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凡夫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之人身轻体亦轻

2023-04-28 16:44 作者:瑞金才子  | 我要投稿

凡夫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之人身轻体亦轻 杨爱民 1、 这些天才子重读《西游记》,才子从小到大,读此书无数次,电视剧看三、四遍,当年在广东梅州打工时曾经攻读此书,今日在广东德庆空闲时又攻读此书。 也许有无知的读者会问: 此书有什么贵重东西?值得你这样反反复复无数次的阅读? 那瑞金才子只好回答这个傻瓜读者说: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经典,里面有无数的经典诗词和经典文句,作者吴承恩也是瑞金才子最崇拜的老师之一,他与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和李耳等人都达到了文学艺术的巅峰。 经典作品是一生都可以研读,而平庸的作品看一次就可以了。 2、 下面才子挑选书中的一点文字下来和读者欣赏欣赏: 祖师对孙悟空说: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府)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孙悟空对师傅说: 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悟空谢了。 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胜。那里消一个时辰,早看见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自知快乐,暗暗的自称道: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悟空按下云头,直至花果山自己的家乡。 3、 平庸的读者看不出这点话有什么奇妙之处,瑞金才子年龄小和年轻时也感觉不到此书的奥妙,后来在200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时,细细研读此书,才发现此书的宝贵之处。 4、 上面八句精妙的话,普通的读者会以为这个只是打油诗或顺口溜等文学价值低下的东西,其实这八句是精妙绝伦的诗歌,没有悟透天道、没有悟透天机、没有悟到“道”和没有得到“道”的人,绝对作不出这样精妙绝伦的八句妙诗。 (一)、 诗中第一句,说当年的孙悟空在还未得道成仙学法时,还是凡骨凡胎,就像瑞金才子当年没有悟透天机、没有悟透天道一样,去学道、寻道、悟道的路上,还是凡夫俗子一个,肉体凡胎都是沉重的,凡夫俗子因为“有”,才感觉沉重,才感觉世事难料。 (二)、 诗中第二句说孙悟空得到“道”成仙,他已经不是凡夫俗子,他已经羽化成仙,没有肉体凡胎的沉重,所以孙悟空感觉身轻体轻、所以孙悟空能腾云驾雾。就像瑞金才子在从事文学创作时,自称自己也像孙悟空一样得到“道”,但瑞金才子还没有成仙,得到“道”的人,有的人可以像孙悟空这一刻一样,学道、修道成仙,有的人可以成佛(如六祖慧能),有的人可以成圣(如曹雪芹、老子、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许仲琳和冯梦龙,瑞金才子就以这八个古代伟大的圣人为标杆,希望自己成为第九个伟大的文学家,希望自己能像这八个圣人一样,能超凡入圣,能留下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人间)。 (三)、 诗中第三句吴承恩讽刺世间所有的凡夫俗子说: 这个世上、这个混浊的红尘世界中,没有一个凡夫俗子肯像孙悟空一样立志学“道”。 (四)、 诗中第四句吴承恩告诉世间肯立志学“道”的凡夫,只要你有心修道、有心修玄的话,世间的玄机、天道等东西你自然能够明白、你自然能够悟透。 嗜欲深者天机浅,只有像老子说的“少私寡欲”,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得到“道”和悟到“道”。 (五)、 诗中第五句说孙悟空去学道时,因为风坡凶险,肉体凡胎举步维艰。就像瑞金才子当年没有学到“道”一样,总觉得前路漫漫、前路茫茫,看不到一丁点希望,总觉得人世风坡就像孙悟空去学道时的风坡一样难闯、难行、难进。 (六)、 诗中第六句说孙悟空已经从菩提祖师那里学成归来,得道成仙,而得“道”的人才感觉得到前路好走、前路容易行、前路光明等等。 (七)、(八)、 诗中第七句、第八句说孙悟空感觉师傅叮嘱的话语还在耳边,自己在腾云驾雾离开师傅时,顷刻之间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东溟花果山。 5、 一般的读者读经典,只会注意故事情节,很少有人像瑞金才子一样注重经典中的精妙绝伦的诗词,八句精妙绝伦的诗词是文学中的文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妙文中的妙文,是真理当中的真理,当你像瑞金才子一样掌握了无数经典诗词在手时,你就像瑞金才子一样掌握了无数真理在手,你就像掌握了“绝顶高深的学问”在手,也就是你掌握了“绝学”在手,而老子说:绝学无忧。 也就是你像瑞金才子一样,掌握了绝顶高深的学问的话,你是没有个人的忧愁在世间,你所做的一切是按“天道”在人间做人做事、你也是在为天下做事情。 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托天下。 2023年4月28日笔于广东德庆县官圩镇旧市场出租房

凡夫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之人身轻体亦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