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集】枝之卷 虹龙洞符卡名

东方四叶集 枝之卷 虹龙洞符卡名
前言
我个人十分喜爱符卡名创作,这算是从符卡创作中更加细分出来的一个领域。
名与实是符卡的两个组成部分,名是文字,实是弹设,两者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符卡」。
ZUN的创造,赋予弹幕以名,名与实结合,犹如绿叶掩映花朵,相得益彰。
仅有文字,则有名而无实,是用来衬托花朵,为弹幕艺术增色的叶片。
所以我将这些空想符卡名的集合叫作「四叶集」。
是夹在书本中间,已经枯黄的叶片。

枝之卷 其一
虹龙洞符卡名创作
枝之卷收录基于原作进行的创作。
本章节是为虹龙洞的每个角色畅想一些符卡名。
而根据重要性的差别,我给不同角色安排了不同的符卡张数。
1-3面的体验版角色,给她们分配了2张符卡;
4-5面的角色,给她们分配了3张符卡;
6-EX面的角色,则会拥有5张符卡的份额。
为什么这么分配?因为2-3-5是素数(
管狐我也把她分配到了1-3面级别里,毕竟《虹龙洞》里她只有EX道中的三张符卡。

BOSS 1
豪德寺 三花

Card 1
招符「猫儿常笑福常来」
三花以招猫为原型,招猫本身是一种吉祥物,被人们寄予招引财富、招来福气的美好愿望,因而她的符卡名也以招福招财为主题。三花名字里的「豪德寺」据说是招猫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而豪德寺的招猫有个特别的叫法「招福猫儿」,因而在符卡前缀里用上了「招」,在符卡名里用上了「猫儿」。
ZUN在《弹幕狂的黑市》里给三花设计的新符卡金符「对三花猫谈小判」,是取自一句俗语「给猫小判」(猫に小判,猫不懂金钱的价值,给猫小判毫无意义,这句俗语的含义也就近似于对牛弹琴),这给了我一点启发,在起符卡名时同样可以用上俗语、谚语。
于是我用上了俗语「笑う門には福来たる」,中文有译作「笑口常开福临门」,多笑笑福气到,招猫本身也经常画作笑眯眯的形象,对这句俗语稍作改动,就成了这个符卡名。


Card 2
缘起物「五德招猫」
要说到ZUN为什么以招猫为原型设计三花,我个人猜想源头可能在他喜爱的作家京极夏彦这里。京极夏彦的《百器徒然袋》系列取材自鸟山石燕的妖怪画册《百器徒然袋》,其中有一篇《五德猫》。在小说中一件招猫成为了案件的中心,而京极堂也大谈了一番招猫的起源与流变,比如:
「民间贩卖的招猫以娼馆为中心流传,那时所有的猫都是举左手的……
明治时期法律修改,娼妓被允许外出,她们开始参拜豪德寺等附近的寺庙,成为了虔诚的信徒
寺庙也就贴合她们的需求,开始制作招猫,然而,娼妓是否想要客人呢?
不,她们想要的是钱,是可以买回卖身契,重获自由的钱。所以,寺庙开始贩售与主流举左手的招猫相区分的举右手的猫,举右手的猫不会招客,而是招财。
钱与客人这两样,一般来说不可能是对立的概念,被分列在一起也很奇怪。然而若是代表了娼妓的期望,不觉得些许说得通了吗?」
且不提小说中的说法是否属实,这确实是一种关于招猫起源、招猫举左手右手的探讨,因而在符卡名中将五德+招猫结合了。
「缘起物」其实就是「吉祥物」,三花的称号就是「商売繁盛の縁起物」,这么看来,某种意义上她可以归于付丧神一类,也就是动起来的物件。鸟山石燕《百器徒然袋》本身是专门收录器物妖怪的画册,所谓「五德」,其实是指炭火上的三脚或四脚炉架,「五德猫」其实是这种物件的猫形付丧神,很神奇吧?


BOSS 2
山城 高岭

Card 1
异气「魑魅之森」
《虹龙洞》中山城高岭有不少和森林有关的符卡,大概是为了照应「山童」作为深山密林中的精怪的特点,所以给她起的符卡名同样以这方面为主题。
同时高岭有好几张涉及山中旋风的符卡,比如 叶技「Green Cyclone」(绿色旋风)、叶技「Green Tornado」(绿色龙卷),她的能力也叫作「操纵森林的气程度的能力」。所谓「森林的气」,也许来源于日本江户时期《和汉三才图会》的记载。
《和汉三才图会》是模仿明代《三才图会》创作的图册,里面收录了许多博物知识与神怪传说,鸟山石燕的妖怪图册有许多是取材于《和汉三才图会》。《和汉三才图会》里将一种来自中国的山中精怪「山臊」记为「やまわろ」(山童),显然在《和汉三才图会》的编纂者看来,日本的山童与中国的山精是同类的妖怪,而中国古籍中认为,山中精怪是山林异气所化,譬如《左传》:「螭魅,山林异气所生,為人害者」。或许正是这种传递链,让ZUN给高岭设定了一个操纵「森林的气」的能力,并安排了与旋风有关的符卡。
承接这个思路,我就直接用上了《左传》里的这段话。我们平常常说的「魑魅魍魉」,据说「魑魅」代表山林中的妖异,「魍魉」代表水泽中的精怪,那么在山童身上用「螭魅」还是可以接受的。「山林异气所生」这句话,拆分为两部分,「异气」成为前缀,「山林」转化为「森」放在了符卡名之中。


Card 2
弹币「幻想乡森林体系」
也许是为了与专精工程的河童对应,ZUN赋予了山童专精金融的特点,《弹幕狂们的黑市》里更是意外地成为了操纵黑市的黑幕。既然有这样的设定,那么金融相关的词汇典故也成为了给她起符卡名的可选项。
结合山童身上森林这一主题,我立刻想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金融、货币、森林这几个元素都具备,适合作为给山童符卡起名的材料。
在《弹幕狂们的黑市》中,出现了名为「弹币」的黑市货币,因而我将它作为了前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地名+森林+体系的结构,稍作调整,将现实地名变为「幻想乡」,就得到了新的符卡名。


BOSS 3
驹草 山如

Card 1
山花「映雪的得抚草」
山如在《虹龙洞》中的符卡名非常有特色,全部取自高山植物(云间草、薄雪草、驹草),她本身的名字和形象也正是来自于驹草。我个人猜测,ZUN可能在这里寄托了一些对于家乡的情感,长野多山,高山原野的景象、高山上的野花野草是他熟悉的事物,这一点也在他的乐评中体现出来。
根据这一特点,我同样为山如准备了以高山植物为主题的符卡名。我选择的是「得抚草」,一种开紫花的高山植物,其名字来源于北海道得抚岛,国内也有叫作「兔耳草」。之所以选择这种植物,是因为我注意到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行的一组《高山植物》主题邮票,展示了包含薄雪草、得抚草在内的多种高山植物。
另外在搜索中我意外发现,原来《宝可梦XY》里冰系道馆馆主「得抚」,这个名字其实就取自「得抚草」,我对这个冰系道馆所在的「映雪市」很有印象,主题音乐特别好听,因而将「映雪」与「得抚草」组合在了一起。


Card 2
名物「缱绻未尽之云烟」
山如的另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龙形烟管,以及她用特殊烟雾影响精神的能力。设定中山如的烟草是百分百妖怪之山出产,在山如的运用下可以用来调动或抑制情绪,山如的普通弹幕也有种呼出烟雾的感觉。
因而「烟」也就成了另一个创作主题,这让我联想到烟草出产地妖怪之山的特殊性。《儚月抄》小说其中一章「未尽之火」,谈到妖怪之山是一座活火山,不时有云烟冒出,在多部漫画的妖怪之山场景中,亦能看到这些冒出的云烟。
妖怪之山的云烟和用山中烟草制造的烟雾,两者结合就构成了这张符卡。「名物」一词意为著名特产,此处指妖怪之山出产的烟草;「未尽之云烟」取自小说章节名「未尽之火」,前面加入「缱绻」一词来进一步渲染云烟缭绕的感觉。


BOSS 4
菅牧 典

Card 1
恶意「狐之呢喃」
在《虹龙洞》中,菅牧典虽然在多个关卡出场,但多是非符,全部符卡都集中在EX关卡道中,可以参考的点不多,因而给她只安排了两张符卡的份额。
「狐之呢喃」直接来自于她的称号「耳边低语的邪恶白狐」。设定里菅牧典擅长抓住心灵的弱点乘虚而入,剧情里她也不止一次进行言语挑唆,刻意挑起争斗,成为了故事中冲突的实际引发者。

Card 2
管狐「管中恶灵的三个愿望」
《虹龙洞》、《弹幕狂们的黑市》里,菅牧典有几张表现「管中狐灵」特性的符卡,如管狐「Cylinder Fox」(圆管之狐)、狐符「管中的邪恶」,弹幕样式也有固定的特点,即在画面中四处反弹的激光弹幕,也许是在表现狐灵在圆管中的活跃运动。
管中狐灵的概念,让我联想到著名的阿拉丁神灯,特别是被封印在灯中的精灵这一形象。解开灯神的封印,他可以让你许三个愿望,这个经典情节也许可以用在管狐身上。设定中听从管狐的建议可以得到财富,但同时也伴随着灾祸,而灯中精灵的原型可能来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中的「镇尼」,这种超自然存在有善有恶,善者能够实现愿望,恶者则会引导人走向邪恶,也能与管狐的特点相吻合。


BOSS 5
玉造 魅须丸

Card 1
玉符「琼曲阴阳玉」
「玉」是玉造魅须丸身上特别重要的元素,「玉造」来自「玉造部」,指古时日本部民制度下,转职从事打造玉器工作的匠人集团,而「魅须丸」读音同「御统」,指将多个勾玉串起来制成的装饰品,三神器之一「八尺琼勾玉」在《日本书纪》里就有「八坂瓊之五百箇御統」这样的别称。由此可见,这个角色真是全身上下都是玉。
也许因为两片勾玉拼合就能得到经典的阴阳图案,ZUN赋予她阴阳玉制造者的设定,《虹龙洞》中她拥有多张与阴阳玉相关的符卡,因而第一张符卡我就打算用上这个设定。
由于「魅须丸」与「八尺琼勾玉」高度关联,我考虑把「八尺琼勾玉」和「阴阳玉」结合起来。有说法认为「八尺琼勾玉」的汉字写法,分别用「琼」表示材质,「勾」表示形状,我觉得「琼勾阴阳玉」不大好听,所以用上了其别称「八尺琼曲玉」,变为「琼曲阴阳玉」。

Card 2
勾玉「神代人造物」
第二张符卡我打算围绕《虹龙洞》四面标题「伊奘诺物质」展开,相信《虹龙洞》游戏刚出时,这个标题令许多人眼前一亮吧?
在秘封专辑《伊奘诺物质》里,梅莉拿出了据说发现于「伊邪那岐板块」的人工产物,故事中对这个物件有详细的描述。这块小石头的特征「说不上像钓钩也说不上像钥匙」,很显然是在描述「勾玉」。而在《虹龙洞》游戏对话中,玉造魅须丸也直接点出了「伊奘诺物质」:
「此地是龙珠的矿场
所谓龙珠,便是自太古时代传承至今的伊奘诺物质
这是远早于人类诞生之时业已存在的
人智无法企及的矿物」
因而根据这些内容,我起了这样的符卡名,前缀直接用上了「勾玉」,而符卡名里结合了主题曲《神代矿石》和「人造物」。


Card 3
「空色勾玉」
《虹龙洞》游戏特别设定,必须从玉造魅须丸那里拿到能力卡「空色の勾玉」,才能克服矿洞中氧气匮乏的问题,进入EX关卡。关于这个「空色の勾玉」,我个人猜测也许是捏他日本小说家荻原规子1988年创作的奇幻小说《空色勾玉》,为《破天神记》三部曲之一。
小说大量取材自《古事记》,因而其中角色大多在日本神话中有所对应。而故事中出现的「空色の勾玉」,也对应着三神器之一的「八尺琼勾玉」,而「八尺琼勾玉」也能与玉造魅须丸相关联。
如果做成符卡,那么应该可以参考能力卡「空色の勾玉」所述提供氧气的效能吧?另外游戏中的符卡「阴阳窒息」或许是与这张能力卡相关联的。


BOSS 6
饭纲丸 龙

Card 1
星坠「流火奔星之舞」
《虹龙洞》中饭纲丸龙的符卡命名有明确的规律,即四字熟语+之舞/乱舞,且内容与「星」相关,ZUN应该是用上了「天狗与流星」的主题。天狗与流星的关系,在《日本书纪》中有如下记载:
「九年春二月丙辰朔戊寅、大星、從東流西、便有音似雷。
時人曰流星之音、亦曰地雷。
於是、僧旻僧曰:非流星,是天狗也,其吠聲似雷耳。」
可见一开始,「天狗」一词就被用于指称流星。所以在起符卡名时,我也主要寻找和星空相关的题材,并仿照四字熟语+之舞/乱舞的形式。第一张卡的「流火奔星」,是两个典故的结合。
「流火」出自《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述的是代表当季时令的特殊天文现象,一般认为这个「火」指「心宿」,其中的「心宿二」(天蝎座α)是一颗明亮的红超巨星,因为其色彩而被称作「大火」,「七月流火」指原本位于中天的「大火」逐渐西降。而「心宿」是东方青龙七宿之一,且其作为龙之「心」,也被称作「龙星」,能够对应上饭纲丸龙的名字。
「奔星」一词在古时用于形容「流星」,在《史记·天官书》里记载:
「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不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这里进一步明确古时会用「天狗」指称流星,这个火光冲天的描述倒是非常像坠地的陨石。
「七月流火」典故里随着季节更替西坠的「大火」,《史记·天官书》中坠地的「天狗奔星」,两者结合也就构成了「流火奔星」,最后按照格式加上了「之舞」。


Card 2
妖星「遥指不动之龙」
第二张符卡我打算以「龙」为切入点,这是饭纲丸龙名字里特别有辨识度的地方。ZUN在《求闻史纪》里借稗田阿求之口,设定了一个所谓「龙神」,然而至今这位幻想乡至高神明依然神龙见尾不见首。但是在妖怪那边,却又有另一尊强大的「龙神」,这就是《香霖堂》21话中提到的「天龙」,故事里森近霖之助发现了妖怪所制作的浑天仪,在浑天仪上记录了许多以妖怪命名的星座,其中北极星被命名为「天龙座」:
「还有,用格外大的文字标注的是天龙座,这是所谓的北斗七星。
天龙一直以来都在注视着某一点,并打算飞去那里,在那一点的星星,便是北极星。
妖怪的星座里北极星是不动之星,也就是指不动明王的夜貌,不动明王——据说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大日如来,不用多说即是能够使妖怪无力化的太阳的化身,在这里为了避免夜里妖怪的百鬼夜行失去控制,于是化为北极星进行阻拦。
天龙好似迟早要吃掉那个不动尊——北极星,企图支配昼夜。
根据记述,预言着几千年后天龙将会有所行动,到那时妖怪的社会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因为妖怪的先见性根本不是人类所能比拟的,所以真是一段令人在意的记述……」
遥指不动尊(北极星),企图将其吞噬的天龙(北斗七星),我很喜欢这种对于夜空的宏大畅想,因而以此为素材起了符卡名。
顺便,也是在这一话,提到了流星和天龙的关系:
「流星呀……是翱翔于天际的龙,天龙的鳞片脱落下来并闪耀得来的。」
这倒是可以和上面提到的,天狗与流星的关系相挂钩,也许ZUN给饭纲丸龙命名时也想到了这一层吧?


Card 3
摄星「宿曜巡游之轨」
最后一张符卡,我考虑以「摄影」为主题。ZUN在《求闻》中给天狗加入了自上至下都热衷新闻报道、制作刊物的设定,而作为其的延伸,又进一步给天狗赋予了「摄影」的特色。射命丸文的老式摄像机、姬海棠果的手机,到饭纲丸龙这边,就出现了扛在肩上的三脚架,显然都是在强调「摄影」。
饭纲丸龙有好几张符卡是以激光形式呈现的,如果说要和「摄影」相关联,我马上想到夜空摄影中极其瑰丽的「星轨」。长时间曝光的相机,将夜空中星星移动的轨迹记录下来,最后形成「星轨」,作为饭纲丸龙的符卡题材还挺合适。
但是光提「星轨」不免单调,我考虑在里面掺入一些其他成分,最后选择了「宿曜」。最早是来自古印度的天文观念,随着密教传入日本,形成了名为「宿曜道」的星辰信仰。「宿曜道」以荼吉尼天为北斗七星的象征,而饭纲权现又与荼吉尼天习合。或许饭纲山的管狐也和密教荼吉尼天相关,因为荼吉尼天是骑白狐之神,还融合发展为了稻荷信仰。
「宿曜道」以荼吉尼天为北斗七星之象征,又能与上面北斗七星与天龙相关联,星星的信仰体系真奇妙呀。


BOSS 7
天弓 千亦

Card 1
「物权横流」
接下来进入天弓千亦的部分,《虹龙洞》中千亦的符卡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没有前缀,这一点特别近似于《绀珠传》中的纯狐。这或许是对千亦能力的一种体现:「剥夺所有权程度的能力」。
我在千亦的考据页也提及了日本研究学者的一些看法:认为彩虹作为俗世与异界的边缘,来到这里的事物被剥夺俗世的各种属性,进入「無縁」的状态,成为不作为任何人所有物的纯粹事物,从而得以在集市上自由交换。
在游戏中,有不少体现千亦这一能力特点的设计,像六面标题就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夜空」,千亦的称号是「无主物之神」,而符卡无前缀,大概也是这方面的体现,因而给她起的符卡都无前缀。
那么接下来才是具体内容,原作中千亦的符卡,涉及物权、市场、贸易、彩虹等等,那么给她起的符卡名自然还是会选择这些主题。作为开篇的符卡我想起得能令人眼前一样,因而想到ZUN在《虹龙洞》里用上了许多四字熟语,我何不同样这样做,又简练又醒目(与给三花起符卡名时有相同的思路)。
在《弹幕狂们的黑市》里提到卡片集市陷入混乱,某种意义上代表物权的泛滥,于是我想到了四字成语「物欲横流」,这个词本身就在反映对物质享受的过度欲望,个人觉得还是很贴合「物权」这个主题的。简单修改就得到了符卡名「物权横流」。


Card 2
「魔彩光的交易之都」
下一张符卡我考虑以「交易」、「市场」为主题,而一说到这个,马上就让人联想到国际化大都市、金融和商业中心。我的家乡在苏南,苏南人眼中的国际大都市、金融商贸之都,那毫无疑问是「上海」了,因而我打算以上海为题材。
正好ZUN早期的创作对于上海青眼有加,并给自己的社团起了「上海爱丽丝」的名称。ZUN认为上海是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相交汇的都市,这个名称就带有梦幻色彩。另外ZUN很早就认可上海的「魔都」称号,所以爱丽丝会有一张符卡叫诅咒「魔彩光的上海人偶」。
爱丽丝的这张符卡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用来当素材非常合适,因而我只是简单改动,用「交易之都」来概括上海。另外「魔彩光」一词本身有五彩斑斓的魔幻之意,还能与千亦彩虹的主题相挂钩,毕竟爱丽丝身上,本身也有「七色」这一设计主题。


Card 3
「百衲拼缀之虹」
从第三张开始,符卡进入「彩虹」的主题。说到千亦身上的彩虹元素,最显眼的自然是她那多块色彩拼缀而成的服饰,估计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都会有「太潮辣」的印象。
那么我在千亦的考据页提出的猜想是,这种服饰有可能取材自佛教的「袈裟」、「百衲衣」。「百衲」指的是多块布片,早期僧侣崇尚简朴,吃穿用度主要通过化缘乞讨所得,将乞讨得到的破布片拼缀成的僧服,即为「百衲衣」;「袈裟」(Kāṣāya)一词是梵文音译,原本指地上的杂草,而后含义延伸为指「杂色」、「不正色」,符合破布拼缀的服饰色彩杂乱斑驳的特点。而千亦和佛教又是有一定关联的,特别是她的姿势,ZUN称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姿势是「回归于无的姿势」,不过在佛教里,这个姿势更多是指释迦牟尼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经典造型,所说第一句话即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从服饰里得到了这些素材,接下来我就开始考虑如何把「百衲衣」和「彩虹」结合。彩虹本身也是七种色彩构成的整体,和「百衲衣」一样是杂合不纯的事物,七色布片拼缀成的彩虹服饰,这是我对于千亦服饰的概括,因而根据这个思路,将这张符卡定名为「百衲拼缀之虹」。


Card 4
「全部成为无」
最后两张符卡,我使用了同一个素材,那就是森博嗣的推理小说《全部成为F》。
之所以选择推理小说,是因为ZUN本身是个推理小说迷,经常在作品中使用各种推理小说的典故,例如《无人生还》、藤木禀《上海幻夜 七色的万华镜》、京极夏彦的一些列作品如《魍魉之匣》、《涂佛之宴》等等。
那么在《虹龙洞》里,ZUN给千亦安排的第一张符卡「向无主的贡品」(無主への供物),就是取自中井英夫创作的推理小说《献给虚无的供物》(虚無への供物)。之所以选择这本推理小说,一方面可能是名字上直接和「无」相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本小说里对于色彩的运用,仔细研读小说,你会发现作者给小说中登场的「冰沼家」成员,都给安排上了颜色,从先祖「光太郎」开始,「冰沼家」成员分别有赤司、橙二郎、黄司、绿司、蓝司、苍司、紫司郎,妥妥是一个「彩虹家族」,能够与千亦身上的彩虹主题对应。
那么遵照这个逻辑,我同样开始寻找一本包含彩虹元素的推理小说,正好之前我在回顾老番时,重新看了一遍《全部成为F》及其同名改编动画,一下子就找到了符合我需要的作品。《全部成为F》里所有的章节都用颜色来命名,分别是白色的见面、青色的再访、红色的魔法、褐色的过去、灰色的境界、彩虹色的目击、琥珀色的梦、深蓝色的秩序、黄色的门、银色的真相、无色的周末。动画里各集对颜色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不过依然保持了每一集都包含颜色的特点。且小说和动画都以「无色」结尾,非常契合千亦「无」的主题。
那么归纳整理后,我确信《全部成为F》是能够满足创作需要的素材,实际起名就很简单了。ZUN将《献给虚无的供物》转化为「向无主的贡品」,是直接在名字上操作,我也就借鉴这个思路,直接在名字上将《全部成为F》变作了「全部成为无」。
顺便这也是在对应《虹龙洞》里千亦的台词:
「勇气可嘉的渎神之人啊
彩虹即将消散
最后就让你的生命也归于虚无(神明)吧
一切到此为止!」


Card 5
「七色的过去,无色的终末」
终符我依然使用了推理小说《全部成为F》作为素材,《全部成为F》的动画标题,包含有「虹色的过去」、「无色的周末」章节,虹色、无色,非常契合千亦身上的元素,因而我直接拿来组合成了符卡名,自然界中的白光不正是七色光杂合而成的嘛。
之所以要把虹色变为七色,是因为原作小说中提到的一种说法:7是最孤独的数字。小说中的解释是,若把1-10十个数字分两组,每组所有数字相乘,则不存在令两组乘积相等的分法。其原因为其中一组必然有7,而10以内除1和7外没有7的因数和倍数,故7是最孤独的数字。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因而特别强调了一下「七色」。
顺便,千亦在《弹幕狂们的黑市》里多了个称号「难道说被孤立了?」,这倒是和小说中「7是最孤独的数字」的说法对上了,冥冥之中自有7意了属于是(


BOSS 8
姬虫 百百世


Card 1
钻地「Death Tunneler」(死亡掘进者)
来到最后一个《虹龙洞》角色,EX关卡BOSS姬虫百百世。在原作中百百世的符卡包含虫、蜈蚣、采矿挖掘等主题,我也打算根据这些主题给她创作符卡。
那么第一张符卡我结合了挖掘和巨虫这两个主题。之所以这么处理,源于我从蜈蚣的长条身形联想到了其他传说中的长条巨虫,而且这些传说生物还都有钻地的特性。
我首先想到「蒙古死亡蠕虫」(Mongolian Death Worm),这个传说中生活在戈壁沙漠,能够喷毒放电的凶恶生物还挺有名气的,而且蒙古死亡蠕虫还可能启发了一些西方作品中的怪物,例如《沙丘》中的沙虫、克苏鲁神话体系中的钻地魔虫。我将「死亡蠕虫」和「钻地魔虫」都用到了符卡上,给前缀用上了「钻地」,名称中用上了「死亡」。
「钻地魔虫」有一个称号「地底掘进者」(Tunnelers Below),「Tunneler」本身有隧道挖掘机的意思,可以和百百世身上采矿挖掘的主题契合,因而将其使用在了符卡名中。


Card 2
采掘「Drilling to Hell」(直至地狱的钻井)
ZUN在《虹龙洞》中给百百世设计了许多以采矿挖掘为主题的符卡,采掘「不断累积的矿山废石」、采掘「Mine Blast」(矿山爆破)、采掘「妖怪们的盾构法」全都与这一主题相关。第二张符卡我继续使用这一主题,前缀也自然定为「采掘」。
《虹龙洞》EX关卡标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指末世的采掘」一听就很帅气,我考虑用这个关卡标题为起名的素材。而联想到世界上著名的挖掘工程,我马上联想到了前苏联科拉超深钻井,这个钻井工程因为都市传说而名噪一时,说什么钻井工程钻透了地狱云云。诚然,关于这个都市传说的来龙去脉已经有不少深入的评析了,但钻透地狱果然还是很帅气啊!


Card 3
大蜈蚣「毒物界的巨人」
《虹龙洞》里ZUN给百百世设计了两张「大蜈蚣」符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大蜈蚣」显然与藤原秀乡退治三上山「大百足」相关。《太平记》原故事中,「大百足」足足绕山七周半,可见其体型之巨大。
我打算参照ZUN的做法,用「大蜈蚣」为符卡前缀,而符卡名则要凸显其「巨大」的特点,于是我联想到了现实中存在的最大的蜈蚣种类——巨人蜈蚣。据说最巨大的类别,加拉帕戈斯巨人蜈蚣、秘鲁巨人蜈蚣等能达到40厘米,如果真的在现实见到,那还当真是宛若妖魔的存在了。
某某领域的巨头、大拿会被冠上「某某界的巨人」的称号,我觉得这个说法正好可以拿来用,形成一种双关:既指蜈蚣在毒物中的重要地位,又指巨人蜈蚣这一具体种类。


Card 4
蛊毒「千紫万红·百足夜行」
蜈蚣作为一种知名毒虫,其毒性可以说是典型特征,在原作百百世符卡里就使用了多个「蛊毒」为前缀的符卡。考虑到这一点,我也打算安排一张以「毒」为主题的符卡。
在三上山「大百足」的传说中,并没有太多关于毒的成分,这只巨大蜈蚣单纯是身形巨大、外皮坚硬,所以我考虑了其他和毒有关的妖魔传说,最后想到了酒吞童子的故事。故事中酒吞童子为首的大江山恶鬼饮下对于鬼来说是剧毒的「神便鬼毒酒」,疲软睡着后被斩杀,这似乎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和毒有关的材料。
而说到酒吞童子,我想到可以联系FGO里酒吞童子的宝具「千紫万红·神便鬼毒」,这个宝具名本身很华丽。「千紫万红」这个四字熟语形容色彩纷乱,用在和毒有关的事物里,大概形容毒性令人迷乱的特点吧。
「神便鬼毒酒」我不打算直接使用,既然是和鬼相关的题材,我想到经典的「百鬼夜行」,「百」这个字眼可以和「百百世」的「百」相关联,其实也就关联「大百足」的「百」,因而我做了简单的处理,「百鬼夜行」变作「百足夜行」。


Card 5
「巨虫时代的圣歌」
前一张符卡落脚点在名字里的「百百世」,这最后一张符卡的着眼点我放在了「姬虫」上。
街机STG玩家大概一下子就能明白,「姬虫」显然是取自《虫姬》,CAVE以虫类为题材的经典之作。ZUN安排的终符「虫姬殿下的闪耀忙乱的日常」,恐怕也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捏他。
所以我也打算用《虫姬》游戏梗为题材,并看上了其知名弹幕梗「圣歌」,这个梗出名且特征明显,极度密集的弹幕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可惜背景音乐估计不好配合。
《虫姬》的故事中设定了巨大虫类「甲兽」,我由此想到历史上巨虫的时代——石炭纪,随着地球含氧量提升,登上地球的节肢动物体型极为巨大,巨型马陆体长达到3米、巨脉蜻蜓翅展达到1米,是个名副其实的「巨虫时代」,可以照应上《虫姬》故事里的巨大虫类。
最终两者结合,我将这张符卡定为「巨虫时代的圣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