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20个策略

01身体趋近策略
在教学活动进行时,教师可以以慢慢地靠近学生这种“身体趋近”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在注意他的行为了,使学生可以适时地收敛自己不规范的行。
02照顾全场策略
教师在班级生活中,可以运用“照顾全场”的方式,通过班级学生名单或座位表的方式,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
03适时发问策略
在教学时,通过对学生问问题的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形,同时让学生了解教师随时在注意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减少偏离学习行为出现的频率。
04发挥幽默感策略
教师必须在平日培养适当的幽默感,不但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提升教学的乐趣,教师必须在平时不断练习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
05说小故事策略
可以搜集小故事作为班级生活中的教学题材,结合各学科教学的内容,在晨光时间、导师时间、弹性课程等时段作为补充教材之用。
06生活体验策略
教师将生活中可能经历的各种重要技术或经验融入教学。例如,在讲授“职业的分类”相关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家长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辛劳;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他人的生活经验。
07劳动分配策略
班级生活中的劳动分配对教师与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劳动分配方面,要将班级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组织分工,对各项工作内容做明确的分工,然后将班级学生做公平、公正、效率、具体的分工,并依据工作内容,每日进行劳动工作的评鉴与评分工作。
08自我表露策略
教师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提供给学生美好的生活记忆,在班级生活中,设计各种自我表露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对自己、对同侪、对教师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09适当停顿策略
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已经造成教师教学上的干扰,并且影响同侪的学习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之下,采用“适当停顿”作为遏止学生行为的策略。
10催化互动策略
可以随时通过分组竞赛方式,作为班级常规的维持策略。运用学生竞争的心理,引导学生为了团体荣誉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催化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协助、相互辅导,进而强化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1偶发处理策略
偶发事件的处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中重要的一项,主要的原因为偶发事件的处理很难有固定的流程或模式可以参考,教师必须以平日的生活经验或专业方面的经验,作为处理的参考。
12顺水推舟策略
顺水推舟策略是指当发现学生在班级中的各种表现时,教师附和学生的行为并随机调整班级各项活动。例如,如果学生之间流行物品的搜集,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宠物大家一起现”的活动,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最宠爱的物品带至学校相互观赏分享,通过该活动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感情,同时缩短同侪之间的距离。
13个别引导策略
个别引导是一种强化学生学习的策略,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之后,拟定协助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并给予个别引导。学生通过个别引导和学习之后,可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激发在学习方面的成就感。
14维持自尊策略
在班级生活中,教师处理各种班级事件时,除了专业方面的考量之外,也应顾及学生的自尊问题,尽量避免在公开场所给学生难堪,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的过失,让学生无地自容,在同学之间无法抬起头来。中国古训说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亦即教育人员在面对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不可急于给学生惩罚,尤其在公开场合。
15立即奖励策略
立即奖励是当学生有优异的表现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良好表现,同时希望达到“榜样作用”的效果而运用的班级经营策略。有鉴于此,教师必须在学期开始时,针对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准则,制定奖励的标准和办法,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所遵循。
16分组约束策略
在班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分组学习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与团体荣誉心,进而做好班级管理。分组学习竞赛对学生而言,具有团体规范的约束力,通过团体规范可以随时提醒学生应有的行为准则,达到同侪相互提醒的功效。
17分组合作策略
教师必须在班级生活中,以团体或小组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团体合作,达到团体成长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必须有效运用团体学习的策略,让学生有团体合作的机会,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18小老师策略
由于一般班级人数大约有三十个学生,教师不容易顾及每个学生的需要,尤其是无法对每个学生做到个别指导。“小老师制”的设计沿袭了同侪学习辅导的理念,教师依据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表现情形,进行“异质性学习”的分组,通过小组成员在学科学习方面的不同表现,建立学习方面的小老师制,以同侪辅导的方式进行补救教学。
19发掘专长策略
在班级生活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各项专长并加以运用,让每位学生各司其职,对班级运作有相当正面的意义。
20准时下课策略
教师对班级时间的管理与掌控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正式课程的时间应该依据教学进度,准时进行教学。在上下课时间的掌握方面,教师必须准时下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