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由环境,准确的说是环境输入的信息决定的,和基因没有任何关系。可是我错了,可能是某种认知障碍,人不是某种机器这件事我始终不理解。更大的可能是,我没有真正可以在灵魂层面交流的朋友,或者说周围没有这种过于关注这些事的人吧。
用纯粹的理性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可行的,但我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解释自己和它人,否则就会陷入对未知的恐惧......大概吧,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明天的自己,后天的自己,每一个自己都记住一些事。
我的精神分裂大概是遗传病,仔细想想在我还未被灌输任何思想以前,就很讨厌电视发出的滋滋滋的噪音,一旦听到血压就会飙升。可是有些人就很喜欢把电视声音开很大,并且丝毫没有不适感,至少没有表现出不适。
这里的重点是人与人是不同的,人在揣测它人时会以自我为中心,即“如果我做了这件事,那我的动机是”。这是错的,但同时也是对的,因为它们脑子里存在某些共同意识。
起初我并不认为自己的暴躁属于某种病症,后来医院的量表也显示正常,可它们就是想要给我贴上一个病人的标签,就因为我和它们不一样。
那个时候的温顺,弱小,无知的我好像已经被治好了。无论外界对我做了什么,我都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一旦有了反抗我就成为了精神病人,我想要和周围的人一样,当一个正常人。
当我变得不抵抗,温顺且“幽默”的时候,周围人对我的态度好了起来,我也拥有了很多朋友,以前那个暴躁的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事情会带来的后果,会让“家人”难过,于是任由拳头和巴掌打在自己脸上,还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男人,真正的,健全的成年人。
好人。如果那个时候我死了,在我的葬礼上,生前的朋友一定会说我是一个好人,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但是我没有,躺在雪地上的我爬了起来,第一次任性地以自己的意志做出了行动——去见那个人。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温柔的人——整个高中的唯一价值就是让我知道了这件事。
对了还有一件事,高中时我开始真正理解鲁迅的思想——不要做任何人的奴隶,不要依附于任何强大的“东西”来狐假虎威。
但这也是一种诅咒,我没办法抽刃向弱者了。我本可以在被欺负以后去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但我却选择了向更弱的人示弱,就像曾经那个不抵抗的自己。于是,到头来我成了整个连锁的最末端,承受着所有来自强者和弱者的恶......根本没有什么强弱,它人就是喜欢蹂躏善良的人。
即使和弱者说着什么我们的立场是一样的,在它发现我人畜无害以后,马上就会化身曾经欺辱过它的强者,反过来成为加害者。全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强者和弱者,只有可以伤害它人的人,和我。
我本来以为人是某种更加高等,更加文明的生物,结果只是。
从前那个狂躁的我消失了吗,大概只是和我交换了吧。那一天开始我的时间就停止了,那一天开始我就好像不再是自己,那一天开始我就陷入了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我本可以对这一切挥下愤怒的铁拳,可那个时候我只是孩子,那个对周遭一切挥下拳头的人被整个否定,只能存在于我的幻想了。真是帅气啊,那个人......
基因的作用出来了。如果我不是现在的基因,大概不会喜欢上她,也就不会产生对她所在世界的向往,不会理解鲁迅,也就不会察觉到自己曾经是奴隶......同样的环境,没有人读鲁迅,没有人喜欢那个奇特的女孩,它们的脑子依旧觉得快手上那些女人好看。
如果不是现在的基因,如果我在基因里就是温顺的,那我现在不会对这一切产生质疑,因为周围的期待和我的本性对上了。幸好没有,可能有,但那份对噪音的厌恶或许给了我一丝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以上,这样就解释的通了。解离感,以及大脑思考能力的减弱,那种无法用到所有神经元的感觉,还有焦虑症,失去了什么的空洞,其实是因为原来的我不复存在了。
我始终不明白你为什么没有欲望,或者说要在产生欲望的瞬间压抑欲望,现在很好解释了,因为这份欲望属于原来那个,随时可能被杀死的自己。
生命受到威胁,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可是那个我,或者说你,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没有再醒过,因为对于他来说,现在依旧是那个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即使再怎么告诉自己已经安全了,他也听不到。或者更简单一点,就是PTSD。
一副理性人的样子,什么拟剧论,泛神论都来了,其实就是那个时候被全盘否定,不得不借助那些虚无的东西来维持自我而已。这是目前为止最合理的解释了。
还有那种无尽的孤独感,失去了什么的空洞,也都是这个原因。如果一直都是那个温顺,逆来顺受的自己也还好,可你,我没有接受这一切是“合理的”。
这就是答案,不需要再依靠任何东西,任何人来维持自我,回到原本的自己就好了。
原本的自己没有写东西的习惯,或许有过,但决不是那一副理性人的样子,依靠这个就可以区分了。
另外那种智商的缺失感也是这个原因,觉得脑子里缺了一块,思考复杂问题就会乱套。来确认一下吧,刚刚我看了每日一题,是困难题,我只用三分钟想出了解法:
动态规划。定义状态为每一个公因数的节点数量,去遍历拥有公因数i的节点,遍历到某个数字拥有公因数i时,去找它的其它公因数j,用j再去递归,把那个数量加在i上,某个公因数已经递归过就直接返回数量(用一个boolean数组记录访问过的节点)。
还没有看题解,但是这个方法大概就是官方解法,现在没有脑子缺了一块儿的感觉所以很快想到了,大致的思路应该是没错的。然后大概还有并查集的解法,但是没去想。
明天按照这个思路做完看一下题解就能验证这一点了。
如果是平时,大概很难想出来吧。当然,也可能是动规遇得比较多了,形成某种记忆了才很快想了出来,但平时那种周赛简单题都要想十分钟的,绝对不是什么正常状态。
平时脑子蒙了一层雾一样的感觉,真的很难受,怀疑智商。明明都不是智商问题.......
一切问题的答案都清晰了,剩下的只是你愿不愿意相信了。
事情就是这样,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