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本土方法论(3-1-3-2)——加芬克尔的现象学社会学:人人都...

2023-04-11 13:14 作者:活在梦幻中的人  | 我要投稿

主义主义3-1-3-2

加芬克尔

本土方法论 Ethnomenthodology

有一个普遍的公共理性,不同的族群在不同情景结构出rationality,好几类:

1.分类比较

2.可容忍的错误

3.寻找出路,方法

4.分析可选项和后果

5.制定策略

6.关注时机

7.可预测性

8.过程程序规则

9.做出选择

10.寻找抉择的基础

11.形式逻辑→找到目的方法相互之间的可比较性

12.语义清晰可辨识性

13.清晰可变,出于私利(个体)的意向性

14.关于科学知识的情景的定义或者语境可比较性。

所有的都是有意向结构进一步分析的,有一种本地的合理性,要按照本土方法论去测验到底是指哪种合理性,同一种程序规则中,不能预先设置好社会学方法论,不可缺失的element,必须从下往上一种现象学方法,用到本土方法论。

breching,通过打破流畅对话(你到底吃的什么饭,早中午还是昨天?你指的什么)使得一些默认的意向性结构显现出来,一些代词。这些都是通过强语境,语用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加芬克尔主要是从一些陪审团现象,不同出生的人对一些案件判断会受到生存环境或者文化的影响,但是这些判断也会随着案件逐渐在语境中填补构造变的清晰,通过语言行动把语境拼合起来 然后再反过来构建语境,这是一种反射性的东西。


这也是现代性特征:reflexinty太多了,但这不等于自我指涉,不是自反性,而是反身性,我们把握一个解构,把握的行为本身就建构了这个把握的背景框架。例子:喝咖啡,如果有个咖啡标签告诉你这是什么味儿,然后你越喝越觉得这是黑咖啡,对于黑咖啡的理解也被建构。语境和行动之间相互构造的,在基本框架里布置的特有的合理性。语境和行动不停的相互促进。

使得现象学社会学突破了哈贝马斯的经典主义。哈贝马斯没有突破胡塞尔。但在这里,所有的分类学都是临时布置的,都是通过博弈,通过打断出错 breching,以一种断裂的姿态,就能利用本土方法论看到一个结构一个指称链条,一个局部结构,主体间的网络,看到相同的意向性 通过这种方式去理解社会事件。service line。social facts 局域化形成社会结构,然后去把握

把现象学方法融入到社会学研究。帕森斯引起其理论探索。模型跑数据(框经费的很蠢的)


场域论-3:形而下(日常)vs 形而上(理论的科学)被本地局部local的合理性机制调和。

本体论-1:不反思的,闭合的没敞开,沿用舒茨框架

认识论-3:情感非理性(语境) vs 理性思维(合理化行动)被反思性reflexivity调和

目的论-2:普遍公共理性(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 vs 族裔,交往行为中生存的合理性

【主义主义】本土方法论(3-1-3-2)——加芬克尔的现象学社会学:人人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