面原子诱导了CO2解离吸附(ACS Catal. 2016, 6, 4501−4505)。

团簇包覆(含手性)会有案例拆解

建模往往占据计算1/3的工作量,它决定了计算方法的可选空间,也决定了计算对具体科学问题的相关性与准确性,而非周期团簇与周期性晶胞是两种典型模型。如果您在建模方面有困扰,尤其是经常需要处理带电体系、纳米颗粒等,本次团簇建模小班课可能适合您。欢迎感兴趣同学添加微信(jisuanlaosiji)以获得更全面的课程信息。





团簇建模:老司机课堂10月新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