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响、意义”类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2022-03-16 14:40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一、题型特点:

该类型题目很常规,一般问法有影响、作用、意义、价值、贡献、功绩,其中贡献、功绩一般涉及历史人物。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在历史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等等。与作用、影响相比较,意义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故作答意义类题目时,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二、解题思路:

1.影响(作用):看题目有没有限定词要求回答积极还是消极影响,如果没有一般情况就需要正反两方面来说。但下述情况需要注意:题目只要求回答影响,但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本身就是消极的,如人口膨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那么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一般从消极影响方面去组织答案。如果材料描述事件是正面的(如成功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一般从积极影响方面去组织答案。

(1)限定性设问,如有何积极影响/作用,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作用,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作用如何,对世界或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作用如何等。

第一种: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经济影响(作用):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思考。

主要分析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综合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政治影响(作用):可从阶级、政权更替、政治格局、制度调整、政策制定、后世思考。

主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

国际关系影响:主要分析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

文化影响(作用):可从文化素养、文化水平、思想发展、对后代影响思考。

思想文化影响:主要分析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会推动国家的统一或民族团结、是否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与社会客观需要相适应等。

第二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第三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提供经验/教训/借鉴等。

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意: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

(2)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影响/作用,其历史影响/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2.意义(价值)

(1)宽泛性设问从全国卷的参考答案来看,只要题干中要求回答意义(价值),基本上都是谈正面或者积极的影响(作用)

(2)限定性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世界意义,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

意义类题目的作答模式: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等。作答意义类题目要注意两点:首先,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由部分整体、由国内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其次,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点一般包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即主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思考。注意考虑主体,即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思考。

3.贡献(功绩)

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般方法是要结合材料分析人物的属性,如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模范人物等,明确人物属性后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并在组织答案中应当结合人物属性有所侧重。

此类题在答案组织中,一般句式为“…………”(如促进/推动/提高/强化/形成/创立/加速/维护/壮大/打破了……)有助于……有利于……”……产生消极/积极影响……作出……贡献……提供经验/借鉴等。

三、经典模拟:

1.(2021·广东东莞高三测试)(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39月,清廷发布上谕:现振兴商务,应设立商部衙门。商部成立后,下设的保惠司主要管理其下属的各商务局、商务所、商务学堂、招商工作以及负责外国优秀人才的选聘等事宜;通艺司则主管机器制造、铁路、轮船、开矿等工艺技艺;会计司则主要负责对货币、银行、度量衡等的监管。1903年《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和1906年的《奖励商勋章程》相继问世。清廷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联合的商会组织,工商界人士同时指出商会的成立内可与政府通商人之情况,外可与各国持商务之交涉;此外,清廷还创办商务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新式商业学堂。1903年,清政府颁布《商人通律》;之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商部奏准颁布《矿务暂行章程》规定洋商如愿附股,即为甘认此章程,一律遵守勿越,规范了矿务的创办与开采等的基本原则;1906年颁布《破产律》规定了政府对于破产企业的基本处理原则;此外还颁布了一些奖励创办和发展工商业的章程。

——摘编自何军国《试析清末新政与

晩清国民经济近代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清政府调整工商业的意义。

答案 (2)意义:推动了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近代化;为近代中国培养大批经济人才;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经济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2.(2021·广东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4月测评)(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前工业社会,英国的新居原则要求年轻的夫妇应该在自己的屋檐下自力更生地开始婚姻生活;居家帮佣和学徒制传统则限制人们进入婚姻。从1770年开始,随着物价上涨,农场主发现让雇工搬出去自己生活要便宜得多,独身率和结婚年龄都随之降低。农业和工业经济部门的发展给无产阶级工人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从而也提供了自由进入婚姻的机会。工厂制的发展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大量使用童工的纺织业工业区,早婚率和生育率要比农村地区高。至19世纪,许多工业城市的住房紧张且租金不菲,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居住的现象十分普遍,传统的新居原则被打破。

——摘编自傅新球《工业革命时期英国

人口增长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19世纪英国家庭生活变化的影响。

答案 (2)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就业形式,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发展;婚姻家庭观念发生变化;有利于人口增长。

“影响、意义”类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