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这里的陪伴并不是简单的在一起生活或是每天都在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也不仅仅是陪着或者看着。
更重要的是心理和情感上的陪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在互相陪伴的过程中增加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密的依恋关系。

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往往会更加的自信
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往往会更有安全感
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智力发展会更好
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更容易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亲子陪伴关乎孩子的一生,父母如何给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影响孩子未来发展,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则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心理的建立。

陪伴的误区
✘ 在身边,就是陪伴。家长一边看手机、看电视、做家务,一边“陪”着孩子,这是无效的陪伴,高质量的亲子时光更强调的是质,而不是量。陪孩子要放在“用心”上,而不是在“用力”上。
✘ 不在身边,不能陪伴。现在是信息时代,完全可以利用通讯工具突破空间、时间的壁垒,哪怕一天十分钟、二十分钟的高效陪伴、平等沟通,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是关注我的。
✘ 把“管教”当作“陪伴”。避免寸步不离的跟着孩子、事事盯着孩子、处处看管着孩子,扮演的角色看起来更像是监工,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何做到高质量陪伴?
1、理解孩子,不应用大人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乐趣,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不重视,忽视孩子的感受,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尊重他。
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耐心,和孩子做朋友,多和孩子沟通,聊聊内心情绪。
3、尽量不看手机,一心一意的和孩子互动,避免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孩子非常敏感,他们能感受到大人是不是在真心陪伴他们。
4、关注孩子并予以积极回应,在日常的互动中,以孩子为主导,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积极回应不等于毫无原则的立刻满足,而是当孩子提出需求时,父母总能第一时间用语言或者动作回应孩子,要让孩子明白他是被重视的,他的意见是被聆听的,但是有些规则还是要遵守。
5、共同成长,董卿说过: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