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诸神黄昏”号超级行星战舰(图片)

2022-05-15 05:59 作者:银河帝国外交馆  | 我要投稿


“诸神黄昏”号超级行星战舰(图片)

“诸神黄昏”号超级行星战舰(图片)

名字:诸神黄昏

类型:超级行星战舰

长度:约20万米

军备:重型核导弹

业主:第四帝国

指挥官:沃尔夫冈·科茨弗利什

                克劳斯·阿德勒

宿命:被毁

格特德默隆号是第四帝国的主要太空无畏级战舰,甚至比巨型战舰都要小。Götterdämmerung的意思是“诸神的黄昏”,是北欧神话中世界末日Ragnarok的德语名称。

概述

它的建设始于1978年。这艘船大约有一座大城市那么大。它的主要推进系统由一个氢聚变反应堆组成,该反应堆为一台大型旋转蒸汽机产生蒸汽,旋转蒸汽机还起到陀螺仪的作用,以保持船的稳定,安装在船体顶部,就在反应堆上方。机械动力通过大量齿轮和蜗轮从蒸汽机转移到船舶的电重力发动机、发电机房、起落架机构和反应堆排气推力矢量系统等。它的特点是多个暴露齿轮和蜗轮遍布整个船舶。除了反重力推进,它的后部还有两个主反应堆。船的中心是一组旋转的活塞,为巨型陀螺仪提供动力。船桥位于船头。

其推进系统的外露部件都是重装甲,在某些情况下是由装甲板制成的,如旋转发动机/陀螺仪组件支撑着乔治·W·布什号上至少6枚小型核弹头而没有坠落时所示。

它的建造是为了携带“双超重型相对论动能核榴弹炮”,安装在正面,带有可伸缩的枪管,以防止武器因与空间碎片碰撞而受损,以及飞船的猛烈发射(直接穿过建造在其上方的混凝土屋顶,以保护航天器在建造阶段不受空间碎片的影响)。二级武器包括一些自动火炮、火炮和可能的线导导弹。

核氦聚变装置

格特德梅隆的主电源来自位于飞船中心的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

聚变反应堆通过聚变氦-3产生大量热辐射。同样的过程发生在太阳的核心,产生的辐射照亮和加热地球。

聚变反应堆背后的想法来自沃纳·海森堡,他采用了著名的相对论E=MC2并逆转了这一过程。1944年,第一次试验在德国控制的波兰的一个未知地点进行,结果令人震惊。一秒钟的发电量可以与世界上所有燃煤发电厂10年的发电量相比较。反应堆每秒释放的有用能量数量不得而知,但足以将格特德默隆垂直提升穿过混凝土屋顶的事实足以证明它的威力,不管月球重力与否。

聚变产生的热量用于将水加热成蒸汽,从而为船中心的大型径向蒸汽机提供动力。机械能通过几个大型齿轮和蜗轮从径向发动机输送到船舶的发动机和发电机房,其中许多齿轮和蜗轮部分或全部暴露在太空中。在通过锅炉后,反应堆中的等离子体主要通过船尾的两个排气口排出。然而,从锅炉到容器底部和侧面有几个等离子体导管,等离子体排气被用作反应控制系统的一种形式,用于改变大型容器的方向。

2019年,美国回收了该发动机,但认为没有必要。

陀螺稳定

巨大的格特德默隆的巨大尺寸和非自然重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但最糟糕的是,即使在其零重力阶段,格特德默隆也会寻求尽可能大的质量。这使得整个飞行器不稳定,因为它受到太阳或月球等巨大质量的影响。为了防止车辆翻倒,在格特德默隆顶部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陀螺仪,以抵消重力造成的不平衡。

计算陀螺仪运动所需的所有数据都是由计算机计算出来的,但纳粹月球上没有一台计算机强大到足以完成这项复杂任务。

辅助武器

戈特德梅隆的特点是拥有大量的军备,与一些国家的整个军备库竞争。顶部船体由重型105毫米Zwilling高射炮严密防护,成对(共四门炮)安装在大型手动炮塔中。这些都是针对地球攻击部队发射的。其中88座炮塔位于船体顶部,是战斗中唯一可操作的炮塔。

其他武器系统是402个小型炮塔,配备20毫米高射炮,用于近程防御。这些炮塔由武器控制室的主瞄准计算机操作。这些炮塔都没有激活,因为里克特博士从来没有时间编写火控程序。

35个Weltramfall导弹发射井位于两侧。再说一次,他们在袭击中没有行动,但这是齐格弗里德级战舰使用的同一系统。

该舰的背侧和腹侧各有33门安装在炮塔中的35毫米离子等离子枪,用于向重装甲但移动速度过快的目标开火,或者没有足够高的优先级来使用该舰的超重型相对论动能核榴弹炮。其中一个是一个步行者向自由女神像开枪。

计划在地下建造七个炸弹舱,用于地毯式轰炸城市,但经过一些考虑后,这一功能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格特德默隆号的反重力驱动器从未被设计为在地球大气层中承载整个飞行器的重量,相反,它必须利用离心力保持在非常低的轨道上,以帮助antigrav发动机保持高度。由于炸弹需要在机身和自身冷却系统上镀上陶瓷,以防止它们因下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而爆炸,因此决定用太多的资源来换取太少的额外火力。

炸弹舱被重新设计为常规机库,允许该飞行器携带50架Haunebu-IVtype攻击运输航天器和300架WalkyrType太空优势战斗机,作为对小型敌方航天器的近距离防御。然而,当Götterdämmerung号首次发射以保护Schwarze Sonne号时,订购制造的飞船还没有准备好服役,它不得不独自与地球人的太空战舰作战。

装甲

钛很容易在Götterdämmerung上看到

Götterdämmerung上的装甲是第四代装甲布局,名为Element 228,由装甲技术公司首席设计师戴维·汉森(David Hansen)于1964年制造。1945年引进核武器后,德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能够承受重型核载荷打击的重型装甲。

1949年,第一代装甲由克虏伯钢铁、海洋装甲和混凝土制成。第一代装甲能够承受100万吨级核弹的打击,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装甲厚度需要略高于16米,这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一个新成立的名为“装甲技术”的科学小组制造了一堵10米厚的墙,由钛、钢和钨制成。这堵墙成功地受到了10吨级核打击。这种装甲被认为是成功的,并应用于纳粹的主要月球基地施瓦兹·索恩。

1961年,苏联试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核弹——沙皇核弹。由于担心俄罗斯人能在一次打击中消灭整个第四帝国,该科学家小组开始了一个新项目,开发一种合金,能够承受至少十倍于沙皇炸弹的爆炸。最终的结果是一块10米厚的板,由贫铀、纯碳强化钛、10万克拉钻石和金属氦制成。都被锇覆盖了。使用后,装甲受到压力,用激光击中,厚度减至1米28毫米。最后,装甲板的密度约为20万吨/厘米3。

这种新材料被命名为Element 228。结果是整个实验室被撕裂,吸入装甲板,杀死了所有的科学家。将平板置于失重状态后,开始测试。5个月后,被认为不可能对钢板造成损坏。1968年,这种盔甲被大规模生产,以希特勒遗嘱的名义应用于格特德莫隆号。这种新元素类型令人敬畏的特性使其无法制造螺栓,而且很难熔化,以至于无法将板材焊接在一起。

这些钢板用钢螺栓固定在一起。当戈特德梅隆号撞上月球时,所有的装甲板都没有损坏,但螺栓无法承受施加在它们身上的巨大作用力,因此断裂,将装甲板从船体上撕下。电影中展示了装甲的重量,即将到来的敌方太空船被巨大的Götterdämmerung吸进并压碎。

由于经济问题,这些装甲板都没有在月球基地上使用,当基地遭到乔治·W·布什号航母的核攻击时,这证明是灾难性的,尽管纯热量和辐射大部分被外部装甲阻挡,爆炸造成的剥落和类似地震的影响对建筑造成了内部损坏,幸存的居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修复。

“诸神黄昏”号超级行星战舰(图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