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DGA|数据治理为什么绕不开数据权责问题?如何确定数据权责?

2023-02-15 10:42 作者:弘博创新培训  | 我要投稿

许多企业在经历过信息化建设之后,自然而然地将数据管理的重任交付给了IT部门,而当企业数据质量产生问题时,高层管理者也往往将其归结为IT部门的责任。然而,企业IT部门真的能够管理好这些数据,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吗?

 


仅靠企业IT部门对数据进行管理是不明智的,要想使企业数据实现效能最大化、使数据治理成果得到充分的沉淀和应用,确定企业数据权责归属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只有数据“所有者”产生对数据的管理意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同时提高企业对数据的管理效率,减少错误成本。

那么,在数据治理项目中,如何对企业相关数据的权责进行认定呢?

1.推行全员参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人员视角看,要实现对企业数据管理文化的有力推行,就要提倡数据质量管理的全员性,让企业上下各层级人员都参与到数据管理工作中来,最终形成一种文化和习惯。同时,可以将数据管理与企业内各部门员工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一定的培训、督导和考核,使数据质量得到持续保障。
从数据视角看,数据的生产、传输、存储、使用、共享等生命周期各个环节,都应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2.角色分配

整体来看,由于企业内数据的来源、用途多归结于业务部门,所以应按业务职责划分,由业务部门承担数据管理工作“大头”。
分解来看,可以划分出以下几个主要的数据管理角色:
●数据所有者:一般是指企业相关业务部门及其人员,他们是生产和使用数据的主体,对数据资产负责。他们需要参与制定数据的标准、规则、政策、流程等管理政策,阐明数据在业务环境中的含义,分配数据的使用权责,并根据企业的数据治理政策和其它规则要求,保证数据标准规范执行,推动业务流程优化改进,促进数据质量稳步提升,最终,使数据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
●数据生产者:一般指数据的提供方,“他们”可以是基层业务操作人员,也可以是系统和设备。他们需要负责执行数据管理规则,按照相关的数据标准和流程录入数据,“生产”数据,并解决相关问题,为其质量负责。
●数据管理者:一般指企业内部,对相应数据进行管理或代管的某组织或个人。他们并不拥有数据主权,只负责执行对数据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运营工作,保证数据质量的稳定。
●数据使用者:指企业内有权申请或下载数据并投入使用的组织或个人。在使用数据时,他们需要充分理解数据标准,并遵循相应的规则、制度和流程,如果发现数据质量有问题,需要及时提出。

3.建立管理机制流程

●管理机制与管理流程:
1)建立数据知识管体系,提高企业上下的数据管理意识,对系统相关数据知识,系统文档、元数据和培训教材进行共享和管理;
2)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和数据管控考核,将数据质量目标纳入绩效考核标准中。
3)要保证数据治理成果的留存,杜绝同类数据问题再次出现,就要形成数据质量问责闭环,对产生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问责定责,并辅以相应的绩效措施,从而推动数据质量管理形成一种文化和习惯。
 
数据治理人才培养

企业要想数据治理工作更顺利地进行,归根揭底来说,一方面企业要有一条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落地化方案,另一方面是数据治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目前各大国内政企均以DAMA数据管理认证为数据治理工作落地化指导,同时也以DAMA-CDGA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P数据治理专家认证为数据治理人才的技能水平合格标准。
DAMA认证为数据管理专业人士提供职业目标晋升规划,彰显了职业发展里程碑及发展阶梯定义,帮助数据管理从业人士获得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下的必备职业能力,促进开展工作实践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形成企业所需的新数字经济下的核心职业竞争能力。
DAMA是全球唯一数据管理方面权威性认证,帮助数据从业者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CDGA|数据治理为什么绕不开数据权责问题?如何确定数据权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