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前 世界第一种装甲列车诞生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重要作战装备
160年前,世界第一列名为“铁路检查车(Railroad Monitor)”的装甲列车在美国费城诞生。

根据美国历史学家Edwin Alexander所著的《美国内战铁路与模型(Civil War Railroads & Models)》一书,这种装甲列车并非用于前线,而是在巴尔的摩地区的铁路线上巡逻,防止联邦军队(北军)后方铁路线遭到邦联游击队(南军)的破坏,此前已经有多座木制铁路桥被他们放火烧毁。这张画作是联邦军士兵罗伯特·斯内登根据记忆绘制的,描绘了联邦军队设伏,用交叉火力向邦联装甲列车猛烈射击。装甲列车后面还有提供掩护的平板货车,上面有棉包作为防护设施。蒸汽机车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美国内战时期的周刊《Harpers Weekly》刊登的版画,描绘了“铁路检查车”的外形。在大型四轴普尔曼车厢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车体靠上的部分有步枪射击的小圆孔。

不过,并不清楚为何在这样的“反恐列车”上配备老式的12磅“拿破仑”前装滑膛炮,也许只为了证明自己的威慑力。车厢有铁质防弹装甲,能够抵挡步枪的射击。“铁路检查车”的图纸,所有尺寸均以“码”为单位,1码为0.914米。

很快,联邦军队就有了第二列“铁路检查车”,配备了两门可以向不同方向射击的拿破仑前装炮。同样,这列装甲列车也是用于保护铁路设施免遭破坏。1862年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这列“铁路检查车”的特点。

第二列“铁路检查车”的图纸。

第三列“铁路检查车”上面配备了三门大炮,联邦军队终于决定派它前往一线,但是这样的决定很快就有了结果。1864年8月1日在Mill Folk的第一次战斗中,邦联军队一门火炮准确命中机车,让装甲列车失去了动力瘫痪在铁路线上。随后,另一发炮弹击穿装甲车厢的侧面,当场炸死几名士兵。幸存的士兵意识到薄弱的装甲根本无法抵御火炮的射击,于是跳车逃跑。历史上第一次击毁装甲列车的荣誉属于邦联军队轻型野战炮兵连的炮手乔治·麦阿尔维,从此后,联邦军队不再试图在一线作战中使用装甲列车。可怜的第三列“铁路检查车”只留下了这张版画。需要说明的是,“铁路检查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装甲列车,因为它配备的只是普通的蒸汽机车。也许设计师认为机车厚厚的铁制锅炉可以抵挡步枪的射击,但机车车组没有相应的装甲保护,就不能说是合理的设计。

1862年,邦联军队炮兵指挥官戈尔格斯将军建议,在里士满建造第一列装甲列车,设计师是约翰·布鲁克斯中尉。这种装甲列车被命名为“梅里马克女士(Lady Merrimac)”,另有资料表示名称为“旱地梅里马克(Dry Land Merrimac)”。这种装甲列车的主要武器是一门32磅前膛海军炮,前部采用厚重的木梁制造的倾斜防盾,表面还有部分铁轨,背面和侧面没有防护。该车有13人,总重26吨。

随后,邦联军队又建造了几列类似的装甲列车,其中至少一列采用了全面防护设计,装甲主体为木梁,外表采用锻造铁条加固。正如这张图片表现的那样,枪弹和炮弹破片只在上面留下的浅浅的弹痕。不过,为什么美国人从未想过要为蒸汽机车设置装甲,实在无法理解。

邦联军队中,最普遍的装甲列车外表采用压制的棉包作为装甲。这是美国南部最容易获得、最便宜的装甲材料,但它只能抵挡步枪的子弹,根本无法防御炮弹的攻击。

联邦军队在了解到“梅里马克女士”的结构之后,借鉴了它的设计,于是建造了两列类似的火炮列车,火力更强,防护水平更高。火炮和士兵不仅有前面的装甲保护,两侧同样有装甲。

主要武器为一门60磅前装线膛炮,安装在一个七轴底盘上。前部装甲由三层木梁组成,从照片上看,最大厚度约半米。这样水平的防护装甲不仅可以抵御步枪的射击,还能够抵挡远距离小口径火炮的射击。这种火炮列车在美国内战的最后阶段,曾经在里士满附近的战斗中使用过。

联邦军队的火炮列车图纸。