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

2023-07-07 15:32 作者:日青老师说政治  | 我要投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混易错辨析

一、判断题

1.中国的民主革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面临的崭新的课题是党的建设问题。(   )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5.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了“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

7.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9.到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基本国情。(   )

1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3.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14.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

15.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17.剩余价值学说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9.俄国十月革命首次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

20.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性质就变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

21.“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

2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

2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

24.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   )

2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

26.社会主义理论决定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进步。(   )

27.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   )

28.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向。(   )

2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3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

31.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

32.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________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3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36.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启蒙了成千上万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  )

37.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   )

38.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地完成了中华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39.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

40.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