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呼兰河传》摘抄

2021-10-22 18:02 作者:苏小苏晓  | 我要投稿
  1. 粉房的门前搭了几丈高的架子,亮晶晶的白粉,好像瀑布似的挂在上边。.
    他们一边挂着粉,也是一边唱着的。等粉条晒干了。他们一边收着粉,也是一边的唱着。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_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2.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3.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4.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那里去呢?”
    多半的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景况,就抬起身来离开了河沿回家去了。
    于是不但河里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来。
    这时再往远处的下流看去,看着,看着,那灯就灭了一个。再看着看着,又灭了一个,还有两个一块灭的。于是就真像被鬼一个一个的托着走了。
    打过了三更,河沿上一个人也没有了,河里边一个灯也没有了。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5.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的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的一声不响的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6.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的不加思索的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
    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所以没有人看见过做扎彩匠的活着的时候为他自己糊一座阴宅,大概他不怎么相信阴间。假如有了阴间,到那时候他再开扎彩铺,怕又要租人家的房子了。


    7.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的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求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每天哭上一场。


    7.东家西舍的也都说冯歪嘴子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热闹的人,都在准备着看冯歪嘴子的热闹。

    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的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

    于是他照常的活在世界上,他照常的负着他那份责任。

    于是他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

    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

    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

    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豆腐这么早出锅啦!”

    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悲伤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

    他说:“慢慢的就中用了。”

    他的小儿子,一天一天的喂着,越喂眼睛越大,胳臂,腿,越来越瘦。

    在别人的眼里,这孩子非死不可。这孩子一直不死,大家都觉得惊奇。
    到后来大家简直都莫明其妙了,对于冯歪嘴子的这孩子的不死,别人都起了恐惧的心理,觉得,这是可能的吗?这是世界上应该有的?
    但是冯歪嘴子,一休息下来就抱着他的孩子。天太冷了,他就烘了一堆火给他烤。


    8.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呼兰河传》摘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