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2019-11-16 10:31 作者:态度好点哦  | 我要投稿

                                   毁三观警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到底讲啥其实大多数人是不懂的。大自然对生物其实就一条定理:活不下去的,就会死。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世界上是不存在活不下去的生物的。但当活得下去时,生物的活动其实是很自由的。比如:角蝉。

奇形怪状的角蝉

        但是生存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一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有竞争,有博弈的。比如狮子和角马,他们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它们之间可能讲道德,讲仁义吗?除了在动物园大家都吃饱的情况下,大自然是不允许的。因为狮子不吃角马就会饿死。

       我们将视线转到人类身上,如果你的飞机失事,你掉到无人的荒漠上,你如何才能活下去,毫无疑问,找食物找水,找安全的藏身之地,找保暖的材料。仁义,道德,不能给你这些。换言之,是兽性让你活下去,而不是人性。

         狮群和老虎打架,老虎一定输,数量优势很重要,生物为更好的生存,会成群结对出没,在族群内部也就必然制定某些规则,比如,不能随便互相攻击,共同养育幼崽,分享食物,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最原始的道德仁义。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老虎不结成群落?因为生存资源有限,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两只的话,一座山可能养不活。而狮群的猎物是成群的角马。所以归根究底,为的还是更好的生存。

        同样吧目光看向人类,我们成群结队,目的也只有一个,也是更好的生存。想象一下,远古时期,首先大家都各自为了生存而战,然后有两个人结盟了,对其它人就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然后其它人也结盟了,为了不在生存之战中失败,结盟和结盟内部人数只能越来越多,人多,内部必然演化出规则,和身份认同,而做得最好的结盟内部人数会越来越多,规则,凝聚力,身份认同,会越来越强,当到达一个范围,我们就叫这个结盟为......国家。这不是我说的,马克思说的。所以说到底还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再来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人生下来是不知道不食嗟来之食的,因为不喝奶会死。不管是道德,礼仪,身份认同,都是后天的。当然也很重要,是为了群落更好生存。所以从人类群落的角度仓廪实必然会知礼节,因为,如果内部矛盾没处理好,对外是没有竞争力的,这样的群落会在生存竞争中失败并湮灭,只有知礼节的群落才会仓廪足。

        但是这不是今天的主题,请牢记礼仪和道德是对群落内部的,为的是消灭外部。正如狮群不会和角马讲道理一样,人类的群落与群落之间不存在道德,就是吃或者被吃,不过是加了些布,或者粉饰。

        上战伐谋,狮群要吃东西,告诉角马群,你看我们多轻松,不用来回迁徙,常常可以趴在地上睡觉。角马群里的一些公认的见多识广的角马就闹起来了,却不知道狮群那么轻松是因为每年都吃了很多角马。狮群又告诉角马群,你们角马群太不自由,草原这么大,为什么要聚在一起。而且你们太狭隘,都不要我们进你们群落.....公认的见多识广的角马还在闹,不过大家发现它好像没大家认为的那么见多识广。

        总之,用盖楼打比方,兽性是第一层,人性是第二层。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