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避讳谈《红楼梦》成书年代以斥宝玺派

2021-06-27 11:57 作者:元来爱宝钗  | 我要投稿

红楼梦是写的皇家这件事我已经不想多说了,很显然,前人说过太多太多什么君门九重巨大开销,脂砚斋都说是作者亲见亲感,所以坚持类曹家说的人就相当于是不信脂砚斋,那大部分研究都会断线。

有这个前提,桌上就大体剩下,一派认为是写的明末清初家亡血史的清风明月史,一派认为是写清朝雍正乾隆的风花雪月史。(当然,要说明一下这和为闺阁立传我认为并不冲突,教科书还说是讽刺封建礼教呢,一本书同时表达较多的情感何尝不能)后者较前是以刘心武的秦学为代表,但现在老人家已经几近退隐,很多研究也早到反对,自2018年横空出世了宝玺派,就成了前者(包括我)相对强劲的对手,无论是贾雨村的乌帽猩袍还是尤三姐等女性的三寸金莲都能用一句“假语存”来驳斥,这就很麻烦,但是有一样是加不了的,就是时间,拿宝钗黛玉硬往慈禧慈安上套未尝不可蒋介石也似探春“漂泊”海外,但大家都会当作笑话,理由很简单,红楼梦那时候早就写成了。今天我就要用同样的道理来说明宝玺派的乾隆说同样是笑话。

进入正题

想要探究成书时间除了内容(比如书中多次提到长生殿却不提与其并称的桃花扇等等)外,还可以从避讳来研究成书时间,其实很多人都说过《蝴蝶梦》又叫《何必西厢》雍正时期的抄本就提到了《红楼梦》,而且与《金瓶梅》齐名,有人说了不是叫《石头记》吗?你怎么知道不是重名?就无视这个“铁证”,看能否驳斥宝玺派。

康熙

大家都知道清朝打康熙开始便有了文字狱,说好听点叫避讳。先要大概说一下清朝避讳的大概情况,是从康熙开始避讳的,但康熙时期基本没出什么避讳的大案件,一直到乾隆才将文字狱推向高潮。清朝皇帝从康熙开始的年号和名字几乎都要避讳,而且是历代叠加,比如将玄烨的玄改成元,玄武门变神武门,唐玄宗变唐元宗。如果避无可避,会不写玄最后一笔。

儒林外史

而看红楼梦直接提唐玄宗就有九次(不相信到荣耀阅读上全文搜索)

宝玺派言之凿凿说红楼梦写于1746到1754年,那就看看基本同时期的儒林外外史,第一回描写王冕放牛,遇见两个“穿元色直襟”衣服的人,“元色”就是“玄色”,儒林外史只有15回提过洪憨仙故弄玄虚,影印版也是缺了末笔,有人说红楼梦绝大多数抄本也缺末笔,自然是乾隆嘉庆年间的抄本,自然要改避讳的。真正能说明成书年代的是没有缺末笔的甲戌本。

另外还有避讳康熙很明显的就是王熙凤,说明红楼梦肯定成书康熙发避讳令以前。

雍正

雍正三年(1725),清廷诏令全国丘姓人家不得再以“丘”为姓,必须改写为“邱”,以示对孔子的尊重。因此,很多人误以为“邱”是雍正皇帝的“发明”,以至于清王朝土崩瓦解、民国肇建之际,蕉岭人丘逢甲等人在广东、福建的地方报纸上奋力呼吁族人要集体恢复“丘”姓,似乎要以此作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标志。

红楼梦中很有名的一个梗“大丘壑”大多数的版本就避讳成了“大邱壑”而上面提到的甲戌本同样没有避讳成“邱”字。基本上可以断定甲戌本是一定写于康熙发避讳令之前。

有人要说了,如果抄书人就是头铁和《桃花扇》一样,非和你对着干,就不睬你清朝的避讳令。先按下,后面会讲。

乾隆

再退一步讲,看看乾隆时期的避讳,红楼梦既不避历也不避隆,乾隆在永琏夭折后下令避讳,书中却有贾琏。乾隆简直就是避讳狂,历代皇帝都要避讳,乾隆四十四年王锡候篡改《康熙字典》为《字贯》案,本人被斩立决,子孙七人被判监斩候,妻子媳妇被赐给功臣为家奴。同年,冯王孙著《五经简咏》“不避庙讳”案,乾隆皇帝钦命“照大逆凌迟”处死,“以正人心而神法纪”。也是这一年,一个卖药糊口的老百姓智天豹,谎称遇到神仙显圣,传授《本朝万年历》一部,要献给皇上,邀求富贵,结果拍马拍到了老虎屁股,落得个被腰斩的悲惨下场。红楼梦绝不可能是乾隆时期开始写的。

蒙藏本

这个本子的避讳内容非常地特殊,他是唯一避讳了“玄”字,却没有避讳“丘”字,更不谈乾隆时期的避讳了。就可以说明两点。

1.抄者不是像前面所假设的故意和清朝统治者对着干,而不避讳。

2.蒙藏本抄于雍正三年之前。

就凭这两点,就完全可以将成书年代锁定在1726年之前,甲戌本甚至没有避讳康熙,由此推断,所谓“甲戌年”应该就是1694年。

蛮夷之辩

涉到“虏”、“胡”、“戎”、“蛮”、“夷狄”等汉人称呼少数民族的蔑称,一律在避讳之列

朝廷修书或大臣奏本时,金朝时的“金贼”,必须改写成“金人”,辽朝时的“虏将”,相应改写为“辽将”,宋朝时的“胡虏之地”,也只能写成“异地”。

红楼梦又是骚达子,又是野驴子,还化用岳飞“割腥啖膻”,吃鹿(虏)肉。还有大明角灯耶律雄奴等被程高删掉的字眼。更有歌颂带兵打清兵的明朝王妃林四娘。

结语

才中考完,最近才看三国演义,好长好长,才看到孙策死。本来不想发的,但没法专心看三国,红楼梦要用一生去读,不能着急,要更多的突破,还要挖出一些东西来才能板上钉钉,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模棱两可的,也不知道哪个是存的假语,没有大的突破短时间,应该还会断更。不能感情用事,水浒传是如果遗失了结局,有人说他有真本,好汉全都诏安打方腊死了大半你信吗,其实读过的人隐隐有感觉宋江会被诏安,但是应该不能全都接受,再有就是研究红楼梦不乏贪财之徒,如果这样,更会误事,我不信真的没人手上存有完整的红楼梦结局,但事实是只有癸酉本作为出头鸟被打压,,赖某人的价格也是很heavy,刘心武老先生的续作甚至几块钱一本都没人买,古典小说真正所讽刺的,不只是封建,而是人性,读过金瓶梅的人就隐隐能感觉到和红楼梦同样的正面美人,背面白骨的凄凉和压迫感了。

从避讳谈《红楼梦》成书年代以斥宝玺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