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镇战役:1000明军竟然主动进攻21万敌军
李自成先生的过早下线直接导致了大顺军的解体。
按照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的记载李自成死后,这一路由河南溃退的湖广的大顺军已经成解体之势,一些原先根本名不见经传的杂鱼诸如王进才、郝摇旗之流趁机收拢部队,拥兵数万人,而一些核心将领诸如田见秀、袁宗第等人的兵力则下降到不到一万人。之前还有杀害主将降清者,比如王体中,李自成在九宫山出事之后,王体忠趁机杀掉了白旺,投降了阿济格,由此成为清廷的副总兵,后来与明降将金声桓共同守南昌,因拒绝清廷的剃发令而被金部杀害,所部在南昌城内的巷战之中被击溃收编,金部反正之后,这些顺军旧部大多数死于清军围攻南昌之战。

1645年6月到7月,这支庞大的军队行进到湖南的平江浏阳一带驻扎,联系南明政权进行谈判,准备接受招抚。

此时驻扎在长沙的是明湖广总督何腾蛟,之前李自成流进湖广,在武昌的左良玉部根本不敢迎击李自成,拔营而去,走之前在武昌城内大肆劫掠,杀人放火,惊慌失措的百姓躲进何腾蛟的总督衙门,左兵居然直接在衙门外放火,衙门内躲藏的人大多数都被烧死,左兵冲入其内将准备自杀的何腾蛟捉住,挟持其一起东下,何腾蛟趁着看守之兵不备,假意落水,藏在芦苇之中,找到一条小船登岸。最初准备返回武昌,但是由于此时清军已经尾随而来,何腾蛟只能逃往长沙,到长沙之后,何腾蛟先派人捕杀各地的左军将校,然后召集亲信准备起兵拥明。

大顺军进抵浏阳、平江一带之后,何腾蛟误以为大顺军只是不成气候的土贼,于是派遣长沙知府周二南,攸县副总兵黄朝宣两个人带领着2000多人前去“进剿”

其实这是个相当迷惑的行为,因为这股大顺军最早是驻守在西安一带的,后来李自成带领这些部队由商洛进入河南,又从河南进入湖广会合荆州襄阳一带的白旺,按照清方的记载“甲申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等疏报、流贼李自成、亲率西安府马步贼兵十三万并湖广襄阳、承天、荆州、德安四府所属各州县原设守御贼兵七万共计二十万”这股顺军的人数高达20万人。到之后的1645年八月,实际上原大顺军将领曾经和清方接洽过投降,但最终还是因为剃发一事而谈判破裂,我们要知道在明末,剃发和降清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要剃发就必然降清,要降清就必须剃发,如果拒绝剃发,那必然要走上抗清复明之路,此时清廷的橄榄枝也伸向了突围到荆州的北路大顺军,也就是李过高一功部,李过和高一功不跟你废话,直接拒绝招抚。清总督佟养和曾经对原东路大顺军诸将的兵力做了一个统计:
副将王复远有兵八千人;招光山伯刘体纯,报马步官兵三万;磁侯刘芳亮,有官兵一万;总兵郝摇旗,有兵四万;总兵刘体纯,有官兵二万;牛万财,有官兵四千二百人;袁宗第,有官兵三千人;吴汝义,有官兵二万人;
最厉害的是副将王进才,此人带领十个参将,三十一游击,四十四个都司,五十三个守备,十六个千总,官兵总数高达七万六千多人。

除了以上的原李自成旧部之外,在1645年八月接受清廷招抚的还有原左良玉部将马进忠和王允成,两个人的兵马加起来总共大约五千人。以上“降清”官兵总人数高达二十二万四千零五十人,除去马、王二人的兵力,原大顺军的人数高达二十一万九千零五十人。当然,当然,这个人数是相当离谱的,很有可能只是顺军战兵和家属以及一些被裹挟的居民三者加在一起的总人数。《小腆纪传》反倒说“闯贼余党刘体仁、郝永忠将求抚于何腾蛟,率众四、五万突入湘阴,距长沙才百里”,徐鼒认为东路顺军的主力战兵人数为四五万人左右。

《南明史》中言何腾蛟以为进入湖南的大顺军只是些不成气候的“土寇”,所以只派2000人前往剿灭,但是我觉得到六月份,顺军已经驻扎在浏阳,平江一带,到这儿距离长沙已经非常近了,这么近的距离何腾蛟不至于连这乌泱泱的一大片人马是谁都搞不清楚,之所以只派2000人恐怕只是因为他手上也只有这么点本钱。

“长沙素无武备,腾蛟乃召黄朝宣于攸、衡山中,行登坛礼,拜为总统。朝宣部卒不满二千人,多羸弱,兵素不戢,稍惮李乾德,不敢逞”《永历实录何腾蛟列传》

所以不难看出,此时的何腾蛟能派出的人也就这么点了,长沙知府周二南领兵1000,黄朝宣领兵1000这么迷迷糊糊地向着浏阳方向走了,当然了也有史料说副总兵黄朝宣出兵之后没多久就逃回了自己的老窝攸县燕子窝,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而周知府确实相当勇,带领着这1000多乌合之众这么到了浏阳,到了浏阳之后立刻发动进攻,1000多人对21万人发动了进攻。刚开始的时候大顺军可能是不想跟他打,也可能是因为李自成死后士气下降,居然被这1000人踹了营,连连退后,直至浏阳官渡镇,顺军众将终于憋不住了,集合主力发动一次反击,打了一次“官渡之战”这1000多乌合之众一下子就被顺军击溃了,参谋吴愉、指挥俞一鳞阵亡,周二南在撤退途中落马而死,1000多明军损失过半。当然,顺军众将也不愿意和明方彻底撕破脸,大顺军骑兵追赶着明军溃兵,一边追一边喊,想让他们停下,去长沙城帮助顺军报信,向总督何腾蛟表示愿意接受招抚。

最终,何腾蛟成功招抚了这21万多大顺军,并且授予这些人明廷武官职位。我其实不太愿意用“联明抗清”这个词,至少在这儿不能用,因为很明显东路大顺军到此已经彻底解体,各个将领拥兵自重,拥兵七万六千多人的王进才以及拥兵四万多人的郝摇旗(郝永忠)在之后的历史之中明显是以何腾蛟镇将的身份继续活动,刘体纯袁宗第等人在不久之后出走,转战至四川湖广交界之中的山区之中,张鼐等人投降清军之后被杀。和李过高一功部不同,原先由李自成亲自率领的东路大顺军已经彻底瓦解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