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圆形为设计元素的景观案例|Needle景观案例分享:第五十期

2022-05-15 06:11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Vol.50

以圆形为设计元素的景观案例

我们用大小不一的圆将条形景观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三个不同的休闲趣味景观场所:西侧下沉式的篝火聚会场所、中间环形小丘小道、东侧圆形迷宫墙。

该项目是由Jaemee Studio在位于康涅狄格州东哈达姆的I-Park基金会的艺术家驻留期间设计和安装的,其灵感来自于漂浮在八里河附近池塘中的睡莲,促进游客与不朽的大自然进行丰富而有趣的互动。

委托方希望在这个公园里有一个构筑物能够延续或者收束政府大楼的对称轴,在这里营造一个面向大楼的构筑物。安澜湖公园是一个城市新区的公园,周边的居民没有太多的休闲步行的去处,而这里则是居民游憩的一个便利选择。如何平衡居民需求和政府形象需求之间的平衡,是这个项目的难点和激发点。景观规划设计师在安澜湖公园中心设置了一个大水面回应这个公园的主题——水,同时在围绕水面的四周安排了儿童岛、游廊、亭榭等功能,树环的场地则处于场地最南侧。

设计师在传统林荫道的层面上添加了新的“黄色圆圈”,作为休闲雕塑座椅,可供就坐、集会和玩耍,为林荫道带来额外的体验。每组座位均由设计团队和Lemon Collection公司合作完成,包括4个悬吊在斜梁上的圆形椅子。“黄色圆圈”带来了不同形式的座位:人们可以在一个圆圈内躺下、爬上圆圈,或者在圆圈中间行走。这些圆圈以不同角度被放置在一个细柱上,在夜间会被灯光照亮。由此,这些黄色圆圈在哈代拉的市中心成为了塑造场所的视觉标志。另一项独特的置入是贯穿道路始末的游戏木桩。跷跷板中常用的木板和木桩被放置在草丘中,带来有趣的游戏体验。老榕树形成的天然荫蔽则带来了更多驻足停留的方式。

大兴公园1期试图创建一个复兴传统亚洲造园文化的公园空间。设计利用了圆形的设计语言来设置平面元素。一个黑白相间的花岗岩石丁组成的硬质景观区域连接到建筑体及其视觉重量相等的圆形转角广场上。27个巨石及其配对的小圆柏定义了这个圆形广场的边界。这些巨石同时也作为满足临时停车要求的挡车石存在。

项目本质上是花园与农业的相互统一。橘子树、杏树、网球场和住宅彼此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Marina Alta私人花园在日常使用中的精妙之处,让周围环境变成一种纯净、亲切、几何型的视图,让规整的结构与自然融合。因此,围绕着‘Jardín in the Marina Alta’的农业景观是这片广阔土地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和周围的田野一样,干燥的石头边界围合内部种有树和本地植被的圆形区域,构成花园不同的高度层级。因此也可以说,在农业中使用的特色结构现在被Pepe Cabrera应用到了花园的结构中。


艺术家Olafur Eliasson希望这座圆桥Cirkelbroen能够成为哥本哈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Olafur Eliasson告诉gooood,Cirkelbroen让人们跟贴近水,并鼓励人们在此放慢脚步,休息一会儿。


“我希望圆桥成为一个聚会场所,成为一个约会能说到咱们桥上见的标志地点”,Olafur Eliasson继续说道:“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我常常使用短暂的材料比如风,雾,流水。所以在哥本哈根有机会创造桥梁这样稳定,永久的结构对我来讲是特别的,也让我倍感自豪。”



建筑师在广场中间化了一个直径40米的大圈,并用一圈半透明的玻璃廊架包围,圈内的空间可作为书籍展览,美食展览,艺术展览等公共活动的空间。圈外的广场空间满满的点缀上了大小不一的圆形花园。人们可以在里面任意漫步,坐落休息,欣赏花树。

设计为周边的拆迁安置居民在场地中找到一种关系,联接过去和未来。以代表中国传统园林的“圆形”几何母题,经过设计的组合和变形,在平面和立面空间上不断变化延伸,环环相扣。解决空间连接的同时,分化出众多相互咬合嵌套的功能板块区域。在无限幻化的“圆”中,将555棵乔木作为优秀的基底条件和城市更新的见证者予以保留。

该项目地处于文化古迹范围内,就意味着从设计一开始,就得考虑如何将硬质铺面对建筑群的视觉影响降至最低。为此,我们根据铺面的最大限制和尽可能多的分割进行设计,尽力使其贴合场地的斜坡,避免产生非常不平坦的情况。这种分隔式的铺面设计同时也保护和强化了地基中传统水利基础设施,甚至可以在不需要新系统的情况下将其用于集散雨水。

该项目属于城市公共干预装置的一种特定类型,旨在塑造“城市玩具”。佰筑秉持着“全民游戏”的理念,为所有年龄的市民设计了这座城市地标,并作为城市的游乐场,旨在为所有人带来欢乐。一个色彩丰富的游乐场景观,作为城市的一个吸引点,从其城区的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设计希望将自然元素融入到项目中,使场地与地域特点产生联系。受到水的启发,我们将“涟漪”抽象为最简单且具有韵味的几何图形——“圆”作为设计策略与主要元素,大小交错的圆和曲线构成空间,既有水中涟漪的诗意与动感,又体现出独特的现代感与艺术美。圆的构成是此次设计的最大亮点,这对于设计师与甲方来说,都是一次全新、冒险的尝试。

秘境花园是一个下沉式广场的翻新改造项目,位于上海西南闵行区的一个综合性商业体中。除了作为商场和办公楼的入口广场,下沉广场也是一个半露天的公共空间,全天对公众开放。将这座几乎被闲置的下沉式广场翻新改造的主要想法是将灰色和无趣的空间转化成一个引人注目、色彩鲜艳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在闵行繁华的交叉路口,能够促进公众社交互动、提高商场娱乐性以及增加身临其境的体验。

项目位于日本西南地区奈良县天利车站车站广场,这个占地7700平方米的规划方案包括自行车租赁、咖啡馆和其他商店、信息亭、游戏区、室外舞台和交流区。设计的目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活动空间、信息互动交流和休闲设施,鼓励当地社区振兴。

多洛蕾丝公园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以旅游休闲为主的高品质的区域,该方案由Estudio ZIM arquitextura设计。水作为设计方案的主要元素结合建筑、景观给有个提供一个发呆、享受舒适安逸的公园场所。设计方案选择了圆圈这个元素作为主要的建筑景观元素,圆圈具有很好的运动性、连续性


以圆形为设计元素的景观案例|Needle景观案例分享:第五十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