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抽丝计划#037 不管是商业还是艺术 都必须严谨

2021-01-27 23:01 作者:_Qin_  | 我要投稿

  说起来,既然是故事,就是要讲给别人听的,按理来说是不存在压根就不想传播的故事吧,那么艺术电影也并不是不想卖座,被更多的人欣赏,只不过是打心眼里不想落入俗套,不甘心顺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思路走,想要表达自己独到的审美和想法。如果说能够用经典形式的方法讲一个深刻复杂回味无穷的故事,那岂不是更加上流。

  所以这些年在豆瓣等广场上讨论一些电影俗不俗套到底是在讨论什么?关键点不在于俗套,在于人物、场景和情节是否在作者创造的世界规则里完美自洽吧。

  说到这就说到了关于定位观众的问题,说到电影都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类型的标签,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能分出百十种来,但总体来说,不管你的故事多么新颖,都可以归结到某种类型中来,那么一旦进入了这种类型,就得接受这种类型下通用格式、基本规则的束缚。如果你希望这个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就得从一开始就引导观众进入这种类型常规的思维和情绪里来,也就是说,不要故弄玄虚,要投直球。

  如果一部影片能得到适当的宣传推广,观众来到影院时都是满怀期待的。用营销人员的行话来说,就是观众已经被“定位”。“定位观众”是指:我们不想让人们茫然无知地来看我们的影片,不知知道该期待些什么,迫使我们不得不利用前二十分钟的银幕时间来为他们提供线索,将其导向必要的故事心态。我们要让他们在落座之后便聚精会神地表现出一种我们意欲满足的热切胃口。

  对观众的定位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莎士比亚没有把他的戏叫做《哈姆雷特》,而是叫《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喜剧却采用了《无事生非》和《皆大欢喜》这样的题目,于是在环球剧院的每天下午,他的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或哭或笑,或悲或喜,便已经有了一种心理定势。

  像不像“标题党”,当然这里说的,和”标题党“最初含义里的那种题文不符刚好相反,意思就是在标题上就不搞意境,不讲艺术,讲的就是直白和吸引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想,这种”直球”倒是一种尊重观众,为观众负责的做法?想想在不讲究KPI的早些年,最符合营销策略的内容生产商竟是《知音》。


  讲故事,或者就是说电影,跟绘画、雕塑不同,它是时间的艺术,是通过时间来表达变化的艺术,所以,就要尊重所有时间艺术的通用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铺陈,在结尾处需要有个高潮。

  除非你创造了高潮,否则你便没有故事。如果你未能实现这一诗化飞跃,以臻于一个辉煌的绝顶高潮,前面的一切场景、人物、对白和描写,都会沦为一个复杂精巧的打字练习而已。

  这真的是本工具书,其实并没有太多想法的碰撞,之后换一种方式,归纳总结看看吧,像写复习笔记那样。

抽丝计划#037 不管是商业还是艺术 都必须严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