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有斐豹
列国人物底片之斐豹
斐豹,晋平公时军奴。所谓军奴,顾名思义即军中奴隶,是最低等的阶层。军奴制是春秋战国一种最不人道的制度,军奴必须符合四要件:第一必须登记奴籍,因登记奴籍的本子为专用红色,故亦称“丹书”,作用相当于户口本,一查就能认定军奴身份;第二一天二十四小时干活或睡觉,必须带上手铐脚镣,有专门军士看管,平时军中干活苦脏累,战时冲锋在前当炮灰;第三唯有绝对听话,看管军士只要认为你不听话,不用报批就可以直接将你搞成非死即残;第四军奴身份是世袭制,除出现国君特批外,一般均世代为军奴。军奴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战争中抓获的敌国俘虏,二是本国犯了重罪之人及受牵连的家属。斐豹成为军奴属第二种情况,而且运气还相当不错,因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被时任晋国中军统帅的范匄看中,留在身边做了勤务兵。

督戎威武
前552年末晋平公为使驱逐栾氏一族增加胜算,把栾氏中的中坚栾盈派往外地筑城,晋平公没有想到这一招是一把双刃剑。支开栾盈确为驱逐栾氏扫平了障碍,但也为栾盈反攻倒算埋下了祸根。果然前550年,栾盈在齐庄公的帮助下,秘密回到离绛城仅六十里的栾氏老巢曲沃,那里有栾氏武装和拥护他的百姓。栾盈带领曲沃武装利用地缘优势夜间突袭都城绛城,绛城守军毫无防备一时失守,晋平公只得率领百官将大本营移居固宫,指挥剿灭栾盈的军事行动。
所谓固宫,原为晋襄公的别宫(在今山西侯马),因宫城高大坚固而得名。这固宫只有南北两个关口,易守难攻。栾盈手下一位非常厉害的战将名叫督戎,对栾盈夸下海口说属下愿分兵一半,独自攻打南关,恩主可率领诸将攻打北关,看看谁先攻入。督戎真不是吹牛不上税的主,此人上视阵中厮杀为上好的鸡血,凶神恶煞般阵中横冲直撞是常态,晋军中“督戎威武”声名远播,无人不晓。督戎何栾盈约定后便手持双戟(古代一种矛、戈合一的长柄兵器,可刺可砍)杀气腾腾来到南关察看地形,只见他驾着战车在关外来回飞驰,威风凛凛,犹如黑煞神下界,连守城将军赵武也赞叹不已。老赵这一赞叹不打紧,惹得手下二位骁将及不服气。一位解雍,一位解肃,是一对亲兄弟,都使得一手好长枪,在晋军中名气也不小。这二位见主将对督戎赞叹不已,不服地说督戎虽然威武,但总没有三头六臂吧,我兄弟虽不才,却愿领兵下关,活捉那厮献功!赵武忙说既如此,二位小心在意,万不可轻敌!二将披挂停当飞车出关隔着堑壕大叫你就是督戎将军?可惜跟了叛臣,枉费一身好功夫,不如早早投降归顺主公,免得废了你一付好皮囊!督戎一听大怒,用双戟撑地两手用力一按,身体腾空而起,飞过堑壕那边去了。
解氏兄弟见状大吃一惊,赶紧靠拢挺双枪直奔督戎刺来。督戎不慌不忙,一戟把解雍的驾马龙骨打断,幸好解雍敏捷,腾地从战车上跳下。不料马也知道害怕,解肃的驾马居然被督戎那一戟吓傻了,光叫唤不迈步,解肃只得跳下战车,与解雍一起夹住督戎攻击。督戎毫无惧意,两柄长戟使得密不透风,解肃不知轻重一枪刺来,被督戎用戟一拉,啪的一声手中长枪断成两截,解肃惊出一身冷汗,丢下破枪扭头就跑。这解雍一看吓得双腿发软,被督戎一戟刺翻。督戎见解雍翻了,便丢下他径直去追解肃。不料这解肃跑功十分了得,没几下就奔到关门下,上面放下绳索飞快地把解肃扯上城墙去了,督戎一看没法子,又立马倒回头来对付解雍,奔到解雍倒地之处一看,连人影也没了,原来早被军士救入关了。督戎气得脸都绿了,大叫有本事的多叫几个出来,老子一并战了,省得费事!关上却是任凭督戎怎样扯破嗓子,无人理会。
当天夜里解雍伤重而亡,赵武惋惜不已。解肃见哥哥就这样没了心里痛得不行,一股复仇怒火占满了胸腔,主动向赵武请战说明日末将和督戎决战报杀兄之仇,即便死,不足惜!这时另一将军荀吴说我手下有一老将牟登,两个儿子牟刚、牟劲,均有千斤之力,现在晋平公身边任侍卫,我今晚便让牟老将军把儿子叫来,明天随同解将军一同出战,三对一难道又会输?赵武说这样再好不过了,你招呼牟登去吧。第二天一早牟刚、牟劲前来向赵武报到,赵武一看这二位果然面目狰狞绝非善茬,心里稍安。
解肃和牟氏兄弟饱餐一顿,开关而出。督戎早把堑壕给填平了直接在关下待战,见三人如猛虎下山直冲过来,督戎大叫爷爷在此,不怕死的统统过来!三人并不搭话,一支长枪两柄大刀闷头一起杀向督戎,恨不得一口将其吞了。好督戎果然威武,以一敌三越战越勇,一双长戟在手中抡得呼呼作响团团寒光。牟劲一不小心着了督戎一戟立时拍得稀烂,牟刚一看大喊着冲向督戎,无奈督戎戟风如箭,牟刚无法进得半步。城头牟登一看不妙,赶紧一面让人鸣金,一面亲自冲出接应,好不容易把牟刚、解肃接进关去。督戎强攻,关上箭、石如雨砸下,军士伤亡不轻,唯有督戎左右腾挪,毫发无损,的确威武!
军奴要价
赵武眼看连败两阵,看来自己是没有办法对付督戎了,不得不把这个不幸消息告知一直不离晋平公的主帅范匄。范匄详细听取了赵武交战情况汇报,忧虑重重的说一个督戎尚且不能胜得,如何能够平了栾盈之乱?当天夜里,范匄脑海里总是出现督戎在阵中挥舞双戟如入无人之境的模样,呆坐在烛光下无法入眠。这时勤务兵斐豹忽然叩首一拜说元帅心怀忧虑,莫非是为了督戎之事?范匄心想,这小子脑袋瓜的确好用,居然能揣摩出老夫心思,看来当时老夫把这小子弄来做个勤务兵,还真没看走眼。范匄知道,这斐豹是受到屠岸贾一案牵连才没官做了军奴的,范匄还知道屠岸贾所作所为根本和斐豹没有半毛钱关系,只因斐豹老爸是屠岸贾手下骁将斐成,这事就这么简单也这么没道理可讲。列位看官,在下有必要在此简单交代一下屠岸贾。屠岸贾是在晋景公时制造晋国赵氏灭门惨案的元凶,屠岸贾本想对赵氏斩草除根,但未遂。故留下了历史上着名的赵氏孤儿这段公案,这位赵氏孤儿恰巧正是守卫固宫的将军赵武。十五年后晋悼公为赵氏冤案平反,恢复了赵氏晋国公族待遇,下令在武科场将屠岸贾乱箭射死,斐家被没官为奴,斐豹也拜老爸所赐享受军奴待遇。
再说范匄见斐豹一眼看穿自己忧虑所在,便问斐豹你如果有办法除了督戎,本元帅当有重赏。斐豹要的就是范匄这句话,听后一双眼睛充满期许地望着范匄说小人身为军奴名在丹书,即便有冲天之志也绝无希望讨个出身,元帅如果能够把小人之名从丹书上除掉,小人一定力杀督戎,以报元帅大恩。斐豹之所以敢狮子大开口,一把就要了解除奴籍这个天价,是因为他知道范匄既担任中军元帅,也是执掌国政的重臣,为晋平公的老爸晋悼公恢复霸业做出过非凡贡献,为晋国刑法建设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只要范匄在晋平公面前提议解除自己奴籍,晋平公必定会特批照准。果然,范匄没有半点犹豫,大包大揽的说你如果杀了督戎,老夫一定请晋候将你一族丹书统统烧毁,解除你奴籍,并提你为中军牙将(中军中级军官)。斐豹一听激动得浑身发抖,打着颤音说元帅说话可千万不能失信呀。尽管范匄感到斐豹十分可笑,但是心情还是能够理解的,于是信誓旦旦的说如果老夫失信就象这西下的太阳一样消亡!斐豹得到范匄的重誓,纳头便拜,拜毕也信誓旦旦的说小人一定杀掉督戎,如果不成,小人项上人头元帅只管拿去!
范匄说那成,不过你要调用多少战车和兵士?斐豹说不用一车一卒,小人原在绛城就与督戎相识,我俩经常互拼力气睹胜负,这人持勇暴躁,最喜欢单打独斗,若用战车兵士难以取胜,小人宁愿独自下关,自有杀督戎之计。范匄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小子不会为了逃脱军奴命运,放下关去便黄鹤一去不复返吧。于是范匄一把拉住斐豹说你莫非想一去不返,逃之夭夭?斐豹赶紧说元帅尽管放一百个心,小人上有七十八岁老母,下有幼儿娇妻,怎么敢罪上加罪,做这等不忠不孝之事?如果逃跑,亦如西下的太阳!范匄这才放心,好酒好肉让斐豹饱餐一顿,赏精制铠甲一副。
督戎受死
第二天一早,斐豹将铠甲贴身穿好,外套一件练袍,头戴韦弁(一种战时专用礼冠),脚穿一双麻鞋,腰藏一柄锋利匕首,手提五十二斤铜锤,扎缚停当,前来向范匄辞行说元帅,小人此去若杀得督戎便凯旋而归,若杀不了便以死谢罪,决不两存。范匄赶紧安慰说斐豹言重了,本帅将一同前往,看你立功!说罢,吩咐司机驾过战车,把斐豹拉上一同往南关疾驰而去。
来到南关,赵武亲自介绍情况,告诉斐豹这督戎十分了得,已经连折我们二将了,你可要千万小心了。范匄在一旁忽然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认为斐豹必胜有点玄,便对大家也是对斐豹说今日斐豹单身赴战,就看晋候福分啦。话音刚落,关下督戎大叫有种的赶紧出关与老子一战,别总像个缩头乌龟算个屁呀!斐豹赶紧应声高喊督戎你小子还认得斐大否?原来斐豹家中排行老大,与督戎交往时素来就是这么叫着。督戎抬头一看大叫好你个斐大,做了军奴还嘚瑟个鸟!斐大今天还敢下来赌一生死否?我督戎念在当年情分上就算看得起你,奉陪一场如何?斐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立马回应说别人怕你,我斐大可不怕你!你赶紧把兵车退后,我们两个只在地上双手对双手,兵器对兵器的单打独斗,不是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你活,也落得个英名永世!督戎也不示弱说这活正合我意,废话少说,赶紧下关一战!
随即督戎将军士退后,这边关门开处也只放斐豹一人出关,两个人就在关下厮杀起来。一个铜锤飞舞,一个双戟轮开,招招尽杀向要害处,就这样大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只看得人心惊肉跳。这时斐豹忽然大喊一声我一时内急,请求暂停!督戎哪里肯听,挥舞双戟自不停手。这斐豹看见西边空处有一矮墙,找个空隙飞奔而去,督戎大叫小子哪里去?随后急步赶来。范匄在城上看见督戎赶得紧,心里直捏一把汗。原来斐豹使的是诈,督戎还未赶上他便突的跳过矮墙,墙外督戎见斐豹跳过矮墙,不假思索便跟着跳过墙去,心想斐豹只在前面。不料斐豹跳过矮墙便藏在一颗大树后,督戎根本没有介意,只管往前赶。斐豹见督戎从大树边通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出来,高举五十二斤铜锤狠狠砸在督戎后脑勺上,立时脑浆四射扑地便倒,临死时还顺便飞起右脚,将斐豹胸前铠甲蹭掉一块。斐豹暗自心惊,想要不是这一锤砸个正着,被这小子一脚踢中,岂不一命呜呼?斐豹迅速从腰间抽出匕首,把督戎首级割了下来提在手里,跳出墙来。范匄看到斐豹手上提着血淋淋的人头,知道得胜,立马大开关门。解肃、牟刚引兵冲出关来,栾军见督戎死了,一时崩溃,被解肃、牟刚杀得尸骨遍地血流成河,逃过这一劫的仅有十之一二。
范匄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被斐豹拿下,仰天沥酒高呼此乃晋候之福也!随后满满斟上一杯酒,亲自赐给斐豹喝了。斐豹喝后,范匄立马带着他去见晋平公。晋平公听到督戎受死,斐豹功不可没,当场赏赐兵车一乘(即四匹马,一辆战车,三名车上甲士,一百名侧翼护卫士兵),记一等功一次。随后斐豹配合赵武、旬吴和笵鞅奋力围剿栾盈大军,栾盈又一骁将栾乐被斐豹斩杀,栾军元气大伤,损兵折将,栾盈几乎面临绝路,还好魏舒(晋国大夫,军事改革家,与栾盈父辈私交甚好)动了恻隐之心,网开一面,栾盈才得以活着逃回曲沃。晋平公见栾盈之乱平息,便和范匄等一干重臣回到自己的办公地,找出丹书,把斐豹一族二十余家的奴籍统统烧毁,范匄也不食言,将斐豹任命为中军牙将。
斐豹能侥幸从奴隶到将军,对他来说无异于从万劫不复的深渊火箭式升到了风光无限的顶峰,表面看来几个偶然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则范大元帅偶然看中斐豹体格和机灵,留在身边做了勤务兵;二则范大元帅为督戎之事纠结时,斐豹偶然多了一嘴,以解除奴籍之条件双方成交;三则晋平公驱逐栾氏时把栾盈外派,酿成栾盈最终举兵造反,使得斐豹有了斩杀督戎的机会。然细细品味,上述偶然仅仅是个药引子,如果范大元帅不打破框框用人,斐豹一个军奴再有本事也轮不上出头,如果范大元帅不敢触碰晋平公绝不以解除奴籍为条件之底线,那么宁愿拖以时日海选战将,也不会答应斐豹解除奴籍的高价条件,这个范大元帅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外因。斐豹知道眼下的主要矛盾是要解决督戎这个大刺头,所以才敢开出解除奴籍这个高价,斐豹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在阵斗而在独斗,更知道督戎也好这口,可谓是真正知己知彼,这才是斐豹能够咸鱼翻身的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看来古人也懂得辩证法,斐豹事件一定是辩证法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