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媒体评论丨“汉服经济”要让文化味更浓些

2019-09-21 21:20 作者:汉服资讯  | 我要投稿

媒体评论丨“汉服经济”要让文化味更浓些

图文来自:汉服广东汉粤 

特别声明: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汉服经济”要让文化味更浓些


作者:子名,来源:《广州日报》9月19日A4版

配图:汉服广东, 配图为原文所无 ,请读者注意


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今年中秋,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年轻人身着汉服、闪亮登场,把这个传统节日过得古色古香。 目前,随着汉服热愈加升温,加之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的助推,汉服这个小众爱好已经不小,更衍生出了一个大产业。 有数据估算,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



▲汉服行走大赛


▲百信广场汉服文化展示现场盛况


提起汉服热,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几年,穿汉服这股热潮,不仅在学生中圈粉无数,不少上班族也会利用周末时间,拍一组汉服写真,来一次仿古出游。

穿上这身行头,好看是一方面,那种触摸历史、感知文化的丰富体验,更是让很多汉服爱好者如痴如醉。

虽然汉服本身是用来穿的,但其样式、纹理,乃至其穿着的场合、礼仪等,都可看作是传统文化理念、价值的美学表达。可以说,汉服热逐渐升温,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爱密不可分。 


▲汉服派对:汉服与时尚的结合



▲花朝节



▲超模大赛




▲同袍美照

因此,在汉服文化兴起、爱好者群体扩大的背景下,汉服产业的形成、壮大也在情理之中。当前,汉服产业已催生出设计、租赁、旅拍、配饰等新的商机,一些提供私人定制的高端汉服品牌,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汉服产业与汉服热相辅相成,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了传统文化 。





▲古风摄影棚





▲风雪初晴原创设计首饰


▲汉尚华莲模特十里

事实上,传统文化怎么走入当下、贴近生活?就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汉服同袍们跳集体交谊舞

对于汉服产业而言,如何用新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体现好、表达好,正是产业发展最需着力的地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不要让传统文化因产业化而变味。 


出处:广州日报

作者:子名

链接:

http://gzdaily.dayoo.com/pc/html/2019-09/19/content_117560_641326.htm

配图:汉服广东,配图为原文所无,请读者注意

转载编辑:漓人

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


媒体评论丨“汉服经济”要让文化味更浓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