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大讲堂|“最后的罗马人”大败“上帝之鞭”

公元450年,阿提拉以迎娶西罗马帝国公主为由,实则是想扩大自己的领土,要求西罗马帝国割让土地作为嫁妆。西罗马帝国方面自然无法接受此要求,便拒绝了阿提拉。阿提拉于是趁机开始集结其他民族进攻西罗马帝国。
公元451年,分别以西罗马帝国和匈人帝国为首的联军,在马恩河畔沙隆(现法国东北部,马恩省首府)附近的的卡塔隆尼亚平原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役——沙隆战役。

卡塔隆尼亚平原位于两片森林之间的开阔地带,适合双方的大规模部队展开战斗,部署阵型。而在平原东侧可俯视四周的高地,便成为两军必争之地。双方都就如何顺利抢占此地,布置了相应计划。
埃提乌斯这边按计划安排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负责夺取高地,为此埃提乌斯给他们调配了上千名极为精锐的近卫骑兵。若是西哥特军队能够成功占领高地,届时利用地形优势发动进攻,便能顺利取得此场战役的胜利。阿提拉则是计划让东哥特军拖住西哥特军,将匈人骑兵布置在战场中央位置,负责主攻。先击破敌方其他军队,最后再处理较强的西哥特人。

此次的沙隆战役实质上是一场双方骑兵部队的对决,以阿兰人为首的骑兵多次动摇匈人骑兵的阵线,直到阿提拉派出自己的亲军,才逼退了阿兰人。传统的罗马式骑兵自然也无法与数量众多的匈人骑兵相抗衡,但随着战役的发展,西哥特军队的装备优势开始慢慢地体现出来。
居住在高卢的西哥特人比东哥特军拥有更好的锁子甲,装备性能远胜于东哥特军队。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亲自率领骑兵部队反击,带着亲卫骑兵冲向了一队东哥特人步兵,但他不幸中箭落马后被铁骑践踏而死。东哥特军队虽拼死抵抗,但还是被大群西哥特持矛步兵推下高地。

埃提乌斯见状,派出了罗马的精锐骑兵进行反击。阿提拉指挥的日耳曼人在两翼夹攻的重压之下,几乎所有人都拖曳着武器,逃向了后方的森林。阿提拉也被逼入绝境,甚至打算自焚了结自己的性命。埃提乌斯带领的罗马联军最终赢得了沙隆战役的胜利,但也许是出于制衡罗马周围蛮族势力的考虑,他放了阿提拉一马。
此次会战,双方损失惨重,但阿提拉并没有因此接受教训。而是于次年领兵避开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入意大利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