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甲骨文(八) | 女、母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倏言忽语】
象两手交叉、跪坐的女人(有点像今天日本妇女的坐姿)。可见当时妇女主要居于室内活动,从事的是不费力气的活,如织布。金文和小篆还大体保持甲骨文的写法,隶变后差异较大,“两手”不再交叉了。本义为女性,引申出以女嫁人义。
【举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辞》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水》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倏言忽语】
同样是双臂交叉的跪坐女性形象,中间的两点表示乳房。本义为母亲,引申为养育、哺育之意。其它引申义还有女性长辈或雌性,如伯母、母鸡;发端、本源、有所滋生,如酵母、声母。“母”字的隶变和“女”字不同,原本的躯干和弯曲的腿简化为中间的一横,两点变成上下分布,相当于把整个字形旋转了90度。
【举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注:本人非专家学者,仅以此为乐。且甲骨文字解说争议颇多,各执己见。所述者在我,所思者在诸君。若能引得两三人投身甲骨学说,我之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